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東晉司馬紹太寧二年(324年),晉明帝司馬紹平定了王敦之亂後,他虛弱的身體很快就垮了下來。

太寧三年(325年)三月初二日,司馬紹立長子司馬衍為皇太子。閏八月十九日(10月12日),司馬紹召太宰、西陽王司馬羕,司徒王導,尚書令卞壺,車騎將軍郗鑑,護軍將軍庾亮,領軍將軍陸曄,丹楊尹溫嶠,一起接受遺詔,輔助皇太子司馬衍。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閏八月二十五日(10月18日),司馬紹病逝於東堂,享年27歲。東晉歷史上最有為的皇帝英年早逝,留給司馬氏王朝一個風雨飄搖的爛攤子。

閏八月二十六日(10月19日),皇太子司馬衍即皇帝位,是為晉成帝。

司馬衍(321年―342年7月26日),(325年—342年在位),字世根,東晉第三位皇帝。晉明帝司馬紹長子,晉康帝司馬嶽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

司馬衍出生於父親司馬紹當皇帝的頭一年,父親司馬紹死時,司馬衍才4歲多,生於帝王之家,娃娃也要坐上那個龍椅。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臨朝聽政。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庾文君(296年—328年),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左將軍庾琛第三女、權臣庾亮之妹,晉明帝司馬紹的皇后。

庾文君性情仁慈,姿態儀容很美。晉元帝聽說後,聘她為太子司馬紹的太子妃。生子晉成帝司馬衍、晉康帝司馬嶽。

晉明帝司馬紹去世後,司馬衍即位,因為司馬衍太小,大臣們請求庾文君臨朝攝政。

庾文君再三推辭,可是群臣均勸她以大局為重。她只得答應,說:“我是一個女流之輩,如何能擔當起朝廷的重任呢?時機成熟後,我會立即退下來。”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庾太后攝政期間,在任命庾亮為參錄尚書令的同時,又任命了王導為這一職務,兩人共同承擔起輔政的任務。

王導是明智之人,他凡事由庾亮做主,自己退到後面。這套新班子的實際權力在庾太后的哥哥庾亮手裡。庾文君在宣佈垂簾聽政後,便回到自己的寢宮,再也不過問政事了。

庾文君年少守寡,但是良好的教育使她能夠堅守封建社會的所謂婦道,她沒有鬧出什麼緋聞來,對孃家人也一直要求嚴格。有的大臣提議追封庾文君的父母爵號,被她堅決拒絕。她還常告誡哥哥庾亮,督促他秉公執政。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庾亮當政後,把妹妹的話丟在一邊。他太入戲了,把司馬江山當成自己庾氏的了。他一方面排斥王導,似乎在為司馬家族復仇;另一方面疑忌地方官員,最終引起歷陽將領蘇峻的起兵。

說起來,司馬紹司馬衍這對父子也夠悲摧的。司馬紹當了短短三年皇帝,遇上了王敦之亂。最後,王敦之亂平定了,司馬紹的身體也拖垮了。到了兒子當皇帝,還沒到成人的年紀,又遭遇到了蘇峻之亂。

蘇峻之亂,又稱蘇峻、祖約之亂,爆發於咸和二年(327年),咸和三年(328年)蘇峻戰死,咸和四年,餘眾陸續被消滅,戰亂方得結束。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蘇峻、祖約既是東晉的朝廷命官,又是各自所統流民之帥。蘇峻、祖約之亂起因於王敦叛亂中晉明帝司馬紹引流民帥入衛京師的舉措。

本來,東晉的創始皇帝晉琅邪王司馬睿進駐建康後,對於率眾南來的流民統帥們深懷疑忌,一般都使停留於淮河南北,不使過江。比如著名的祖逖雖率流民過江至於京口(今江蘇鎮江),但不得久駐,即北返中原。蘇峻本來率眾至廣陵,不久也奉命至淮北一帶作戰。

王敦起兵東下,擊潰東晉所倚重的分別自淮陰、合肥前來救援朝廷的劉隗、戴淵軍。司馬紹沒有軍隊對付王敦,就於太寧二年(323年)接受郗鑑、桓等人建議,引江淮流民帥劉遐、蘇峻等入衛京師,卒得弭平內亂。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蘇峻因有功於東晉,漸漸擁有很高威望,而且有精兵萬人,武器亦精良,是江北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但蘇峻卻因而驕縱,更加收納亡命之徒和隱匿逃亡的罪犯。其中於咸和元年(326年)時,中書令庾亮誅除了意圖作亂的南頓王司馬宗,其黨羽卞鹹的哥哥卞闡逃亡到蘇峻處,庾亮雖然命蘇峻送還卞闡,但蘇峻沒有聽命。

庾亮因而認定蘇峻是一個禍患,終有一日會引發禍亂。

祖約也曾參與討伐王敦,並鎮守壽春,防衛北方。祖約認為自己名氣和資歷都不在郗鑑和卞壼之下,卻未能成為明帝司馬紹所命的輔政大臣,所以一直耿耿於懷,更認為是庾亮篡改遺詔的結果。祖約因而覺得是朝廷放棄了他,十分憤恨,更有怨言。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咸和二年(327)十月,庾亮不顧臣僚勸阻,強行徵召歷陽內史蘇峻到中央任大司農,藉以削奪其兵權,消除朝廷隱患。蘇峻不從,遂聯合豫州刺史祖約共同起兵討伐庾亮,一場新的動亂爆發了。

蘇峻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在祖約的配合下,很快揮兵至建康城下,官軍連連敗績。庾亮丟盔棄甲,撇下當皇太后的妹妹和外甥小皇帝,匆忙帶著三個弟弟狼狽出逃尋陽投奔溫嶠。

次年二月,建康失守,百官奔散。留下護衛小皇帝的只有王導、陸曄等少數幾個大臣。蘇峻勒兵入宮,王導抱著小皇帝坐在御座上,鍾雅及右衛將軍劉超等待立左右,顯得正氣凜然,蘇峻沒有敢上殿來見這些人。

蘇峻自封驃騎將軍、錄尚書事,專斷朝政,濫署百官,毆打大臣,裸剝士女,為所欲為,因為王導德高望重,蘇峻仍然讓他官居原職而排在自己前面。叛將路永、匡術勸殺盡王導等大臣,蘇峻敬重王導,沒有同意。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蘇峻又逼迫司馬衍遷居石頭城,把小皇帝和皇太后軟禁在一間倉屋裡,還天天跑來高聲叫罵,罵盡各種醜話。

面對這種局勢,王導也開始害怕起來,擔心大禍臨頭,這時他也顧不得小皇帝了,匆忙帶著兩個兒子逃到了城外的白石。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直到叛亂平息,王導才回到石頭城,並讓手下人把元帝司馬睿給他的節拿來,陶侃揶揄地說:“蘇武節似乎不是這個樣子!”王導羞愧滿面,無地自容,慌忙令人把節收起。

蘇峻之亂歷時一年零四個月,給建康城帶來極大的破壞;士民逃散,百業停廢、宗廟宮室化為灰塵。

蘇峻攻佔京都後,庾太后憂傷憤懣去世。皇太后死後,戰亂平定,仍然由王導與庾亮輔政。

司馬衍:母親攝政,舅舅專權,悍將作亂,當了一輩子的窩囊皇帝

蘇峻祖約之亂後又過了13年,鹹康八年(342年)六月初五,司馬衍身體不適,下詔讓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馬嶽繼承帝位;六月初七,在西堂駕崩,享年22歲,諡號成皇帝,廟號顯宗,葬於興平陵(今江蘇省江寧縣雞籠山)。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