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想表达什么人生道理?

Single___


两部美片都是我比较喜欢的,节奏不急不缓,叙事不拖泥带水。

肖申克的救赎

称为无冕之王,当年提名7项奥斯卡,却颗粒无收,不过这并不因为片子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那一年全球爆出的经典影片实在太多,直到如今也没能再现当年盛况。

肖申克是一个银行家,含冤入狱。

在非人的囚笼环境中,他没有像其他罪犯一样逆来顺受,或者为非作歹,而是一直没有放弃对自有、对光明的向往。

这部片子,充分说明人的精神的力量,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可以改变你所处的环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求得公证。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唯一的信仰不来自上帝,而是自己。

即使全世界都放弃了你,如果内心还有希望,一切就都有可能。

这是西方的普世价值观的体现,崇尚个人奋斗,崇尚自由。之所以能够让很多人感动,是因为在极端的绝望情景设计中,让很多人产生了代入感。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公平。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压迫。

国际歌为什么能深入人心?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

肖申克,教给我们,如果这个世界用规则亏待了你,利用规则,在狠狠的扇回去——孔子有言:以直报怨。

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通过一个低能儿对简单的人生信条的坚守,在成人的世界里,展现出来的一片童真,在这被尘世污染的世界。

如果人生历程是一场修行,我们原本美好的内心,被物欲横流的社会侵蚀了。每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地度过一生,而唯有那些麦田里的守望者,固执的坚守,最后功德圆满,无怨无悔,对世界无所挂碍,无所欲求。

无欲则刚。仁者无敌。

这部电影发人深省的,是来自于全人类共同的情感: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人生就像巧克力豆,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颜色。

这与佛家所说的,缘本性空如出一辙。

万事万物都是各种关系的临时组合,凭空产生,性空是其本源。

所以我们无法预知将来,只能过好现在。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人生于世,若秉持着人性本善,守着最初的那份美好,如同伊甸园里一般,岂不更好,何必尔虞我诈,太过聪明?

所以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却永远不可能得到。因为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浮沉,都在受着社会的支配,如浮萍一样,无根无凭。只能比别人更好一点,更狠一点,更快一点,更……惟其如此,才能让自己有安身立命之所。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谁会不认为这样的一生,太过辛苦?

很多所谓功成名就的人生赢家,在晚年的时候,追忆往昔,是否无悔?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有一节:

成吉思汗勒马四顾,忽道: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

郭靖沉吟片刻,说道: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

成吉思汗双眉竖起,举起马鞭就要往郭靖头顶劈将下去,但见他凛然不惧的望着自己,马鞭扬在半空却不落下,喝道:你说甚么?

郭靖心想自今而后,与大汗未必有再见之日,纵然惹他恼怒,心中言语终须说个明白。

当下昂然说道:大汗,你养我教我,逼死我母,这些私人恩怨,此刻也不必说了。我只想问你一句,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

成吉思汗一怔,马鞭打个圈儿,道:那也不过这般大小。

郭靖道:是啊,那你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占了这么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

成吉思汗默然不语。

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甚么好事?

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

英雄与大侠,孰是孰非,谁能说的准?杀一人者,罪犯;杀万人者,英雄。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人的本性,乃是至善的。而在这个这个本性旁边,一直有一个盗贼。如果人们看护不好,盗贼就要把本性盗去,人也就成为了非人。

王阳明给了解决办法:致良知。怎么做:知行合一。

可是普通人,凡夫俗子,哪能这么顺利的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即使知道了,他们也想通过更简单的捷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导演之所以选择一个低能儿来做为情景设定,大概也是因为,但凡正常人,是不会这么做的。而所谓的正常人,在真正的人性来看,是正常的吗?

是不是觉得很反讽?

正是因为共鸣了人类普遍的情感,《阿甘正传》感染了很多人,直到今天,评价也很高。可能人们只是在阿甘身上,找寻自己曾经失去的美好。

综上:

肖申克教我们不要认命,要抗争;

阿甘教我们如何去在这世界生活。

这些人类普遍的情感,被美国人灌输以民主价值观,已经成为了美国的软实力的一部分。

中国的导演们,还在拍摄各种神剧,不知这些所以的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文明的复兴的贡献,又能有几何?

