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至亲中唯一有学识的人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从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靠自己的奋斗成了一个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他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

朱元璋幼时,家里的亲戚都比较贫寒,惟有姐夫李贞家还能吃得饱饭,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对姐夫李贞一家格外亲厚。朱元璋连饭都吃不上,自然是读不起书,而在当时,朱元璋至亲中唯一有学识的就是他的外甥李文忠了,姐夫李贞的儿子。

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至亲中唯一有学识的人

李文忠的父亲李贞生性友善,娶了朱元璋的姐姐朱氏为妻,后来生了儿子保儿,也就是李文忠。在李文忠十二岁那年,家乡遭遇特大旱灾,祸不单行,瘟疫又流行起来,李文忠的母亲也病死了。李文忠的父亲李贞捐出了自己的钱财,杀掉牛和猪,给乡亲们吃,和村民一起守望相助。不久,乱兵入境,李贞只好领着保儿到处避难。

后来,李贞听说小舅子朱元璋在滁州,当了郭子兴义军的将领,就去投奔。朱元璋见到外甥悲喜交集,收留了李文忠,从此李文忠跟随朱元璋建功立业。朱元璋特地请范祖乾、胡翰做李文忠的老师,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学东西就好像以前学过一样,通晓经义、能诗善歌。

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至亲中唯一有学识的人

兵荒马乱的年代,19岁的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的亲军随军支援池州,第一次作战就立了功,击败在池州的赵普胜军队,又攻下青阳、石埭、太平、旌德四个县。会同邓愈、胡大海由徽州进入浙江,从元朝军队手中夺得建德,升为亲军都指挥,镇守建德,收降苗帅杨完者的旧部三万多人。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的大军讨伐张士诚,朱文忠受命进攻杭州以牵制敌军。朱文忠写信招降,余杭、杭州守将均出城投降。朱文忠整肃军队进入杭州,杭州城中因而井然有序。朱文忠获军三万,粮食二十万,被朱元璋就地加封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

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赶走元顺帝。常遇春死后,李文忠受命代替常遇春统率军队,奉诏会合大将军徐达进攻庆阳。行至太原时,获悉太原被围告急,于是率领军队从雁门关出发,驻扎在马邑,打败北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

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至亲中唯一有学识的人

洪武三年,李文忠被授为征虏左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率领十万人出野狐岭,到达兴和,降服兴和守将。进兵察罕脑儿,擒获平章竹真。驻军骆驼山,赶走平章沙不丁。驻军开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当时元顺帝已死,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元昭宗)新立。李文忠派人探知此情,率军兼程奔往应昌。元昭宗北逃,李文忠俘获其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并派出精锐骑兵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时,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降服三万七千人。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

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至亲中唯一有学识的人

李文忠到京城奉献捷报,朱元璋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

此后,李文忠屡次率军防备边境。洪武十年,李文忠受命与韩国公李善长一起商议军国要事,并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大都督府是明朝最高军事机关,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朱元璋让李文忠执掌这两个部门,足见朱元璋对其信任和器重。

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朱元璋至亲中唯一有学识的人

洪武十七年,李文忠因病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太祖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张廷玉对李文忠的评价是: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其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常师事金华范祖干、胡翰,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