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粤乐发展史:乐坛教父“顾嘉辉”,是他成就风华绝代“张国荣”!

今天我们跟着上一篇《粤语歌坛发展史:乐坛教父“顾嘉辉”和大时代的歌者“黄耀明”!》继续往下说,最初宋词元曲碍于当时没有录音技术,旋律已经失传,留下的只是文字,但是如果作曲家严格按照五音写歌,再用类似于宋词方式去填词,似乎也能够最大程度上,还原出当年古代的弦音。

粤乐发展史:乐坛教父“顾嘉辉”,是他成就风华绝代“张国荣”!

顾嘉辉的五音式作曲在当时贴合大量的古装片主题曲而写,这种带着古韵的创作和影视剧的内容不谋而合,再加上一众填词人精心书写的歌词,三管齐下,使得无形中粤语流行曲成为不可替代的产品—大众已经从过去习惯听国语歌、英文歌,逐渐转换为听粤语流行曲。这也是顾嘉辉为乐坛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粤乐发展史:乐坛教父“顾嘉辉”,是他成就风华绝代“张国荣”!

随着70年代中旬电视剧的兴起,在TvB供职的顾嘉辉谱写了大量电视剧的主题曲。当时几乎所有TVB重头大戏、尤其是武侠剧的主题曲都由顾嘉辉撰写,其事业也因此跨上巅峰。无论是《陆小凤》还是《书剑恩仇录》;无论是《近代豪侠传》还是《倚天屠龙记》;《小李飞刀》《天龙八部》《神雕侠这些TVB的第一批典武俠剧,主题曲全部出自顾嘉辉的笔下。

粤乐发展史:乐坛教父“顾嘉辉”,是他成就风华绝代“张国荣”!

而当中迄今为止仍被乐迷津津乐道的,当然少不了罗文甄妮演唱的《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以及像《上海滩》这样的粤语流行曲代表作。时至今日,只要一看到“浪奔浪流”四个字,相信大部分人心里便会跟着哼起那段熟悉的旋律。这也是顾嘉辉厉害的地方所在,他的旋律具有较大的格局,民族性十足,例如像《上海滩》这样的旋律,即便不用歌词,纯粹用乐器弹奏,其气势依然足够磅礴。而顾嘉辉的多首歌曲后来都成为音乐学校的教材,乃至于各地的管弦乐团也曾经采用他的作品进行演奏。可惜的是顾嘉辉的这种作曲模式却没有得到传承,随着80年代电子乐开始泛滥,顾嘉辉所坚持的五音式创作也成为绝响,继者寥寥,甚为遗憾顾嘉辉的高产,也是他成为70年代乐坛作曲代表人物的原因之一。

粤乐发展史:乐坛教父“顾嘉辉”,是他成就风华绝代“张国荣”!

他可以在成名后继续于美国深造音乐期间,不看电视剧不去制作组参与讨论,仅凭邮寄过来的剧集资料就可以写出一首经典歌曲,甚至在上课的时候都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在笔记本上谱写旋律,比如当时由关正杰主唱的《英雄出少年》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这几乎与后来林夕一边看日剧一边写歌词如出一辙,这二位在填词和作曲方面成为乐坛顶级大师的人物,在创作方式上亦有不同于常人的天才之处除开电视剧所缔造的成就,顾嘉辉在80年代开始逐渐脱离影视剧的束缚,为歌手量身定做歌曲,如1982年写给张国荣的《默默向上游》就是代表作品。但是80年代开始,唱片公司已经倾向于直接购买欧美、日本已经成名的流行歌曲来翻唱,省时省力又稳妥,顾嘉辉虽然也已经开始吸收欧美流行音乐的长处,创作非武侠片格调的音乐,但在乐坛舶来之作泛滥的情形下,顾嘉辉独木难支,再加上年过五十的他精力实在有限。

粤乐发展史:乐坛教父“顾嘉辉”,是他成就风华绝代“张国荣”!

从80年代中期起,顾嘉辉的作品数量开始下降。产量开始降低,但他的影响力却没有减弱,因为顾嘉辉所创作的歌曲生命力极其旺盛,与那些在流行榜上很快上来又很快消失的歌曲有天壤之别。例如1979年的《狮子山下》,当时只是香港电台电视剧的同名主题曲,但随着时光的变迁,这首歌曲却远远超出了电视剧,影响力蔓延到整个80年代乃至今日,成为香港的标志性歌曲,更被誉为“香港之歌”。而这首顾嘉辉的代表作品,作词人就是与他合作最为亲密无间的黄霑,两人更被称为“辉黄二圣”组合而被乐迷津津乐道。现在的给周杰伦填词的方文山被誉为“黄沾二号”实际根本不在一个档次哈!

粤乐发展史:乐坛教父“顾嘉辉”,是他成就风华绝代“张国荣”!

顾嘉辉和黄霑的合作从7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80年代前期达到巅峰,两人携手制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如张国荣演唱的《英雄本色》主题曲《当年情》以及续集主题曲《奔向未来的日子》、张智霖版《射雕英雄传》主题曲《绝世绝招》等等,这种情谊一直到90年代乃至新世纪都未曾间断,两人一直在不停创作新歌。直到2003年,已经身患重病的黄霑,最后一次与顾嘉辉联手,创作了电视剧《金牌冰人》的主题曲《美丽缘份》(马浚伟演唱)顾嘉辉的成就之高,奖项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关注小编了解更多有关粤语发展史,本素材来源于书籍《夜话港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