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說”流派是什麼,這一流派有什麼樣的創作特點?

佐書妍


新小說流派其實都算不上一個流派,文學發展至今,從來沒有一個流派的作家差異如此巨大,如果非要說特點,那就是反巴爾扎克式的現實主義。


西方文學現實主義長期主導市場,而傳統的浪漫主義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面前顯得有心無力,一個新作家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打進市場,那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這樣的現象在之後越來越常見,諸如意識流等等或許比較溫和一點,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


想想現在中國小說界為什麼品種特色越來越多,可每個領域每種風格也只有剛開始那一兩個能火,你就能明白,那時西方文學的變革史是什麼樣子的。



南柯滋味


這個回答,讓我們從一本“神奇的小說”開始。

1962年,法國作家馬克·薩波塔出版了一本小說《作品第一號》,全書151頁,沒有頁碼,背面空白,而且沒有裝訂,像撲克牌一樣散亂地裝在一個封套裡。

每頁500至700字左右,每頁的故事獨立成篇。讀者在閱讀之前,可以像洗撲克牌一樣將書頁次序重洗,每洗一次,便可以得到一個新的故事。

更奇特的是,美國著名的科幻作家巴勒斯曾進行過一次非常“科幻的創作”:

他把報刊圖書上的一些文章摺疊起來,按折印剪開,然後再把這些文字碎片拼湊起來,便成為了一部作品。

以上兩則故事並不是段子,而是真實發生的事。這種文學創作方式就是“新小說”作家的創作方式,只不過這種方式並不多見,是新小說發展到後來的“極端”。


01 什麼是“新小說”流派

“新小說”派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一個重要流派,它起始於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女作家娜塔麗·薩洛特。

她認為巴爾扎克似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已經過時,因而她希望改變原來傳統的寫法,倡導用新的方法來寫小說。

比如說,不需要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也不用按時間順序去寫;人物也無須具有典型特徵,對話也不用連貫,可以集中寫短暫片斷時間裡的複雜心理活動。

在這種主張的引導下,她於1939年發表了小說《向性》,1948年又出版了小說《一個陌生人的肖像》。

《一個陌生人的肖像》既無完整故事,又無吸引人的情節,只是描寫敘述者如何去窺探一對父女的蝸居生活。但它得到了法國存在主義文學的帶頭大哥——薩特的高度讚揚,他認為這部作品:

“把一種能超過心理學而在人類存在本身中達到人類現實的技巧,發展到了最高頂點。”

薩特還專門為這部小說寫了序言,他評價這一寫作方式為“反小說”,所以後來文學評論界又稱“新小說”為“反小說”。

1950年,薩洛特又發表論文《懷疑的時代》,在論文中,她認為時代的懷疑精神使小說家不得不盡他的最高的責任:不斷髮現新的領域,並防止他犯下最嚴重的錯誤:重複前人已發現的東西。

這一論文後被評論界視為“新小說派”的宣言。自此,這種從內容到形式均與傳統小說大相徑庭的奇特小說開始大量出現。“新小說”文學流派正式確立,作家群體始漸形成。

阿蘭·羅伯·格里耶

1953年,法國另一位小說家,被公認為新小說派帶頭大哥的阿蘭·羅伯·格里耶出版了小說《橡皮》,緊接著他又發表了《窺視者》;1957年他又出版了第三部小《嫉妒》。

此後,米歇爾·比托爾的《路過米蘭》、《時間的利用》、《改變》,克洛德·西蒙的《風》等相繼問世。

到了60年代,新小說派越出法國國界,輻射至歐美一些主要國家。西歐相繼湧現了莫里斯·洛什、馬克·薩波塔等;美國則出現了巴勒斯等等。

這一時期的作家從不同角度,更堅決地對傳統現實主義小說形式進行了創新和突破。

比如莫里斯·洛什的作品基本上都以談話為主題,以世界為他的王國,極力縮短敘述部分,甚至避免用敘述方式,作品中充滿戲劇性或荒誕片斷。

菲利蒲·索萊爾斯的小說《H》裡,全篇沒有標點符號,且沒有大寫字母表明句子的開始,也沒有段首空格表明段落的開始。再後來,就出現了本文開頭所說的兩則傳奇創作故事了。

克洛德·西蒙

70年代後,“新小說”創作漸趨消退,作為文學流派逐漸走向了消亡。但1985年“新小說”派代表克洛德·西蒙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標誌著“新小說”已經得到了西方學界的認可,從而使它成為法國乃至世界現代文學史中的一個經典。


