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企業“民參軍”要拐幾道“彎”

原標題:企業“民參軍”要拐幾道“彎”

——請看“四個一線”如何助力這家民企從跟跑者向領軍人“轉身”

企业“民参军”要拐几道“弯”

從“身入”到“腦入”

這是一家從事水聲數據處理技術及其相關應用研發的民營企業。自創業至今,一直同相關技術部門有著頻繁的業務聯繫,從最初的下游產品外包研發,到如今引領行業發展,他們探索出民企“參軍”的寶貴經驗。

軍民融合,貴在深度;轉型發展,贏在深入。由“跟跑者”到“領軍人”,這家企業4次拐“彎”啟示我們:民企參軍“半個兵”,只要真正貼近現實需求、對接部隊實際,弄清戰爭規律,就一定能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研發在一線:從亞軍一句不經意感慨中思考——

仗要怎麼打,產品就怎麼研發

去年,海軍組織潛艇部隊聲吶兵“海豚杯”業務技能比武,企業工程師謝東方作為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技術保障。

“真可惜,明明聽清了信號特徵,卻怎麼也回憶不起聽到的究竟是什麼目標!”比武結束後,以一題之差屈居亞軍的選手懊惱不已。

幽遠的大洋深處,如果說聲吶是潛艇的“眼睛”,那麼聲吶兵就是處理這雙眼睛“看”到信息的“大腦”——聲吶兵要做的,就是在嘈雜水聲信息中判斷出目標信息。亞軍選手一句不經意的感慨,讓謝東方陷入思考:“聽力再好,好不過傳感器;記憶再強,強不過存儲器;人腦再快,快不過處理器。能否利用大數據智能識別技術,像手機軟件‘聽音識曲’一樣,讓計算機輔助聲吶兵工作?”

其實,早在幾年前,海軍一位領導就有類似想法:先敵發現一秒,就多一分勝算,然而把“寶”全都押在聲吶兵個人能力高低上,終究不可靠。

“仗要怎麼打,產品就怎麼研發。既然‘民參軍’,部隊的作戰需求就應該是企業科研攻關的衝鋒號!”作為專注於水聲數據處理技術的企業,負責人蔡惠智拐過這道“彎”後,與海軍相關技術部門一拍即合:自己的科研團隊在水聲數據樣本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數量優勢,正好可以填補軍隊空白。於是,一個水聲大數據工程與應用項目很快啟動。

短短一年間,一套基於大數據技術的水下目標輔助識別系統已初步研發完成,可幫助聲吶兵快速進行情報篩選及輔助決策。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關鍵在於科技興軍思想需樹立起來,行動要落下去。對“民參軍”企業來說,一隻腳落在市場,另一隻腳要落在戰場,只有把落腳點落到一線,把研發放在一線,市場才能聯通戰場,真正研發出得到官兵認可、滿足戰場需要的技術產品。

2.測試在一線:從艇長的雷霆怒吼中認清——

不是企業認為先進的,就是戰場需要的

“魚雷來襲還有疑似一說?你這是在拿全艇官兵的生命開玩笑!”一次某型處理機隨艇測試中,艇長對聲吶兵怒不可遏的呵斥讓測試員劉雲濤驚出一身冷汗。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企業研發人員始料未及的。世界主要國家的聲吶技術水平差距更多在於數據處理能力高低,而非聲吶設備本身,但數據處理的虛警率和漏警率本身卻又互為矛盾——也就是說,在搜索目標時越靈敏,把非目標聽成目標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單個目標判別的可靠性越高,那麼有目標卻沒聽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該型處理機論證階段,他們認為聲吶作為潛艇反雷防禦的主要預警手段,實際作戰中寧肯錯判一萬、不可漏判一個,預警距離自然越遠越好、數據處理的靈敏度更是越高越好。

然而,該型處理機的首次表現並不理想。這是為啥?事後,那名艇長給出了答案:探測器的預警距離越遠,聲吶兵要關注的搜索範圍半徑就越大,其中包含的水下物體就越多,所要處理的信息也就越多,對目標識別的準確率自然就越低,過多的信息給聲吶兵判斷決策帶來了干擾。

