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创业时的运营启动方式

创业时的运营启动方式

私企内务管理研究/潘文富

在确定创业项目之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干的事情了。

按照常规的思路,这生意的启动自然得要从公司注册、人员招聘、办公室/店铺设置、硬件软件引进、产品/项目的引进运营,宣传推广等等工作开始。

按说这都没有错,生意不都是这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做起来的嘛。不过毕竟是刚创业,无论是心态、技术、经验、资金、客源乃至资源量等等方面,难免有些不足,这个生意刚起步的时候,别说赚钱了,连运营都成问题,人员要招聘要稳定、客户要一个个开发、各项规章制度要一点点建立,这一切都得要拿钱来烧,拿时间来熬,且不说老板自己整个人都得搭上去。问题是什么时候才是盈利转折点?谁也说不准。

钱要烧下去,时间要熬,但不一定能熬出头,不是所有的辛勤栽培都能结出来好果子,这个风险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毕竟本小利薄的,没有那么大的实力来耗着。

从风险的因素来考虑,生意不一定要直接启动,可以考虑从其他方面来间接启动:

一,纯打工

找到与自己生意类似的企业,以打工者的身份进入,最好是各个岗位都干一遍,全面学习技术、积累经验、全面验证项目、同步还可以接触相关资源,诸如供应商群体、客户群体、配套服务商、政府职能部门等等。甚至,还能在所接触到的员工队伍中,找到自己能看上眼的员工。

当然了,这种搞法,费用成本低(还能赚点工资钱),但时间成本可就有点高了。

二,入股当前的生意

若是当前有熟人已经在做类似的生意,在挑明主题,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以入股的形式直接介入到熟人当前的生意中,同时也进去担任个职务什么的,同样也是全面学习,这种层级更高,接触面更广。

当然了,这种入股一般是阶段性的,时机成熟的时候,就可以退出了,然后再自己单干。不过,从道义的角度来说,自己单干的时候,得要注意不能冲击当时让你入股学习的熟人。

三,加盟

有些成型的生意,是以加盟的形式进行招商的,诸如各类知名品牌专卖店或是餐饮店等等,商家可提供较为完整的生意模型,有著名的品牌、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有齐全的配套供应链,甚至还能转接一些客源过来。

通过加盟的形式,这样可以直接启动生意,相对也有个谱。不过这里也有一个矛盾,一般来说,越靠谱的商家,这加盟的成本也就高,几十万上百万的。当然,便宜的也有,几万块也有加盟项目的,这里面水就深了。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有几点是一定要了解到的:

1,商家注册成立时间至少也得在三年以上;

2,通过商家的供应链来了解实际的业务量;

3,除了商家安排参观的样板客户之后,一定要单独考察一些前期已经开始运营的加盟客户情况;

总而言之,生意的启动,不一定要直接启动,完全可以考虑间接启动,走走曲线,这里有两点:

1,无论什么形式来启动生意,即便就是在打工期间,也可以进行一些筹备工作;

2,生意的启动方式,得要综合风险、成本、时间这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再来决定走直线还是走曲线。

创业时的运营启动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