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訪村探鎮八:滕州「羊莊鎮」所轄村名的來歷及村史演變

羊莊鎮

(底部留言區可留下您的姓名、村莊、微信號)

羊莊

位於滕州市東南20公里,濟棗公路橫穿村中,系鎮政府駐地。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建村,後成集市,集市中心立若干石柱,供賣羊者拴羊之用,故取村名為羊樁,後演為羊莊;1958年其臨近的新宅子、吳小莊、西高山、北小莊、西棗杭、周窪、袁溝諸村與羊莊連成一體,併為一村,統稱羊莊。

上屯

位於羊莊北部3.3公里,蟠龍山東麓。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李氏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因地勢較高,故取村名為上屯。

後十灣

位於羊莊東北3.7公里,羊莊至山亭公路北側。明成化四年(1468年),王姓自大趙莊遷此建村,以地多溝壑巨石,名為石灣,後為與村南石灣相區別,本村改稱後石灣,漸演為後十灣。

沈井

位於羊莊北5公里,蟠龍山東麓,沈井小水庫南岸。明洪武三年(1370年),沈氏來此建村,村西北山泉之水繞村東南流,沿溪多水井,故取村名為沈井。

龐莊

位於羊莊東北2.5公里,羊莊至山亭公路北側。清順治三年(1646年),龐、顧兩姓來此建村,名龐顧莊,1949年改稱龐莊。

自莊

位於羊莊東北3.2公里,羊莊至山亭公路南側。明代(1368—1644年),自姓由山西太原來此建村,名自家莊,今稱自莊。

史屯

位於羊莊東北1.2公里,羊莊至山亭公路西北側。清初(1644—1661年),史姓來此建村,名史屯,沿用至今。

磕井

位於羊莊北3公里,蟠龍山東南麓。南宋時建村,因於葛麻叢中挖一井,取村名葛井,後漸演為磕井,寶慶二年馬氏來西南隅聚居名馬杭;明洪武三年史氏來西北隅定居,名史家宅子,1949年改稱劉杭;嘉靖六年蔣氏來東側定居名蔣杭;萬曆二年張氏來南側定居名張杭;清順治七年張氏居南側名東關場,后王氏遷入更為王杭,1958年六村統稱磕井。

大峪廟

位於蟠龍山東麓,南距羊莊4公里,明萬曆四年(1576年),建玉皇廟,俗稱大峪廟,渠、李二姓依廟定居,村名為大峪廟,簡稱大廟,1982年複稱大峪廟。

杜屯

位於羊莊東北1.5公里,羊莊至山亭公路南側。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杜氏來此建村,名為杜屯,沿用至今。

東南於

位於羊莊東南2.8公里,薛河之陽。明末(1628—1644年),於氏居此建村,因處東、西、南三個於村之東南部,故名東南於。

南於

位於羊莊南偏東2.7公里,薛河之陽。明洪武元年(1368年),張氏遷此建村,因村處東、西於村之前,故名南於。

東店

位於羊莊東南4.2公里,薛河之陽。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張氏遷來定居,因此處系通往東海青口之古道,鹽商往來不絕,張氏於道旁開設旅店,漸聚成村,取名小店,1982年更為東店。

土城

位於羊莊東南3.5公里,薛河之陽。春秋魯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邾置濫邑治此,西漢為昌慮縣治所,漢改慮聚,東漢建安三年為昌慮郡治所,十一年復為縣治所,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縣廢,其故址遂為村落,因城系土築,故名土城。

南宿

位於羊莊東5公里,薛河東岸。明初(1368—1398年),穆氏遷此,於滕、嶧大道旁開設店房,過往客商住宿者多,成村後取名南宿鎮,今稱南宿。

小計河

位於羊莊東6公里,計河西岸,濟棗公路南側。清末(1909—1911年),馬、程二氏分別由大計河、防備來此聚居成村,因村東有大計河村,故取名為小計河村。

東薛河

位於羊莊東5公里,濟棗公路北側,薛河東岸。唐貞觀年間(公元631年)建村,名順河街。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李姓遷入,改稱大李集,清光緒四年(1878年),王姓遷入,更為薛堌河,亦稱薛河,今稱東薛河。

前毛堌

位於羊莊東5.2公里,薛河東岸。秦、漢時期建村,名石莊;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毛氏解元將村東遷至此,改名毛子,後以解元之冢堌堆,更稱前毛堌;王氏於清咸豐三年(1853年)、張氏於同治三年(1864年)遷來前、後毛堌之間建村,名腰莊,1958年併入前毛堌。

後沙馮

位於羊莊東北7.5公里,薛河東岸。明泰昌元年(1620年),李姓遷此建村,名李樓,清初(1644—1661年),莊姓遷來,以居前沙棚之北,更名為後沙棚,1940年改稱後沙馮。

