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说沈阳是一个关外之城,多的都是些清初的历史,很多人一直觉得沈阳似乎没有特别有特色和神韵的人物和景致。但这个时候,我说出一个人的名字就可以否定所有对沈阳的不实形容,

这个名字就是:林徽因!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民国女神与沈阳也有三年之缘

1929年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受张学良之邀来沈阳组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学建筑系——东北大学建筑系。那个时候的林徽因刚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国,而且也刚刚在加拿大完婚,就一下扎到了咱沈阳。开始组建中国历史上都数得着的超级教育战舰——东北大学。好像网上一直都对梁林二人当时的工资很感兴趣,好像梁一个人就能月赚800银元,加上林的400银元的工资,按当时大洋的购买力换算,这相当于现在的16万元人民币的购买力,这其实只是二人一个月的收入。

其实流传最广的一张图片就是下边一张,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沈阳北陵的这张合影。不仅仅是民国女神为数不多的在沈阳留下的倩影,更可以看到当年的咱沈阳的那种东北亚大都市灵秀的气质,还有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古都的质朴。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这照片,就是女神曾经在沈阳的最好印证

北陵倩影

有很多人在网上说,哎不对吧,这种石像生,好像只有东陵才有,北陵没有这种东西吧?其实不然。图片中女神骑着拍照的这尊,就是一尊石麒麟。据不少摄影爱好者考证,这尊麒麟石像生现在还静静地立在进入北陵西门之后的甬路旁边。有没想过,我们可能每天晨练走过的这尊石像生,就是当年民国女神在咱沈阳留下倩影的地方?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女神所到的神兽,现在还立在北陵西门

也有人问了,这俩人是不是钱赚多了,从东北大学那么老远去趟北陵西门去拍张照片?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其实,当年的东北大学,主要的校区,并不是在现在南湖的这个地方的,而是在北陵正门往东南,也就是,现在辽宁省政府和辽宁省军区,再加上原来的沈阳体育学院原校址的这一大片地区。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在东北大学原校址,传说是女神当年居住之所

当年的东北大学是全东北的最高学府,由黑龙江和辽宁两个省合办,由文、法、理、工、教育五个学院组成,办校规模为全国之最。“东北”这个词儿就是从这里叫开来的。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是不是在这其中的某一扇窗,女神当年也曾抬头张望?

东北大学成立后,王永江在得到清室醇亲王同意之后购买了北陵东南陵堡子村附近土地约500亩,其中有300余亩为陵地,作为东北大学新校址。1925年暑假后,理工科迁入北陵新校舍,文法科仍在高师旧校舍上课,从此,东北大学就有了南校、北校之称。同年5月省长公署又划拨长宁寺附近官地200亩,作为东北大学工厂厂址。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东北大学当年的“教工俱乐部”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教工俱乐部的如今,仿佛你在这旮能听到梁林二人和同事的说笑声

1928年张学良亲自出任东北大学校长。投巨资建校,在北陵前面依照德国柏林大学图纸建造校园。高薪聘学者,一批著名学者如章士钊、梁漱溟等在此任教,张学良重视建筑教育,准备聘请宾大优秀毕业生杨廷宝到东大开办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可是杨廷宝已经和基泰公司签约,于是杨廷宝推荐了校友梁思成。

1929年2月,主政东北的张学良为改变东北大学南北两校,办事诸多不便的情况,又建设了汉卿南楼(文学院教学楼)、汉卿北楼(法学院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等。9月南校全部迁入北校。梁思成林徽因婚后从欧洲旅行回来,在东北大学开始了他们的教学生涯,这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当年的东北大学北校区,图纸上规划的是一尊坐佛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当年的一些规划并未成行,所以,“坐佛”规划并未真正存在过

东北大学校址是有杨廷宝规划设计的,从空中俯瞰是一个坐佛的形象,汉卿体育场在最北面是佛头,在头下咽喉部分设计了一座体育馆,可惜未建成。心脏部分是图书馆,是一个“士”字形的建筑,也像一个飞机,现在保留了下来用作辽宁省档案馆,有几十年了,近期档案馆要迁到浑南,不知道原址会做什么用处。中路最下面丹田的位置,是原来的理工学院,