说完以上这些,我是否又陷入到争长论短的固执中了呢?破心中贼,难。


而知而行的历史


先奉上答案: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有意义,我们要不抛弃不放弃。



一片纯洁的包被为世间带来新的宝贝,这个有耐心的宝贝到六岁,智商还不到正常人的一半,没有学校肯接纳阿甘,尽管母亲反复恳求,于是西方的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既然不能说服那只有睡服了,校长被阿甘母亲睡服了。阿甘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读书了,不过正常人没有人愿意跟一个傻子做朋友,那样自己就会被认作傻子。好在珍妮希望自己多一个伙伴,没有拒绝阿甘做朋友。



珍妮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母亲过早去世,酒鬼父亲家庭暴力和性侵,让她想逃离这个世界,永远和这个傻瓜一起坐在榕树下看着夕阳晚霞,阿甘和珍妮一起度过了不幸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阿甘和珍妮都长大了。这个时候自由女神像被美国无耻的政客利益集团抛弃了,他们延续了杜鲁门主义推行铁幕计划,整个世界被柏林墙分裂成了华约和北约,阿甘被一群聪明人送到了越南,被告知美国人是为了解放越南人民而战,阿甘被告知要绝对服从命令,于是他成为深受连长喜爱的士兵。阿甘跑的很快,所以负责转移伤员。在一次激烈的交战中,他们的连队遭遇了埋伏,很多战友血肉模糊了,阿甘听到了连长命令,阿甘,快跑!他跑了,不过是带着血肉模糊的连长和受伤的战友。

后面支援力量到了,阿甘和连长到了同一个野战医院,连长瑞德失去了双腿极度绝望和暴躁,阿甘却给他分享冰激凌。这个傻瓜,没让自己死在战场,成为了没有退的怪胎。阿甘伤好出院了,美国聪明人们为了让大兵们更有势气,弄来了夜总会脱衣舞娘,阿甘也到场欣赏,他发现了她是珍妮,为了保护她不受欺负,他修理了不怀好意想吃豆腐的蛋白质们。成年后的第一相遇,在异国他乡,干柴烈火本来一点就着,可是阿甘却像童年一样看着珍妮,静静的守候她到天亮,珍妮看着这个傻瓜,内心万分感慨不辞而别。

阿甘活推着连长瑞德活着回到了美国,接受了聪明人们给予的勋章,当然也有美国人民操蛋的吐口水,说你们这帮混蛋和刽子手,阿甘不理解他们怎么了?听连长说我们吃的每一个面包都是纳税人的钱,美国人民与我们同在。



阿甘住在美国国会安排的水门大厦,晚上看到对面大厦很晚亮着灯,好心提醒保安去关一下节约用电,结果第二天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辞职。阿甘在第二天白宫草坪前的集会上遇到了珍妮,她在越南不辞而别后加入黑豹党,这是一个黑人民粹组织,阿甘不关心这些,当他看到黑豹组织头目殴打珍妮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嗨扁了那家伙,他和珍妮又一次没有走在一起。

阿甘履行了承诺,到偏远的农村看望了战友的孩子老婆,给他们自己作为乒乓外交名人以后获得的丰厚收入。阿甘还遇到了老连长瑞德,瑞德成为了一个放浪形骸的家伙,没有了生活目标被人当作战争屠夫歧视,阿甘告诉瑞德自己将兑现承诺为死去战友打造一个最大的捕虾船,希望瑞德过来当船长。正如阿甘记住珍妮说的:快跑!阿甘!及妈妈教育他的,你和他们一样,阿甘!

阿甘买下了最大的捕虾船,珍妮疲惫了外面世界回到了阿甘身边,他们举办了婚礼生了宝宝,珍妮却长久身体透支离世了,她走的很幸福。瑞德成为阿甘的船长,后来发了大财。



阿甘,在珍妮去世以后,开始了奔跑,不停的奔跑,跑到了九号公路的尽头,看到了俄亥俄州监狱的囚车经过,安迪透过车窗看到了这个奔跑的傻瓜。

人之所为人,是否真的取决于信仰呢?