02 新小說流派的創作特點

事實上,“新小說”派從未公開發表過自己的“宣言”和“綱領”,更沒有自己的組織與刊物,但是這派作品的確有許多相同的創作觀點:

主張摒棄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寫作方法,從人物、情節、主題、時間順序、語言等方面進行改革。主張取消人物的核心作用,情節的連貫作用和作品的社會意義,改變小說與讀者的關係,力圖將小說從傳統的窠臼中解放出來。

他們宣稱要與19世紀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決裂,探索新的小說表現手法和語言,描繪出事物的“真實”面貌,刻畫出一個前人所未發現的客觀存在的內心世界。

具體說來,其創作有如下幾個特點:

1、創新

新小說派的帶頭大哥羅伯·格里耶就認為,在所有的時代在任何藝術領域中,形式存在著、消亡者,但形式必須不斷地更新。所以,小說創作方法必須不斷創新,以適應時代的變化。

他宣稱,19世紀的小說創作,在100年前是生機勃勃的;但在當今它只剩下了一副空洞的範式,只會對模仿有用。

因為隨著世界的變化,人們對於時間和空間概念的認識上也發生了變化,文藝創作必須打破陳規,向新的時間和空間探索,創立新的文學表現形式和手法來表現變化了的世界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

在他們看來,巴爾扎克筆下的小說只是同他所處的社會條件相適應,巴爾扎克風格的小說也不是唯一的小說。

既然與巴爾扎克小說相應的社會已經發生了變化,就不應墨守陳規,裹足不前,而必須創作與當下以及未來社會相適應的新小說,使讀者從他們所熟悉的,認為是永恆的社會生活習慣中解脫出來,以獲得適應新社會和新小說的能力。

2、改革

在他們看來,過去的小說已失去了真實反映世界的能力,若想“真實”地反映生活,就必須進行改革。

薩洛特就認為,作家的任務就是透過生活的表象去探索深入的真實。羅伯·格里耶同樣指出,作家的任務在於描寫出客觀社會生活的人。

他們認為,現實獨立於人們的知覺和認識之外,並非從屬於人的主觀意志,人無法完整清晰地認識現實的真面目,從而對現實產生錯誤的看法。

所以他們認為,傳統小說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鋪排情節、塑造人物,以反映客觀世界的做法是不準確的。

因為作家受自身的限制和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對世界的認識難以正確全面,而只是誘導讀者進入作者事先安排好的虛構世界中,讀者只能通過作者或作家所塑造的人物視角去看客觀事物,如此就看不到客觀世界的真實面目,以致忘記自己所面臨的現實。

3、反對以人為中心

新小說派作家反對小說以人物為中心,主張把小說從人物模式中解放出來。薩洛特就認為,對於那些經作者運用藝術手法和通過戲劇化情節所塑造的人物,讀者是懷有天然戒心的。

因為在傳統的小說中,人物不過是作家思想的傳話筒、甚至連描寫的物都人格化了。傳統小說中出現的任何事物都從屬於人,這些事物的意義是由人賦予的,這就使客觀世界的一切都染上了人的主觀情感,也就失去了真實性,不盡符合生活的真實。

他們還認為“人物”的含義和地位在當今時代應有所改變。羅伯·格里耶曾這樣談到“物”與“人”的關係:

“由於我們的小說中沒有傳統定義所說的那種‘人物’,於是人們就倉促下結論說在我們的小說中根本看不到人。這是因為沒有很好地閱讀這些作品。書中的每一頁、每一行、每一個字都是人。儘管人們在小說中看到許多‘物’,描寫得又很細,但首先總得有人的眼光在看,有思想在審視,有慾望在改變著它。”

