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5月12日-13日,“那方水土 探美中國”東南汽車重走孔子之路活動走進東周王城、十三朝古都——河南洛陽。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入周問禮樂,並向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虛心請教,成就了一段中國文化史上的傳奇佳話。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入周問禮 取法老子 領會儒道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孔子問禮碑”靜靜地坐落在洛陽老城區的一條街巷裡,兩千多年前,孔子在此拜會老子。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媒體記者與東南汽車車主一同走進老子紀念館,學習和領會《道德經》中的思想精髓。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老子紀念館的大殿壁畫上,孔子問道老子的往事赫然在目。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在老子故宅,記者對話洛陽市道教協會秘書長王洪濤,聽他講述老子道法自然、韜光養晦的智慧之道。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洛陽市道教協會秘書長王洪濤表示,洛陽老子故宅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長期居住的地方,在這裡老子曾經與遠道而來的孔子促膝長談。兩位先賢就周禮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在此基礎上,老子還向孔子介紹了自己關於“道”的研究心得。孔子在《論語》中多次提及“道”,正是兩位哲人對話交流的融合產物。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王洪濤認為,2000多年過去了,儘管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變化,但是老子的思想仍有許多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之處。特別是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人們普遍感到焦慮,老子修身處世的觀點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談及“那方水土,探美中國”東南汽車重走孔子之路活動,洛陽市道教協會秘書長王洪濤指出,此次活動身體力行地探尋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中華文明的閃光點,藉助現代傳媒手段,讓更多人看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是順應時代主題、符合當代人文化需求的優秀活動,值得大力提倡。

品豫劇 繪畫扇 領略流光飛舞世界裡的藝術之光

乘著東南汽車,我們一行人走進古色古香的洛邑古城,開啟了一段美妙的中原古都藝術體驗之旅。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作為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在世界上有“東方詠歎調”美譽,唱腔鏗鏘大氣、行腔酣暢、韻味醇美、有血有肉,一字一句、一顰一笑間展示出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豪邁情懷。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中渡首席舞蹈家常品表演《旦角》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趙派河南墜子第二代傳承人王仙菊、洛陽豫劇院院長白治民等藝術大家的表演驚豔四座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豫劇彩唱《秦雪梅見夫》 孫雨萱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洛陽牡丹聞名天下,洛陽民間手工技藝——畫扇,正是與洛陽牡丹結合最好的藝術形式。在畫師的指導下,大家一起學習在畫扇上繪製牡丹,通過繪畫,發現生活之美,尋找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探龍門石窟 訪宮燈藝人 感受滌盪千年的匠心之美

走進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在與每一尊佛像對視的瞬間,您足以感受到沉醉千年的心靈激盪。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龍門石窟是世界石刻藝術瑰寶,它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對話千年古佛,品味心之寧靜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洛陽宮燈歷史悠久,創自東漢,盛於隋唐,久傳不衰。2008年,洛陽宮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專程探訪了洛陽宮燈的傳承人、已故宮燈大師王福信之女王遂花女士。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王氏家族與洛陽宮燈結緣,迄今已傳承了六代人、長達兩百多年。王氏家族堅持宮燈製作七十二道工序,全部雙手一絲不苟地完成。她的父親曾是這門非遺技藝的傳承人,王遂花記得,父親生前專門把子女們叫到身邊,用含糊不清的聲音,叮囑大家千萬別放下這門手藝。“我們永遠忘不了父親的囑託,一定要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摸著手裡的宮燈,王遂花動情地說。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在王氏家族的身上,我們再次讀到了中國傳統手藝人的匠心追求,這種注重品質、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同樣體現在東南汽車的品牌文化之中。

欲問古今興廢事 請君只看洛陽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