大計河

位於羊莊東6.2公里,計河東岸,濟棗公路南側。南宋時期(1127—1279年),方姓居此成村,後廢。明洪武末年(1398年),馬氏遷來故址新建成村,因北鄰暨水,故取村名為暨河;清末(1911年),因村西北建有小暨河村,本村改稱大暨河,後漸演為大計河。

後毛堌

位於羊莊東6.2公里,薛河東岸。秦、漢時期建村,名石莊;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毛氏一支遷此建村,名後毛子;後以居毛解元冢堌堆之北,故稱後毛堌。

前沙馮

位於羊莊東北7公里,薛河東岸。唐會昌年間(公元814—846年),沙、馮二姓居此成村,取名沙馮村;明弘治年間稱沙棚,清初(1644—1661年),村後李樓改稱後沙棚,本村改稱前沙棚, 1940年改稱前沙馮。

兩河

位於羊莊東6.5公里,濟棗公路北側。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村,因居暨河和巨龍河之間,故名兩河莊,清乾隆四年(1739年),侯姓遷入,改稱侯莊,1982年複名兩河。(兩河村已於2009年9月經滕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侯莊村。)

東辛莊

位於羊莊東南6.5公里,石馬山北麓。明隆慶五年(1571年),馮、王二氏來此定居,清康熙三十年,劉氏聯親遷入,取名親莊,後演為辛莊,清末改稱上辛莊,1982年更為東辛莊。

西辛莊

位於羊莊東南6.5公里,石馬山北麓。明萬曆二年(1574年),馮、陳二氏來此定居,魏姓聯親遷入,取名親莊,後演為辛莊,清末改稱下辛莊,1982年更為西辛莊。

範村

位於羊莊東南4.8公里,陶山之東。公元前473年,范蠡佐勾踐滅吳後遊齊國,居定陶,號陶朱公,以經商致富,次又旋散家產,隱居於華採山下(今羊莊鎮陶山),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其後裔來此故址定居,名為範村。

陳村

位於羊莊東南4.4公里,薛河之南。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陳氏由大陳村遷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陳村。

杜堂

位於羊莊東南4.2公里,薛河南岸。明代(1368—1644年),陳、趙二姓遷此建村,名為四福堂,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杜氏遷入,名杜家堂,今稱杜堂。

洪村

位於羊莊東南4.2公里,薛河支流東岸。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洪氏由山西省遷至大北塘定居,宣德年間(1426—1435年),洪氏一支遷此建村,以姓取村名為洪村。

陶山東

位於羊莊東南3.6公里,陶山東麓,北鄰薛河。明初(1368—1398年),張氏來此建村,因居陶山東側,故取村名為陶山東村。

張河莊

位於羊莊南部3公里,薛河南岸。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張氏遷此建村,取名張莊,1985年更為張河莊。

高村

位於羊莊南3公里,薛河南岸。元代(1260—1368年),蒙古族高氏來此建村,名為黯裡村,後陳姓遷入,一度稱為陳村,明代(1368—1644年),改稱高家村,今稱高村。

東胡村

位於薛河南岸,西距羊莊4.4公里。民國初年(1912年),胡氏來此建村,名為胡村,1982年更為東胡村。

陶山西

位於羊莊東南3.2公里,陶山南麓,西鄰薛河。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此處即有村落,因居陶山西側,故取村名為陶山西村。

釣魚臺

位於羊莊南6.5公里的環山之中,東西皆有薛河支流。明末(1628—1644年)朱氏來此建村,村以薛河古有釣魚臺得名。

寒山前

位於羊莊南偏東3.7公里,寒山南麓。明初(1368—1398年),趙氏遷此建村,名趙家莊,後居民遇難外逃,返回原址後,更名為寒山前,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劉、耿、楊諸姓相繼遷入,仍用原名寒山前。

上邱莊

位於羊莊北部偏東7.5公里,鵓鴿山東南麓。元代初期(1260——1264年),邱氏自山西省遷此建村,名邱莊;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大王公邱姓遷入,仍沿用邱莊,俗稱兩邱,1982年因重名,更為上邱莊。

宋屯

位於羊莊東北6.7公里,黑山南麓。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建村,因村處嶺地,故名東嶺;明代(1368—1644年)村設集市,更名屯裡,民國初年稱宋家屯,今稱宋屯。

曹王墓

位於羊莊東北7公里,北依黑山。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建村,名三官廟;相傳東漢末年(公元196—220年),曹操之父曹蒿,由徐州至兗州經此遇害,葬於後山,稱曹王墓,村亦改稱曹王墓。