漫长的9号公路走不到尽头,三面环水一面悬崖峭壁的俄亥俄州监狱订在那里,哥特式建筑里传出受虐待的囚犯的鬼哭狼嚎,狱卒们备受良心的拷问,这里关着一批游荡的孤魂野鬼,从1898年感化院开始关押一般罪犯到1990年解散俄亥俄州监狱,这里共死亡200多个无期徒刑囚犯。



1947年杜鲁门主义拉起了欧洲铁幕,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强的后院殖民地开启了独立模式,美国人成为了西方国家的救世主,美元外交北约组织让民主秩序再次建立信心,在这个大背景下,最有前途的职业就是美国华尔街银行家了,他们向世界各国贷款收债,安迪就是他们其中的佼佼者,可是纸醉金迷的生活也带来了老婆的红杏出墙,安迪喝了很多酒带了一把枪愤怒看着屋里快活的奸夫淫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睡着了,醒来了就在监狱了,警察对他严刑逼供,提取了他的指纹,给他做了笔录,最后告诉他有权力请律师。人浮于事的律师例行公事进行一般的辩论,检察官指控安迪犯有一级谋杀请求判处他终身监禁。

安迪望着9号公路的交通标志越来越远,黄昏时候他们抵达了肖申克监狱,他脑子一片空白他爱着自己的妻子,即使她该死但是她不该死在自己手上,自己有罪罪有应得,他审慎的看着周围环境,隔离栏两旁被上帝遗忘的囚犯们吹着口号说着脏话,叫嚣着欢迎来到地狱。肖申克监狱,全美最安全的监狱也是模范监狱,因为没有人可以从这里活着走出去。安迪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任何不适应环境变化,他在观察如同到熟悉的银行金库一样。他在思考自己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

安迪相貌堂堂,仪表非凡,散发出迷人魅力,这在肖申克监狱非常危险,在充满雄性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地方,他禁锢了人类的灵魂,也变异了性别了,他们或主动或被动自我认知做亚当或者夏娃。安迪被”监狱三姐妹”看上了,她们总是希望得到安迪的人和心,结果安迪不断抗争,双方各有胜负。

地狱里需要朋友,不然你不可能活着得到救赎。安迪找到了肖申克的机器猫瑞德,瑞德犯了谋杀罪数次假释都被决绝了,他呆在肖申克拥有自己地下供应链,只要有钱可以搞到所有你想要的东西。安迪找到了瑞德,希望得到了鹤嘴锄和一张巨幅性感女明星海报,他如愿以偿了。安迪找到了自己的爱好,雕刻石头,每天放风的时候走来走去捡石头。瑞德对这个年轻人感兴趣了,他也不知道这么冷静的人到底经历了什么来到了这里。

平淡的生活里加点盐,瑞德通过内部关系运作得到了到修屋顶的活儿,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这份工作实在太美好了。瑞德干活时偷听到了狱卒们讨论自己面临税务问题,他抓住机会发挥了自己的专业,帮助得到一大笔遗产却苦恼交税狱卒得到了免税,安迪和瑞德及一起工作的伙伴们得到了奖赏,在结束修屋顶工作那天,每人得到了一瓶冰镇啤酒,那一刻他们感到了劳动最有滋味,感觉自己作为正常人的价值。

安迪的税务规划能力让他成为监狱长的坐上宾,他被调到图书馆工作,实则帮助肖申克监狱及附近监狱狱警避税,他将安迪调到身边做助理,一切都似乎恢复了平静。在平静生活中,安迪发现图书馆书籍过时了,于是他向监狱长申请增加更新图书,被告知议会没有列支多余经费,于是他开始给议会议员写信,这一写持续了十年时间,过来了议员寄来的200美元的预算,并且回信告诉他不要再写了,安迪当然继续写信直到达到了目标。安迪的抗争,震撼了肖申克监狱的灵魂,他们看到抗争的力量,唤醒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光亮。

一转眼20年过去了,杀死自己老婆的真凶在一次盗窃案中被抓捕到肖申克监狱,在一次茶余饭后的吹牛中说出自己光荣事迹:他在月高风黑的夜晚来到了一个有钱人家里盗窃,看到有钱人太太与一个男人偷情,而那个有钱人喝的乱醉,手里还拿着一把枪,他和同伙乘机也拿了枪,在完成了盗窃准备离开时候,被发现了于是他们开抢干掉了有钱人太太和她情夫,最后丢掉了枪。最妙的是那个有钱人被愚蠢警察当作了罪犯,安迪无法平静了,自己本来打算老死狱中,没想到是被冤枉的。安迪找到了监狱长,希望他帮助自己申述,监狱长出于对自己利益考虑,设计干掉了偷窃杰克。

