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在1969年珍宝岛自卫还击战中,我军特务连侦察排排长于洪东作战勇敢,亲手炸毁一辆当时世界最先进克的苏军T62坦克,这辆坦克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后来,他被沈阳军区荣记一等功,受到毛泽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而1993年出版的一书中,于洪东的英雄行为却被“移植”给战友冯某。后来,于洪东向法院起起全国首例荣誉权诉讼,终于讨回了荣誉权。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珍宝岛,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只有0.74平方公里。因为它两头尖,中间宽,像一个中国古代的元宝,故名“珍宝岛”。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苏方16次在我珍宝岛地区进行武装挑衅,伤我军民。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1969年3月1日晚12时左右,解放军第46军133师(后改为138师)397团特务连侦察排排长于洪东带领战士们摸黑登上珍宝岛,执行潜伏任务。3月2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爆发,英勇的解放军战士打退了苏军的一次次进攻。

为了炸毁苏军的坦克,3月14日晚,于洪东带领战士们在我国内河埋设反坦克地雷。他们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潜伏在雪地里,监视着苏军的动向。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3月15日上午,30多名苏军在几辆坦克的掩护下,向珍宝岛发起攻击。激战一个多小时后,苏军被打退。稍事休整后,苏军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次,敌人改变了策略,除了部分苏军继续在正面进攻外,另外4辆坦克和两辆装甲车绕过珍宝岛南端,从于洪东所在阵地的后面包抄了过来。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突然,江面上传来两声巨响,行驶在最前面的那辆30多吨重的坦克碾上了两颗反坦克雷,履带被炸断了,坦克立即歪在了江面上。顿时,我军的大小火炮、手榴弹对准这几辆坦克一顿猛揍。苏军坦克前后受阻,后面的坦克不得不仓惶逃走。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苏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对这一著名战役中的精彩片段有如下描述:“被打瘫的第一辆坦克见同伙弃它自逃,慌了手脚,坦克里一名上尉站了出来,仓惶跳车,企图沿江岸逃跑,于洪东举手一枪,将上尉的脑袋打开了花,头上的毡绒帽子飞出一丈开外。于洪东避开被打瘫的苏军坦克的射角,爬上坦克,拉开车盖,丢进去一颗手榴弹,盖上车盖,车舱里一声闷响,几人被炸得四分五裂。”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侦察排长于洪东(左)

1969年4月,于洪东被沈阳军区荣记一等功,受到毛泽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两次亲切接见,他的光荣事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陆军46军军史、138师师史中。

后来,他历任陆军某团参谋长,某师副师长,河南省鹤壁军分区司令员等职。1994年,他转业到到辽宁省大连市林业局,任副局长,2001年退休。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于洪东(右)

1999年秋天,于洪东接到了当年的战友从黑龙江打来的电话,他的英雄事迹被写进了《珍宝岛未曾陷落》书中,但他的事迹合名字却被冯某替代。

于洪东看到,该书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年出版。作者为作家王某,书上标注着“战况纪实、历史写真”字样。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2001年11月15日,于洪东一纸诉状将出版社的主管机构——某杂志社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人停止侵权行为,在全国报刊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失5万元。

后来,审判人员得知《珍宝岛未曾陷落》中的真实人物冯某在北京某医院住院,就找到了冯某,已经从某军分区首长岗位上退下来的冯某给法院以明确的答复,使这段历史得以澄清,进一步证明了原告所述事实无误。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2002年5月29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第三次开庭。在出版社侵权事实成立的前提下,法院主持调解。最后,双方当庭达成协议:某杂志社在调解书送达30日内,以书面的形式向于洪东赔礼道歉,具体内容由法院确定;在调解书送达30日内,赔偿于洪东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2万元。

毛主席接见的“珍宝岛英雄”于洪东,炸毁一辆坦克,事迹入军史

同年5月31日,某杂志社向于洪东写了致歉信。信中说:“我社下属单位于1993年出版的《珍宝岛未曾陷落》一书中,将于洪东参加的战斗写成冯某,对此予以澄清,并对于洪东同志表示歉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