梁思成的建筑系就在这里,现在这里是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办公楼。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原东北大学汉卿体育场原址,现在还在北陵东门附近

1929年为了承办第14届“华北运动会”。张学良捐资30万银元,在东北大学北面修建了一所现代化体育场,这就是汉卿体育场。体育场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呈马蹄形,东、西、北三面为看台区,可容纳3万人。

体育场是由著名建筑家杨宝廷先生主持设计,由天津基泰工程公司承建的。它位于老东北大学北端,平面呈马蹄形的“罗马式”,为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南端敞开,建体育馆一座,馆内有跑道、篮球场等设施;田径场上设400米跑道和两条100米跑道,可供大型田径运动会比赛使用。东、西、北侧为看台区,可容纳观众上万人,看台下分设“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门,供观众出入使用。东、西看台中部各设司令台一处,外观为砖砌城墙箭雉式样,正门主要入口是三座高大的拱形门,远远望去,这两座司令台就像传统的城门楼子一样。为了纪念张学良将军为东北体育事业所做的贡献,这座体育场现已更名为汉卿体育场。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汉卿体育场,这里曾经跑出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

在“华北运动会”运动会上,东北大学的刘长春一举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个短跑项目的全国纪录,名扬全国。1932年,他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派人参加奥运会的正式比赛,而且刘长春又是唯一的运动员,因此他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吉海铁路总站旧址

吉林小站

说到寻找女神的神迹,不免让我们先离开沈阳一下,远望一下吉林市。那里,有一座人称“东北最美火车站”的吉海铁路总站,而这座火车站,正是出自女神林徽因之手。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这处女神的神作,2013年才被文物部门确认

当然,这些设计呢,都是出自梁林二人当年在沈阳的设计工作室,所以,应该说,这座火车站,是二人合作完全的力作。现在被称为“吉林西站”的“吉海铁路总站”,是东北第一条国人自建铁路的总站,还曾经先后称为“吉海铁路总站”、“八百垄站“和“黄旗屯站”,1985年改为吉林西站。车站的站舍是由林徽因女士设计,由梁思成先生审定。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占地面积897平方米。主体为方石结构,屋顶为折型木结构,外挂琉璃瓦,钟塔尖顶离地表29米,呈底方上圆立柱型,塔内有螺旋型木制阶梯,计98级10个小巧缓台,站舍坐北朝南,空中俯瞰,造型如雄狮,狮尾巧妙设计成钟塔。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这是一座全欧式风格的建筑

“吉海铁路总站”于1927年开工建设,1928年站舍主体建筑完成,约“90岁高龄”,目前,这个火车站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采,站内地面的彩色瓷砖是当初建站时铺设的,依然保持着鲜艳色彩,花纹清晰、少有破损。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如今,小站地面的这些瓷砖上的花纹依然清晰鲜亮

车站室内原有壁画装饰现已遗失,但内部房间的木围墙、走廊的水磨石围墙,目前保存的非常完好,岁月的痕迹让整个车站的历史气息愈发浓厚。那个时代,吉林市的一个小站,居然能透出这般清新隽秀之风,可以说是当时东北建筑的一股清流。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理石地面,红木墙围,历史感超强

难道这旮就是传说中的“肖何园”?

当年梁林二人的设计工作室,在他们逗留沈阳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不但完成了像吉海铁路总站这样的设计,还有一些别致的园林设计,其中,一些东北军政要员的私家园林,更做了一个著名的”肖何园“。但小旮查到的资料显示,所有的资料对这个”肖何园“的描述就只有一句话:他们依照古建筑法式,不仅在沈阳市郊建起了肖何园……。至于这个肖何园到底在沈阳效区的什么位置,就无从考证了。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小旮的猜想:肖何园今何在?

