02.16 烟台海阳朱吴村的王姓人,是莱阳大陶漳的分支

正所谓“无王不成村”,王这个姓氏在国内分布十分广泛,胶东半岛地区也不例外。不过,根据渊源的不同,胶东半岛的王姓可以细分很多大支,而每个大支又会衍生出很多分支。本文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大支和其衍生出的分支的历史,即由莱阳大陶漳王氏,衍生出的海阳朱吴王氏。

烟台海阳朱吴村的王姓人,是莱阳大陶漳的分支

(前三张配图均为莱阳大陶漳村周边场景)

大陶漳村位于现莱阳市照旺庄镇境内,距离清水河不远,村庄规模相当大,为王姓聚居村庄。在老莱阳县志当中,对大陶漳王氏也有记载,称:“王氏,孝廉纳谟之族,居二区大陶漳村,明末有茂才嶨。”

烟台海阳朱吴村的王姓人,是莱阳大陶漳的分支

以上记载并不算详细,即没有提及大陶漳王氏的渊源,又没有提及分支,比莱阳其他王氏的叙述较为简略,如其中一支为:“清武孝廉冠玉之族,其先青州人,明初徙居一区鹤山后,析四区水岔七区产芝等村。”青州即鹤山后王氏的发源地,而水岔、产芝(现莱西境内)则是鹤山后王氏的分支。

县志当中虽然没有详细说明,但通过分散在族谱、地名志等史料当中的信息,大致也可勾勒出大陶漳王氏的渊源和分支。

烟台海阳朱吴村的王姓人,是莱阳大陶漳的分支

关于大陶漳王氏的渊源,其一个分支的支谱中曾记载为:“我王氏之聚族于斯,系出于青之新城。由新城而迁居于登郡昌阳之南鄙有里,而号为陶漳者。”

其中的“青之新城”,指的是历史上的青州府新城县(桓台县旧称),也就是说,其实大陶漳王氏跟不少其他分支的莱阳王氏相似,也是从青州迁来。

关于大陶漳的分支,主要也是分布在莱阳、海阳两地(明代同属莱阳县),比如现在莱阳万第镇的寨庄头王氏,海阳徐家店镇核桃村、岚店王氏,海阳朱吴村、东朱吴村王氏,均记载为源自大陶漳。

其中,前文引述的族谱文字,就来自于海阳东朱吴村王氏支谱的记载。除了东朱吴村之外,朱吴村的王氏也有谱书,其中虽然没有记载大陶漳王氏以上的渊源,但对于王氏如何从大陶漳迁到朱吴有记载。

该族谱称,“予家世居莱阳大陶漳村,后迁于蓬莱东门外。约五六世始迁居朱吴,时在有明,年代失考。”

也就是说,朱吴的王姓,先从大陶漳迁到蓬莱,后从蓬莱迁到朱吴,时间是在明朝,具体年代无法考证。

烟台海阳朱吴村的王姓人,是莱阳大陶漳的分支

(图为海阳朱吴镇的自然风光,境内地形多山)

上述朱吴族谱的修撰年代是在民国,执笔者为本村人;而东朱吴村支谱的年代较远,序文为道光年间所作,作序者却是一位莱阳曲格庄的王姓人。这位王姓人与东朱吴王姓有渊源,他在序言中称“朱吴,余之祖居,盖朱吴复自大陶漳而徙焉者”,就是说朱吴王氏从大陶漳迁来之后,一支又迁到了莱阳曲格庄,因为,这位作者虽然不是东朱吴本村人,但却也不算外人,有资格修谱。当时,他在朱吴村受聘为教书先生,因缘际会,参与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