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白起被逼死,除了因為軍功太高,還因為秦昭王在密謀著這樣一件事

在戰國時候的那些將軍中,白起應該是作戰能力最強的一個,只要是他出手的戰役,對方几乎是全軍覆沒。有記載表示他在戰場上殺死的人大概有上百萬之多,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能夠殺那麼多人可不是單靠武器先進就可以的。所以說秦王能夠很快的統一六國,白起的功勞可以說是最大的,如果沒有他在幾次大的戰役中殺死了那麼多人,削弱了六國的力量,秦始皇統一的大業至少還要向後推遲很多年。

白起被逼死,除了因為軍功太高,還因為秦昭王在密謀著這樣一件事

可是這麼一位戰功顯赫將軍,為什麼是會被當時的秦昭王逼著自殺而死呢?首先就是他犯了所有有軍功的將軍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功勞太高讓皇帝害怕。

長平戰役之後,白起是希望可以繼續進攻趙國的都城的,因為當時趙國損失慘重,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來抵抗秦國的進犯,所以只要這個時候出手就一定能夠將趙國拿下,可是在位的秦昭王贏稷拒絕了。

白起被逼死,除了因為軍功太高,還因為秦昭王在密謀著這樣一件事

這跟當時的相國范雎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范雎擔心如果白起能夠一下子拿下趙國,那麼白起在贏稷心裡的位置肯定要高過自己,所以當趙國出資賄賂范雎以後,他就應下了要幫趙國說服秦王的事情,這一番遊說自然少不了要說白起軍功太大,將來會不把秦王放在眼裡之類的說法,而贏稷本來心眼就比較小,聽范雎一說,心裡就對白起有了芥蒂。

白起被逼死,除了因為軍功太高,還因為秦昭王在密謀著這樣一件事

真正讓贏稷決定要殺了白起的是在長平之戰後的一年,贏稷派秦國的兩個大將去攻打趙國,可是趙國的國都防守的非常嚴密,許久都攻不下來,贏稷雖然忌憚白起,但是這個時候也只能讓他上戰場了,可是白起心裡還記著之前贏稷讓他退兵的事情,所以就假裝稱自己生病了,去不了,范雎這時候跟贏稷說,白起分明就是沒有把你這個皇上放在眼裡,他心裡有謀反的想法,贏稷一聽這話就賜給了白起一把劍,讓他自殺了。

白起被逼死,除了因為軍功太高,還因為秦昭王在密謀著這樣一件事

贏稷不是傻子,為什麼聽了范雎這麼兩句話就賜死了一員大將呢?這其實可以說是他一直以來的心病。雖然贏稷十八歲就繼位了,但是當時是她的母親在掌控著朝政,而且朝廷裡還有他的兩個舅舅羋戎和魏冉把持著軍權,他的兩個兄弟也在朝廷中非常的有勢力,所以當時的秦國等於是掌控在了這四個人的手裡,贏稷的手裡並沒有太多的權利。

白起被逼死,除了因為軍功太高,還因為秦昭王在密謀著這樣一件事

嬴稷自己知道自己的根基還不穩定,再加上少年時做人質養成的忍耐性格,他對母親宣太后言聽計從。當時的國家的軍權是掌握在白起和司馬家的手裡的,白起的出身是白家,屬於當時秦國的非常大的世家家族,而且因為秦朝的軍功是世襲制,白起的祖先又立下了許多功勞,所以白起在軍隊中的地位非常的牢固。

白起被逼死,除了因為軍功太高,還因為秦昭王在密謀著這樣一件事

贏稷一直不敢從母親手裡將權利奪回來,一是因為他還算是一個孝順的人,二就是因為他非常的聰明,他知道如果不能一步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先隱藏自己的慾望,後來范雎出現了,兩個人非常的投緣,在兩人秘密的商議下,贏稷一出手就奪回了屬於自己的權利。

白起被逼死,除了因為軍功太高,還因為秦昭王在密謀著這樣一件事

要瓦解宣太后的權利,那必然要從她信任的大將著手。贏稷派白起去攻打趙國,白起稱病就成了殺他最好的藉口,甚至贏稷覺得之所以自己派的兩員大將久久攻克不下趙國的國都,有可能是白起私下授意的,當人心裡厭惡一個人的時候,這個人無論做什麼都是錯的,白起被逼死了,雖然秦國統一的大業晚了幾年,可是贏稷真真切切的將權利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