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評價日本人在甲午海戰後將清軍沉入海底的旗艦定遠號打撈上來,運回日本作為定遠館展出的行為?

宋怡婷


有關甲午戰爭、中國近代海軍的問題問我就對了。

這條問題本身有一些錯誤,“定遠”艦並沒有沉沒海底,所以也就不存在日本人打撈“定遠”艦運回日本的事情。至於位於日本福岡的“定遠”館則是真實的存在,只不過“定遠”館在建築上使用了一些“定遠”艦的艦材,並不是說把“定遠”艦當成了“定遠”館。

(位於日本福岡太宰府的“定遠”館)

日本人採用“定遠”艦的艦材做了定遠館,這個行為本身有多層含義。首先是一種紀念甲午戰爭戰敗中國的象徵性行動。其次,“定遠”艦對於當時的日本國民來說有特殊的意義,打敗“定遠”意味著日本終於超越中國而從東亞崛起。

第一層含義我們較容易理解,第二層則值得稍微多說一些。

“定遠”曾經是中國壓制日本侵略野心的實力象徵

在我們近代海軍史上赫赫有名的“定遠”號鐵甲艦,有個不太為人知的背景情況,其實這艘軍艦和她的姊妹艦“鎮遠”,是當時清王朝為了剋制日本而專門訂造的,顯示了中國對日本的制衡。

19世紀60年代後,中日兩國先後走上近代化道路,日本明治政府選擇了通過擴張侵略而實現國家快速崛起的戰略,其中的第一戰就是1874年出兵侵入中國臺灣,史稱臺灣事件。這件事件平息之後,清政府痛定思痛,認為小國日本之所以敢於向中國挑釁,主要原因是日本當時的海軍比中國強,尤其是日本擁有鐵甲艦“龍驤”“東”,而當時中國一艘鐵甲艦都沒有,於是從1875年後責成北洋大臣李鴻章以日本為假想敵建設北洋水師,尤其著重於獲取鐵甲艦。

(“定遠”曾是日本人心目中既愛又恨的一艘中國軍艦。圖為日本漫畫家宮崎駿創作的“定遠”艦漫畫中的一幅,表現的是1891年北洋海軍訪問日本時,日本人看到“定遠”艦時的羨慕嫉妒恨)

在這種背景下,“定遠”和“鎮遠”於1885年建成歸國,編入北洋水師。二艦是當時亞洲最具實力的戰艦,號稱亞洲第一鉅艦,裝備的火炮口徑也在亞洲稱雄。這兩艘軍艦回國後,中日間的海軍實力對比瞬間變化,北洋水師的裝備實力超越日本。此前,日本先後針對中國發起、挑動過1874臺灣事件、1882朝鮮壬午兵變、1884朝鮮甲申事變,但自從“定遠”回國後,日本明治政府就變得偃旗息鼓,甚至於一度在日本國內還出現了“恐定遠症”的社會病。“定遠”就這樣成為了當時中國超越日本,壓制日本侵略野心的一種實力象徵。

“定遠”沒有沉沒

等到19世紀90年代,日本海軍建設超越中國,乃至發動甲午戰爭後。對於昔日中國製壓日本的象徵——“定遠”艦,日本有必須除之而後快的決心,日本海軍也喊出了一定要打沉“定遠”的口號。

(“定遠”艦中雷的同時,擊毀了發射魚雷的日本“第九號”魚雷艇,該艇是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擊毀的唯一一艘日本軍艦。照片拍攝於戰後,在艇體中部可以看到有一處巨大的破口)

但有些尷尬的是,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惡戰中,“定遠”中彈上百處,但絲毫沒有傷筋動骨,反而獲得了“不沉的‘定遠’”的別號。到了1895年威海保衛戰中,日本海軍10艘魚雷艇在2月5日凌晨進入威海灣,對“定遠”艦發起魚雷攻擊,最終“第九號”魚雷艇發射的最後一枚魚雷擊中“定遠”(“定遠”同時擊毀了“第九號”魚雷艇),不過“定遠”雖然中雷,但是並未沉沒,只是艦體內嚴重進水而已。

根據海軍提督丁汝昌的命令,重傷的“定遠”之後艱難地蹭到劉公島東部東泓炮臺附近擱淺,充當水炮臺。之所以這裡要用蹭字,是因為“定遠”的吃水為6米左右,而從其中魚雷的地點到東泓炮臺附近,威海灣的水深只有4、5米。

(日軍佔領劉公島後拍攝到的“定遠”艦。因為擱淺在先,“定遠”雖然經過自爆,仍然是一派永不沉沒的姿態)

丁汝昌原計劃以“定遠”的305毫米火炮支援劉公島東部炮臺作戰,可是“定遠”艦內進水過多,導致鍋爐熄火,巨大的305毫米火炮失去了主動力源,無法單純依靠人力來旋轉使用。鑑於劉公島防禦形勢惡化,丁汝昌遂下令將“定遠”自行炸燬,以免資敵。

由於“定遠”是擱淺在先,即軍艦的艦底已經觸及海底,艦體很大部分仍然露出海面之上。所以自爆之後,該艦也只不過是中部鍋爐艙、彈藥艙炸燬,整個艦體仍然是“擱淺”狀態,並沒有沉沒。

日本人最終如何對待“定遠”

(東京祝捷會上,漂浮在上野公園不忍池湖面的“定遠”艦大比例模型)

“定遠”自爆,且仍然是擱淺在海灘的狀態,讓日本海軍非常懊惱。不僅擊沉“定遠”的夙願無法實現,甚至“定遠”居然真的成了永不沉沒的戰艦。為了給自己找尋一點顏面,日本政府之後在東京上野公園舉行日清戰爭祝捷會的時候,特地製做了兩條巨大的軍艦模型,即“定遠”和“致遠”,漂浮在上野公園的不忍池上,最後舉行儀式,縱火焚燬,高呼“終於打沉‘定遠’了”。

(拆解中的“定遠”艦)

至於殘留在劉公島海灘上的“定遠”艦艦體,日本海軍最後招標發售,以3萬日元的價格出售給了日本香川縣知事小野隆助,而後由小野隆駐出資組織拆解人員來到威海,在1898年之前將“定遠”艦露出海面之上的部分全部拆解,大部運回日本鍊鋼,其中的火炮武器上繳給日本海軍軍方,拆解過程中獲得的一些裝飾件和零散部件,則由小野隆助四處分送,另有部分用在福岡太宰府建設了名為日清戰爭紀念館的建築,即後來所稱的“定遠”館,建“定遠”館這一舉動,也體現出了日本人當時對這艘中國軍艦的“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