他們認為小說中重要的是描述事物的形態或內心的活動,人物並非小說的中心,不過是表現某種心理因素或心理狀態的“臨時道具”。

4、場景組合

他們反對虛構編造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主張以不受時空制約的場景組合來代替傳統小說的情節發展。

在他們看來,現實世界在不斷髮展變化,事物發展的進程無法預料,不也不具有嚴密的邏輯,不可能像巴爾扎克小說中那樣,將事情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作出全面的安排,決定每個人物的命運,並引出必然的結論。

關於這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現實世界的實際生活也是平凡無奇的,沒有那麼多離奇曲折的故事。

他們認為,現代讀者的生活經驗和文學知識都遠比19世紀的讀者豐富,不相信那複雜的人物故事情節;這些情節使人物在表面上看來似乎是自我一體,栩栩如生,實際上卻像木乃伊一般地死硬僵化。

他們主張小說創作不必受時間順序和空間範圍的限制。羅伯·格里耶就指出,在一個只對具有人性意義的時間有所不安的故事裡,不必去重新建立時鐘所指出的時間。

5、表現自身

他們提倡文藝只表現自身,而極力反感作品中出現明顯的政治和社會意義。因為在他們看來,世界的全貌和局部,都是沒有意義的。

而且即便世界有意義也只是暫時的,甚至是矛盾有爭議的。因為文學作品是不可能預先界定某種意義,而不管是什麼意義。文學創作也只是一種解釋和闡明的行動。

所以,在他們的小說中,主要任務不在於塑造人物,更不在於表達作者的政治立場、思想感情、道德觀念等,而在於寫出一個真實存在的、更直觀的世界,以代替現在那種充滿心理的、社會的、功能的世界。

於是,新小說作品都是在表現自身,只為自己創造自身的平衡和自身的意義。

6、讀者參予

他們反對傳統小說使讀者處於被動狀態,而主張改變作家與讀者的關係,發揮讀者的主動性、要求讀者參與小說的創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實世界越發複雜矛盾,人的思想更是複雜多變。而巴爾扎克式的傳統小說已不能滿足現代讀者,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有主動思想的慾望和要求,應讓讀者根據自己的經歷、經驗對小說做出自己的理解。

他們認為,新小說不是讀者輕鬆的娛樂,讀者必須改變閱讀傳統小說所養成的舒服、被動的態度,積極參與到小說的創作過程中去,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從小說所提供的不斷變動的形象中,抓住事物的真實面目,體悟人物內心的奧妙。

這一閱讀的過程,也就是參與創作的過程。

7、語言革新

在他們看來,傳統小說所使用的語言呈現的是作家的主觀思想,小說表現出來的往往是作家想要表達的內容,而不是事物本身,這就妨礙了讀者認識事物的真相。

所以他們主張革新小說的語言,反對使用帶有感情色彩或人格化的詞語,而主張採用沒有個性的、中立的,表明視覺的和純描寫性的明確的詞彙,即用冷靜的、準確的、像攝影機一樣忠實的語言,以如實描寫出真實,使讀者真正地認識世界和自己。


基於以上創作特點,新小說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徵,有好有壞,好多過壞,主要表現為:

人物失去了小說的中心位置,缺乏鮮明的個性,而只是表現某種心理因素或心理狀態的臨時道具;故事情節或是粗線條,甚或根本沒有,而主要內容是對客觀事物或人物內心世界冷靜、客觀、詳細、精確的記述。

即使有故事,也是頭尾不明,線索不明,時空任意顛倒交錯,現實、幻覺、想象、夢境、下意識交織重疊;語言表達方式奇特,描述冗長、枯燥;思想內容含混,社會意義缺乏,讓讀者自由理解、自由想象和自由探索。


總而言之,新小說派的作品雖有不足之處,但他們反對墨守成規的傳統小說創作方式,對現當代小說的不斷創新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回答完畢。


蕭硯歌


新小說派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最早興起於法國,風行於20世紀50、60年代,影響波及英、德、美、日、波蘭、捷克等國,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學現象。

主要有4個代表作家:阿蘭·羅布-格里耶、娜塔莉·薩洛特、米歇爾·布陶和克洛德·西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