這次測試讓研發人員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不是企業認為先進的,就是部隊作戰真正需要的。以往民企對自己產品技術宣傳,過於重視性能參數,而忽視了作戰需求。從“我有什麼”到“我能為部隊解決什麼”,往往是許多“民參軍”企業必須拐過的又一道“彎”。

3.服務在一線:從戰士的迫切期盼中體悟——

除了產品性能,還需關注“用戶體驗”

前些年,企業設計的第一代聲吶兵聽音訓練系統完成研發,受到海軍領導高度評價,樣機開始在某潛艇部隊試點推廣。

可在試點單位,面對這臺期盼已久的訓練系統,不少官兵卻難掩失望之情:“無非是把播放設備從錄音機挪到計算機上,還以為有多麼高大上!”

聽到這樣的評價,項目研發人員李國瑞感到十分委屈:水下環境異常複雜,水聲數據無法外推、難以復現,而這一系統採用仿真工程技術,解決了水聲對抗、魚雷攻擊與防禦、多批次實裝訓練等難題——如果說以前訓練設備是“小米加步槍”,現在就好比換上了“飛機和大炮”。

可官兵們的抱怨不無道理,除了產品性能,他們還關注“用戶體驗”。企業研發人員拐過第三道“彎”後,迫切想知道官兵們還有哪些訴求?我能做些什麼?

“是否能夠做到水聲信息可視化”“能不能讓操作界面突出主次,重要的幾個按鈕不要隱藏得那麼深”……隨後,他們在多支潛艇部隊的近百名聲吶兵中反覆徵求改進意見,一次次討論論證,一次次修改樣機,5個多月後,聽音訓練系統的改進型號應運而生,贏得試用官兵的一致肯定。

“軍港的夜啊靜悄悄,年輕的水兵頭枕著波濤……”從產品理念設計到樣機最終定型,李國瑞在這座小小的軍港裡同戰士們一起度過了400多個日日夜夜。李國瑞的感受是:做研發不能只關注眼前產品,還要考慮產品背後使用的人,研發產品的經歷,也是服務官兵的過程,官兵認可是對科研人的最好激勵。

4.跟進在一線:從老兵的經驗之談中展望——

既要埋頭搞研發,也要抬頭找新路

“右舷×方位×海里處水面物體為民用商船,葉片數×片、噸位×噸、航速×節!”一次演習中,一名老聲吶兵迅速判斷出目標信息,此時,艇載的輔助識別系統卻給出目標為他國水面作戰艦艇的判斷。

“真就不再聽一聽了?”企業方代表張戰軍試探著問道,“幾十年的經驗了,不會聽錯的。”那名老兵顯得風輕雲淡。數分鐘後,潛艇接到海事部門發來的通報,一艘民用商船誤入演習海域,其數據同這名老兵的判斷幾近一致。

憑啥老兵的經驗判定要比計算機還要準確快速?這是否意味著還有什麼其他目標識別特徵尚不為我們所知?

張戰軍利用半年時間走訪了所有潛艇部隊後,拐過“民參軍”路上這第四道“彎”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嘗試尋找新的目標識別特徵維度。張戰軍並非不清楚,作為科研人員,一旦選錯了研究方向,就意味著自己的課題或許不能投入應用、產生經濟效益,這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思忖再三,張戰軍找到了企業負責人蔡惠智。

“只埋頭研發,不抬頭找路,重複國外的老路,不能另闢蹊徑,如何實現顛覆性的成果,實現我軍由大變強的‘關鍵一躍’。”看過開題報告,曾為某知名高校博士生導師的蔡惠智“一錘定音”:“只要研究進行一天,資金和技術就支持一天!”

前不久,張戰軍的課題小組在某海軍院校掛牌成立,不僅開啟了“企業提案立項、軍地共同參與”的科研模式,更詮釋著一家民營企業在投身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眼界與擔當。(朱容 張良 李佳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