但是,小旮的这旮是沈阳有一个环节,就是猜想。小旮斗胆在这里猜想一下肖何园的所在,绝不是什么权威声音,只作一家之言,如果有什么出入还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以小旮的猜测,资料中说到:梁思成在设计肖何园的时候,经常带领学生去北陵等古迹去学习古建筑的设计精华,从这一点上看,这个园子就一定是一个倾向古代园林风格的建筑,而且很多资料也表示,这个园子吸取了很多”古建筑的技法“,所以,这个园子当时在沈阳郊区,应该并不难找。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这种中式园林式的公园,在旧时的沈阳并不多见

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们不妨做个排除法。当年老沈阳城的西侧,还是日本建设的满铁附属地,也就是现在和平大街以西的部份,而那个时候,大西边门到和平大街的商埠地已经有所建设,所以这个园子在西郊的可能性很小。

再说北边,那个时候,沈阳还没有皇姑区这个行政区,所以,当时东北大学北校区,也就是现在省政府附近就已经属于是郊区了,就算在这边做个园子,那怎么也比不过北陵的气势吧,目前小旮是没发现北陵或是以北地区有什么像样的园子是中式园林风格的,还得是一九二几年的时候建造的,这个北边也不大可能。那就只有东边和南边了。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似乎在沈阳的一些景致还能感受到一些中式园林的风格

东边其实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东边是满清的龙兴之地,所以,大东门外,天齐庙、三陵总理衙门这些建筑还是挺多的,郊外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中式园林的园子,除非是在现在万泉公园里边,但是万泉公园周边如果有这样的园子肯定会有所保护,就算文革有破坏,也应该大体有个痕迹才是,但这个痕迹,还真没发现。最后就看南面了。沈阳城南,一直都是教派林立之地,大南小南这边太多的庙宇了,根本不缺这种中式建筑,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南湖这片地区了。所以,小旮想到了一个小时候到现在都一直非常喜欢的一个园子,就在南湖公园里,那就是:鱼跃荷香园。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这里,南湖的“鱼跃荷香园”,会不会就是“肖何园”呢?

从园林设计的角度来看,鱼跃荷香园,一直都是以江南园林的特色最为突出的,而且那种屋顶的设计,很有满清建筑的味道。而且这个园子的历史,我是没找到什么资料,反正我问的人里,基本回答都是:”记事儿起,就有这个园子了。“所以,这个园子是女神神作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这个园子和沈阳其他地区的所有园林风格都有所不同。

再从”肖何园“的名字上来看,何园,其实是扬州城里最有名的中式园林建筑,是一个中式园林的模版级的园子,而何园的特色就是,它的回廊、假山和片石山房的设计,而且何园最有名的设计就是“水心亭”,在水的中央,一处飞沿的角亭,很有气势。最关键的是,沈阳南湖公园鱼跃荷香园的那个大亭子,很有江南何园水心亭的气质。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扬州何园内的“水心亭”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沈阳南湖“鱼跃荷香园”的观水亭

另外,从字面上讲,所谓“肖”就是像的意思,有模仿之意,所以,我们可不可以猜测,这是梁林二人在沈阳做的一处向江南”何园“致敬的景致呢?所以,这处园子,从小旮粗浅的判断来看,极有可能是当年”肖何园“的真正所在。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鱼跃荷香园里的景致,很有些江南园林的韵味

又是一年四月了。在这样一个春寒料俏的沈城,我们在这旮,怀旧一下,当年民国女神,在沈阳,在东北,留下的这些倩影和旧迹。其实就是想反驳一些不了解沈阳的外地人:沈阳,其实,是这么样带着古韵迷人风彩又不失国际风范的都市。

在历史上,在旧志里,在那么多那么多的古代、近代的遗迹里,你能体味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底蕴和人文气质。在那样一个20世纪初的时代,能够吸引到梁林二人这样建筑大师的垂倾,现在想想,真的可以说难得。虽然这里冬天是冷的,但这里的人民,心里嘴里意念和话语却是火热的。就好像这春天里的浑河岸边,虽然没到柳浪闻莺的程度,但那水中城市的倒影却是旖旎得斑斓,好似无语中,深沉着浓浓的爱意。这瞬间让我想到女神的那首诗:

穿越沈阳:寻找民国女神林徽因!

当下的沈阳,你是否能寻觅到当年女神的诗句?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

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

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记录回忆,记录一切,

就在这旮,读懂沈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