当你迎来了希望,突然又面临绝望,你会怎么样?无限的懊恼发狂还是一蹶不振或是奋力抗争,安迪选择了后者。在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安迪带上账本从自己花费20多年时间打通隧道逃出生天了。

基督山伯爵的灵魂再现,人类追求自己价值的抗争,保持对正义的信仰,禁锢了灵魂,自由了思想。

创建于2018.1.16

唐俊龙55398571


《阿甘正传》看完感觉有点暖,《肖申克的救赎》看完有点压抑。


阿甘智商低于常人,但他做什么似乎都有神光笼罩,运气逆天,做什么成什么。我觉得首先他智商低了些,那么运气好些也是可以忍受的,然而运气那么好让我怎么忍?!不过看完之后我竟然没有站起来骂一句:“雾草,lz怎么没有那么逆天的运气?羊驼啊!”因为我突然有种灵台清明的感觉(即将突破,我要飞升上仙啦),阿甘虽然智商低,但在他扑鱼的时候,他用全部的智商捕鱼。在他跑步的时候,他用心力跑步。他做一件事就全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了优秀,做到了极致,当然也就成了大牛。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显而易见,每次当我看见一个人,比方说他每天都读两个小时的英语,或者每天都读几个小时的书,我就会觉得,即便他成不了大翻译家,成不了大学者,也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然而当我自己要做些啥的时候,就总觉得这么做也没用,那么做也没用。事实上我觉得这是因为智商低的阿甘想得少,怕得少,做得多,而智商正常的我们想得多,怕得对,做得少。

《肖申克》是大一在宿舍看的,大学嘛,忙于迷茫。那天下午第一次看完肖申克,憋在宿舍一天了,感觉就像安迪在监狱一样,当时看完有一行字在心里浮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牢笼”,当时这行普通的字给了我很多力量,想要改变现状的力量,想要冲破自己的牢笼。


惊醒的彼格


肖申克的救赎看了4遍,阿甘正传看了5遍,先说说前者吧,之所以他能让我看这么多遍,是因为每看一遍都会让我变得对一切更加的坦然,对未来的希望都会更加的强烈。



安迪.在人生最为风生水起的时刻却被命运无情的打入谷底,爱人无情出轨,自己却还要为她和情人的死背命运给他施加的黑锅,锒铛入狱。然而这还只是故事的开始。



这换作是生活中的你我,或者是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呢?安迪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没有去怨天尤人,没有感叹命运不公,更没有妥协!命运在给你压下重担的时候,不会考虑你是否承受的起,与其满口怯懦的抱怨,倒不如坦然面对,再和命运矢志不渝的去周旋。安迪就是这样最终让一切都为之叹服。



坦然面对并不是让你为之妥协,但总有人会在时间的漩涡里逐渐沦陷,忘记了初心。被囚禁的处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忘却自由。但怀揣希望的人总是能找到走出桎梏的大门,自始至终心怀梦想的人也总是能迈出心灵的禁锢!


椿花湫叶的湫


肖申克的救赎是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我看了一遍书籍两遍电影。不论多少次看,什么时候看,在电影最后,安迪与雷德在海边紧紧的拥抱,我又不受控制地湿了眼眶。我现在还能想起雷德的独白,我希望安迪在那里,我希望我能成功跨越美墨边境,我希望能见到我的朋友,和他握握手。我希望太平洋就和我梦中一样蓝。我希望。。。。这份希望让人感动,很少有电影题材是关于希望。我想,能把这本书翻拍的这么好,也真是我们的幸运。当初正是看了电影才去买书的。

我买的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不知道是不是唯一的版本。它的封面是一个紧闭的门,用色是全黑的,而在这个门上面,轻轻的站着一只向外眺望的鸟儿。我想这就足够了,对自由的渴望,永远怀抱希望的坚定信念,全都表现在里面了,而正是安迪身上执着怀抱的希望,深深打动了我。因为这是除了张艺谋的1942外让我唯一流泪的电影。

