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人物|楊新學——帶領鄉親致富的“養豬郎”

人物|楊新學——帶領鄉親致富的“養豬郎”

<table><tbody>德宏網1直播1百姓留言1APP/<tbody>/<table>

帶領鄉親致富的“養豬郎”

——“隴川縣新學專業養殖合作社”負責人楊新學

人物|杨新学——带领乡亲致富的“养猪郎”

▵楊新學教村民分辨優質豬種

隴川縣王子樹鄉邦東村邦東下寨村民楊新學,漢族,中共黨員,現年38歲,小學學歷。出生在貧困山區的他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小學沒畢業就輟學在家幫著幹農活,他種過甘蔗、養過雞、養過豬,農村的活兒都幹過,貧困艱苦的生活造就了他吃苦耐勞、執著向上、懂得感恩的高尚品格。

2011年,思想積極上進的楊新學向邦東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過一年多的培養考察,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成為黨員後,參加各種學習的機會更多了,他看到了大山外面更廣闊的世界,他的思想開始躁動不安起來,他總想著幹一番事業。只要聽說上級部門有養殖、種植等培訓活動,都要想辦法去參加。雖然只有小學學歷,但他主動好學,善於總結,通過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在養豬過程中積累了一套適宜山區條件的養殖技術。他還摸索出獨特的飼料配方,因為飼養環境適宜、飼料綠色環保無公害,每年出欄的20多頭胖豬都成了“搶手貨”,他成了鄉里遠近聞名的養殖能手。

人物|杨新学——带领乡亲致富的“养猪郎”

腰包鼓起來了,日子好起來了,但楊新學卻更加苦惱了。黨的宗旨、黨的教導,使楊新學有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如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如何帶領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這些問題經常在楊新學的腦海裡徘徊。

人物|杨新学——带领乡亲致富的“养猪郎”

▵楊新學教村民配發飼料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我有信心將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得更好,將科學養殖技術教給更多的農戶,帶領寨子更多的群眾脫貧致富。”黨員創業致富帶頭人楊新學如是說。

2015年底,全國吹響了脫貧攻堅戰衝鋒號,要求全黨咬定目標苦幹實幹。王子樹鄉是貧困鄉,邦東村委會屬於王子樹鄉第二大村委會,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作為一名黨員,楊新學深深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如何幫助黨支部分憂,有養殖基礎的他萌發開辦養豬專業合作社的念頭,在把自己想法向黨支部作了彙報後,得到了黨支部的贊同和大力支持。

他多方籌集資金,申請了20萬元的“基層黨員創業致富貸款”,在自家閒置的土地上建起了標準化養殖圈舍,成立了“隴川縣新學專業養殖合作社”,合作社先對群眾的養殖能力、養殖意願進行排查,然後有針對性的幫助發展,對有養殖意願但沒有成本的社員,特別是建檔立卡戶,合作社統一提供仔豬,並全程進行養殖技術指導、飼料供給等服務,待生豬出欄後,合作社又統一進行銷售。

人物|杨新学——带领乡亲致富的“养猪郎”

▵楊新學教村民配發飼料飼養仔豬

目前,合作社建設有16間標準化養殖圈舍,存料室、配料室、辦公室、消毒室各一間,飼料曬場一個,佔地1200平米,生豬存欄180餘頭,有社員33戶。截止2017年底,合作社共銷售生豬450頭,實現利潤10萬元,分配收益8000多元,帶動了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

提起楊新學,周邊的黨員、群眾都對他讚不絕口,“楊新學通過發展合作社,在全村初步探索形成了“黨員+合作社+貧困戶”的脫貧模式,他是我們村的一面旗幟,是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邦東村黨支部書記許元雙這樣評價他。

晨光初曦,道路寬闊,大山深處的“雙帶”黨員楊新學,正趕著他的豬,帶領著群眾,走在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上……

來源 隴川縣委組織部

△ 掃碼關注“掌上德宏”

審核 丨

李武周 葉靜雪

人物|杨新学——带领乡亲致富的“养猪郎”<table><tbody> 德宏網1直播1百姓留言1APP/<tbody>/<table>人物|杨新学——带领乡亲致富的“养猪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