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古人藏宝有妙招,但能防住盗墓贼,却没想到的是家贼难防

古人藏宝有妙招,但能防住盗墓贼,却没想到的是家贼难防

文 | 韦爵爷

古人藏宝有妙招,但能防住盗墓贼,却没想到的是家贼难防

古今中外,人们都喜欢藏宝,有了宝物都要藏起来,深怕被人抢走,特别是死后全都要藏到隐秘的地方。但是藏得再好的宝藏都会有被发现的一天,正如前不久,两名寻宝者在波兰找到了纳粹的黄金列车,那是一辆装满黄金却神奇消失的火车;而一名德国的工程师也在俄罗斯发现了前苏联那辆装满数万吨黄金的卡车;在中国也有人找到了明末起义军张献忠的宝藏,其中发现的都一级以上的珍贵文物,可见这个宝藏的价值之大。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中国古人常见的藏宝秘招。

古人十分常见的藏宝方法就是把宝物埋在地下,也有将宝物藏在墙壁里、屋檐下、房梁上等隐秘的地方。据调查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曾这样做过,有的甚至把保险箱嵌进墙壁里或者衣橱里。而在一些豪宅中的藏宝方法更叫绝,那些宝物不是藏在密室等隐蔽的地方,而是藏在平常的阁楼、偏房之中,如此出其不意,谁也不会想到宝物就在你身边的某一处。

古人藏宝有妙招,但能防住盗墓贼,却没想到的是家贼难防

但是不得不说,就算收藏地点再隐蔽都难不倒窃贼,被盗事件在古人的诗词里随处可见,于是有的人为了防止被盗,想出了很多法子。传说有个山西的财主,觉得将钱财埋在地下或橱柜里都不保险,于是想到了个妙招,就是把银子溶化后浇灌到地板下面。

这个办法果然太绝了,小偷绝对想不到他脚下的都是银子,但是小偷倒是防住了,可没想到家里的子孙没钱的时候就敲一点下来拿去花,直到被败完了家。这就是所谓的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古人藏宝有妙招,但能防住盗墓贼,却没想到的是家贼难防

还有种藏钱方法叫窑藏,一般是钱财比较多的人家才会用的方法。中国在漫长的古代主要流通交换物是铜钱,在考古中,已经发现了无数的铜钱,有的甚至成吨出土,可见古人储蓄是多么疯狂。

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在黄石发现了一处满是铜钱的窖洞,里面有各个朝代的铜钱,重达二十二万斤之多。除了铜钱外,考古史上还发现了大量的铁钱,上世纪九十年代,河北沧州就挖出了重达近十万斤的铁钱,这么多铁钱,在古代也算是土豪级别了。

古人藏宝有妙招,但能防住盗墓贼,却没想到的是家贼难防

值得注意的的,人们都喜欢藏钱,但是古代的铜钱需要大量的铜来制造,一旦人们都藏起来不用,那会导致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不足,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于是政府不得不严厉制止疯狂藏钱的做法。

比如在唐代后期,朝廷就颁布了法令规定,家里藏的现钱不能超过五千贯,超过了就必须把超过部分一个月内用完,否则就要治罪。但是有钱人实在太多了,于是后来修改了法令,把用钱的时限延长了一些,没想到有钱不花也成了犯罪,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古人藏宝有妙招,但能防住盗墓贼,却没想到的是家贼难防

现代社会有那么多银行和理财公司,给我们足够的保障,已经不用担心被小偷惦记了,但是还是要切记:合理消费,合理储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