当然,这个故事里的一个名词,体制化,也是让人深思的,讨论起来又要长篇大段了,就暂且放过它。毕竟我的感动不是来源于这个。

阿甘正传我不知道有没有讨论的资格,毕竟我没有看完它。草草了事。依稀记得里边的情节,只觉得阿甘的生活简直太戏剧化了,而且记得里边一句话是被反复强调的,即做正确的事。其实我们做事的对与错自己心里全明白,但是当然行动上不敢永远的保证。比如我。也不知道自己偏题了没有,只当聊两句好啦,阿甘的精彩生活是不是令人羡慕呢?或者当一个白痴很不幸呢?但是无论我们怎么想,我想阿甘自己应该是幸福的。

而且他自己是真的幸福。这让人疑问,难道我们连一个白痴都不如吗?当我们不幸福时。我们的不幸福很可能归罪于不幸。当然阿甘有时会幸运有时却非常的不幸。但是不幸就是我们抱怨的理由吗?何况不幸福的原因,对生活不满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都是人为因素。这就很值得我们思考了。

我的拙见太过浅薄,这个知名的故事或许还有其他很深一层的含义?我也不知道,或许我连评论的资格都没有。

到这里就结束吧,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星云80706958


《肖申克救赎》这部电影和《阿甘正传》一样是我看了至少五遍!《阿甘正传》当年火爆一时,而《肖申克》当年虽然获得奥斯卡七项提名,但没能上榜,成为无冕之王。和阿甘正传大场面大制作不同的是肖申克更侧重的人性和人物内心深处情感。

故事讲述了银行职员安迪因为醉酒,涉嫌谋杀案而含冤入狱,在肮脏监狱里受到了欺辱,殴打,但一直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用简易的工具花了二十年时间挖了一条通道。最后通过计谋整倒了监狱长,逃出了监狱,而且帮助好友瑞德。

在监狱里,他为了唤醒麻木的人群,而屡次写信给州长,经过不懈努力,活的批准,他建立了小型监狱图书馆,还冒着风险为狱友们播放流行歌曲。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要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哪怕全世界与你为敌!也要怀有一颗永不放弃信念!

最令人叹息的,图书管理员在监狱混的风生水起,老了出狱了,无法适应现实社会,不得已,绝望悬梁自尽而死!的确,在一个环境呆久了,习惯容易消磨人们的斗志和对生活美好憧憬。黑人瑞德出狱后,也有短暂的不适应现象,但他记住安迪的话,而选择活下去。

而《阿甘正传》题材和《肖申克》完全不同。

《阿甘正传》可谓好莱坞标准大片,大制作电影,讲述了智商很低的主角阿甘传奇一生。阿甘出身卑微,由母亲一手带大,期间经历了平平淡淡的爱情,参加了越南战争,最后下海经商成为百万富翁。这部电影更多的是赞扬阿甘的坚持,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

当然了,该电影由于牵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认知。比如阿甘与青梅竹马的女主角珍妮的爱情也是一条主线。阿甘从小智力低下,而珍妮小时候也遭受父亲的猥亵,小小的心灵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就这样两个“病人”走在了一起。二人在追梦的路上分分合合,最终喜结良缘,并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可谓结局圆满。

而另一个社会问题就是教育问题。阿甘的母亲为了儿子的教育费尽心思,把他送入正常人学校,接受正规教育,而非残疾儿童学校。正是由于母亲的鼓励和教导,阿甘的生活才慢慢有起色。参加球赛,跑的像飞人一样!顺利完成学业后,参军遇到越南战争,得到了军功章,还学会了打乒乓球。后来学习下海捉虾,获得巨大成功,成了百万富翁!阿甘如此精彩的人生,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结果,虽然是单亲家庭长大,但他正直,感恩,淳朴,善良!

两部电影的虽然题材相差甚远,但都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主角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阿甘无论做什么都没有轻易放弃,每件事都善始善终,亲情,爱情和事业都是如此。而安迪更是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凿穿了监狱的围墙,还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整倒了反派人物监狱长,最终过上了自由的生活。总之两部影片是百年难遇的好片,尽管二十年过去了,其中的主角追求乐观,自由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


远方诗声


两部电影只看了一遍,《肖申克的救赎》还是在看越狱时才听说有这部电影的。可能那会还在上学所以对这两部电影的印象并没有那么深刻。

不过以欧美人的行事风格,其实内涵比起中国的并没有那么深奥。也没必要咬文嚼字的去揣摩,作为电影无非一个主线一个引线。主线就是告诉你大道理,引线就是告诉你大道理背后的几个小道理。

