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上蔡古城墙|演绎时代变迁,续写故城繁华

上蔡古城墙|演绎时代变迁,续写故城繁华

蔡国故城位于上蔡县城周围,系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蔡国都城,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先秦列国都城之一。蔡国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距今已经三千多年。

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封其弟叔度于蔡。蔡叔度来到蔡地后下令就地取土,修筑蔡国城,并且在城中建造起富丽堂皇的宫殿。因工程浩大,都城尚未竣工,蔡叔度就因三监之乱囚死于郭邻。叔度死后,其子蔡仲被续封与蔡地,蔡仲又率领人们继续修建蔡国城,其后,蔡国城又经过多次重修,不断增加一些新的规划内容。

蔡国城墙系用夯土筑成,十分坚固。城垣布局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下修有护城河。城内外分布着各种手工作坊,如制陶、制骨、铸铜作坊等。蔡侯宫殿就建在蔡城正中央的最高点二郎台上,即现在的重阳街道办事处王会庄村周围区域。据专家推测,蔡国故城很有可能是每面三门,也有人说共有大小城门9座,其中正门4座,每个城门旁都建有门卫房和守卫城门的士兵住所,设施齐全

蔡国故城略呈长方形,除西垣稍长外,其他三垣均为2000余米,其平面近似正方形。按照周礼“择中立国”的营国思想,在当时列国中只有蔡国选择在国境中心建立国都,选择“择中立宫”的即在国都的中心建立宫殿,只有蔡国等少数国家做到了这一点。专家认为,蔡国城在城建思想上大体符合《考工记》营国规制的基本模式,在先秦城市建设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座古城,紧靠蔡国故城东北隅的一座城。当时,城墙高2丈、宽8丈,周长6里又200步,城墙外挖有深5尺、宽1丈的护城河。此城历史上屡受洪水冲击和战乱毁坏。倾而复修者无计其数,仅明代以来就达10次之多。

明正德六年(1511),农民起义军刘六、刘七攻破县城,城墙被毁。

明嘉靖二年(1523),知县傅风翔为防止义军攻城,姑将旧土城改为砖砌。周围扩大为9里13步,并立四门:东门渭通颖.西门谓迎恩,南门谓望汝,北门谓拱极。每个门上均建有城楼。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洪水冲毁城墙160余丈,知县岳虞询修补完善。后又由县主薄冯矿,增筑角楼,以备观望;设警铺、子墙为安全屏障;四门用砖砌瓮城、状如桥洞,以固守城门

明祟帧十五年(1642),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破县城.城墙被毁。

清顺治三年(1646),知县管起风扶颓补旧,城墙粗备.但一遇大雨,坍塌无常,随修随坠,徒劳无功。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杨廷望重建此城,城门、城墙、城垛口俱加白灰砌口,彻底改变了旧貌。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知县杨廷望又在城四门加修月城门即扭头门。

清咸丰九年(1859)、知县金宝符为防捻军破城,除对旧城墙加高加固外,又在城墙上添筑炮台,四门外各修吊桥一座,并挖了宽6丈、深3丈的护城壕。

民国11年(1922),豫西老洋人张庆率起义军破城,城墙被毁多处。

之后,县设立城防委员会,对城墙进行修复,并在每个城楼增设更房一所,在城墙与城河之间筑起高丈余的土墙环圩,四门外各建栅栏一座。

民国26年(1937), 日军侵华后,为使县城不被日军利用,于民国28年(1939)奉命将城墙拆毁。

建国后,旧城墙仍有土墙和砖石遗存。1955年以后,为建设新县城,人民群众逐步将土墙和砖石遗物拆除。1964年,县人民委员会发动群众沿旧城壕修建了环城沥青公路。

现存的蔡国故城总长10490米,面积8.86平方公里,城墙最宽处90多米,最窄处60多米,其原貌轮廓大致保存完好。南城墙三处,西城墙一处,保存较好。

城内中部有一土台,称二郎台,面积120万平方米,是蔡侯的宫殿区。台上曾发现很多古井及陶制排水管道,台上台下还有许多春秋陶片和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说明当时这里有庞大的建筑。城内西南隅翟村一带,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出土。古城西北有九个土冢,相传为蔡侯墓。

南城垣三座城门及瓮城遗迹依稀可见,开创了我国瓮城之先河。处在北城垣中段的烽火台高25米,底部面积2900平方米,属我国最早的人工烽火台。蔡国城及瓮城、烽火台的兴建,在当时不仅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对于巩固城防、防御外来侵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城垣之上的蔡侯望河楼,即后来的重阳登高处,是历代文人骚客登高望远、饮酒赋诗之地,现为上蔡八景之一,也是今人游兴抒怀、休闲赏景之所。

1996年10月,蔡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蔡国故城荣登“河南省十大古城”榜首。

上蔡古城墙|演绎时代变迁,续写故城繁华

上蔡古城墙|演绎时代变迁,续写故城繁华

上蔡古城墙|演绎时代变迁,续写故城繁华

上蔡古城墙|演绎时代变迁,续写故城繁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