阿甘正传告诉我们人虽然傻点,但如果你能傻到极致的去干一件事情,上天还是会眷顾你的,就如在越战中阿甘靠跑生存下来还救了战友,以及跑步 的时候有很多追随者一样。你不一定有多聪明,但你那股傻劲还是会感染很多人的。引线:1.一个男人会成功也许背后有个比较堕落而脆弱的女人;2.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努力过的人总不会太吃亏;3.学会知足你的幸福感会多很多。

肖申克的救赎则告诉我们活着就是希望,不管你是被冤枉还是被陷害总有出头的一天,你要让自己有能力生存下去才行,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引线:1.不要放弃希望,哪怕黑暗侵蚀着你,也要为自己隐藏一点星星之火;2.抗争无力的时候试着暂时妥协,不然你会死的很惨;3.自由仍然是人生中的最高追求,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财务上的。

追加一句:不管你是会跑会唱还是会跳会算,人在江湖上掌握一门过硬的技能真的很重要!


爱喝酒的小老鼠


横贯《肖申克的救赎》的整部影片的主题,就是对于自由的追求,对于人性灵光的坚守。

主人公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银行家,因为被控告杀害出轨的妻子而锒铛入狱,在监狱内受到了诸多的不公平待遇,从被监狱里的公主帮欺负霸凌,再到跟监狱里狱卒们的斗智斗勇,这个时间也许在影片中说来,只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但对于主人公来讲,却是二十九年的光阴,是他人生最为珍贵的黄金年代。

而安迪,在这数十年里,一直没有忘记的就是对于自由的始终向往,对于外界空气与阳光的追求。在这漫长难熬的岁月里,他仅用着一把藏在《圣经》里的鹤嘴锤,在和监狱的狱卒斗智斗勇中,在生存的夹缝中,挖出了一条通往外界自由世界的通道。

影片的主旨,便是宣扬这种自由的追求。就如影片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而另一部同一年的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则主要是通过阿甘的这一生,将之缩影在荧幕之上的两个小时,展示了美国社会那几十年里的所有成长、彷徨和变化。也通过阿甘这既算坎坷,也是精彩的一生,讲述了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去追寻着自己想要的物事。没有一个明天是真正意义上可以笃定的,就好比盒子里的巧克力一样,你不亲口尝一下,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怎么样的味道。


上古天真


两个加起来看了四十多遍吧,先回答你下面那句怎么理解作品想表达的意思。应该先看一遍片子,再看一下作者的介绍,看一下导演的介绍,再看一遍片子,因为影片脱离不了编剧和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不过理解不理解意义不大。

然后回答你问题,两部片子想表达什么。这个问题特别像上学的时候阅读题里的一个常规问提,作者想表达什么。不了解大时代背景环境和作者本人,真的是想象不出这个问题怎么能回答。即便回答也不一定是作者所想吧。

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看电影,感受和道理,都只对观影的个体而言。如果想知道对一个群体而言有什么通用道理的话,那么根本没必要看片子,看影评就好了啊。

你自己有自己的角度,问别人这些就没意思了。自己找道理吧。

最后两个片子对于我来说我得到什么道理呢,就是看片多看几遍,不同时间不同经历下看起来感觉不同。


快递当日送达


《肖申克的救赎》没有看完,但是《阿甘正传》看了不下十遍,所以在这里只谈谈自己《阿甘正传》的个人理解.

电影中的阿甘,智力“低下”,腿还有点先天“残疾”,努力训练却跑步飞快,加入橄榄球队取的冠军,考入大学顺利毕业,进入部队参加越南战争,受到总统的表彰获得奖章,学习打乒乓球,技术高超参加了与中国的乒乓外交,买船捕虾,成为亿万富翁,兴趣来了去跑步,获得万人追捧引领一时的潮流.最后和珍妮结婚,有了小福尔斯.甘.



我觉得他能获得这么多的成就,不是因为他运气多好也不是因为他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他自身“傻傻的”本质,朋友让他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他就去做,而且跑着去,不懈怠,同时把它做到极致不想后果,因为他“傻”,不知道什么是名,什么是利,所以做什么东西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答应别人做,或者自己想做,才去做.也真是这个傻劲他做得什么东西都能做到别人艳羡的成就.


我想这就是导演想传递的思想,虽然有点满满的鸡汤但是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你只有全力以赴,心无旁骛才能达到卓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