尤山子

位於羊莊北7公里,牛山南麓。明永樂二年(1404年),牛氏來此建村,名牛山,後尤氏遷入,改稱尤山;清康熙、乾隆年間,徐、邵等姓相繼遷來,仍用原名,1917年更為尤山子。

中頂山

位於羊莊東北8.8公里,中頂山南麓。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建村,依山取名為中鼎山,後漸演為中頂山,沿用至今。

趙莊南

位於羊莊東北5.4公里。戰國時期,晉國正卿趙武后裔居此成村,名趙莊,一度稱東南莊,元代稱大趙莊;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村西和村北各建一村,皆隨其名,1945年分立村名為西南莊和腰莊;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屈氏由桃花山遷三村之北建村,遂稱大趙莊,繼又自立村名為後寨,1978年四村合併,統稱大趙莊,1979年末又分為四個行政村:趙莊南、西南莊、腰莊、後趙莊,本村居南,稱趙莊南。

西南莊

位於羊莊東北5.4公里。戰國時期,晉國正卿趙武后裔居此成村,名趙莊,一度稱東南莊,元代稱大趙莊;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村西和村北各建一村,皆隨其名,1945年分立村名為西南莊和腰莊;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屈氏由桃花山遷三村之北建村,遂稱大趙莊,繼又自立村名為後寨,1978年四村合併,統稱大趙莊,1979年末又分為四個行政村:趙莊南、西南莊、腰莊、後趙莊,本村居西南,稱西南莊。

腰莊

位於羊莊東北5.4公里。戰國時期,晉國正卿趙武后裔居此成村,名趙莊,一度稱東南莊,元代稱大趙莊;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村西和村北各建一村,皆隨其名,1945年分立村名為西南莊和腰莊;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屈氏由桃花山遷三村之北建村,遂稱大趙莊,繼又自立村名為後寨,1978年四村合併,統稱大趙莊,1979年末又分為四個行政村:趙莊南、西南莊、腰莊、後趙莊,本村居中,稱腰莊。

後趙莊

位於羊莊東北5.4公里。戰國時期,晉國正卿趙武后裔居此成村,名趙莊,一度稱東南莊,元代稱大趙莊;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村西和村北各建一村,皆隨其名,1945年分立村名為西南莊和腰莊;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屈氏由桃花山遷三村之北建村,遂稱大趙莊,繼又自立村名為後寨,1978年四村合併,統稱大趙莊,1979年末又分為四個行政村:趙莊南、西南莊、腰莊、後趙莊,本村居北,稱後趙莊。

小趙莊

位於羊莊東北6.6公里,羊莊至山亭公路北側。戰國時期(公元前480—222年),晉國正卿趙武之後裔居此成村,名趙莊,後為區別村西之趙莊,本村改稱小趙莊。

新安嶺

位於羊莊東北5.3公里,羊莊至山亭公路北側。該村原名劉安嶺,1966年3月,因修巖馬水庫,部分村民遷此定居,取名新村,1982年因重名,更為新安嶺。

三姓莊

位於羊莊北8公里,東北隔中頂山與山亭區桑村接壤。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段、史、宋三姓分別從段莊、史山頭和五座窯相繼遷此定居,因近王家林,取名王莊;1958年稱北王莊,1982年因重名,更為三姓莊。

大北塘

位於羊莊東北7.8公里,薛河西岸。明洪武五年(1372年)建村,因村內坑塘較多,故名大北塘,沿用至今。

洪山前

位於羊莊東北10.5公里,洪山之陽。清康熙四年(1665年),呂氏自微山縣西萬村來此建村,名洪山口,1982年因重名,更為洪山前村。

民莊

位於羊莊東北8.5公里,薛河東岸。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宋、嶽二姓遷此建村,故名宋嶽莊,1927年改稱民悅莊,1949年更為民莊。

小北塘

位於羊莊東北8公里,薛河東岸。明洪武六年(1373年),吳、嶽兩姓遷此建村,名東河崖,繼有馬、劉、張、李等姓遷入,因村小而近大北塘,改稱小北塘。

中黃溝

位於羊莊東北10.8公里,官山東麓。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建村,名小村,此後屢遭戰亂,村毀人無,明洪武五年(1372年),故址新成村落,以居黃土溝壑中段,取名中黃溝。

北臺

位於羊莊東北10公里,薛河東岸,羊莊至山亭公路北側。北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6年)建村,名桃花村,後村內建有閣老府,設花園、築高臺,村名漸演為臺上,後為區別於南十里之臺上村,改稱北臺村。

羊山

位於羊莊東北8公里,羊山東南,北鄰羊山水庫。清順治十年(1653年),楊氏來此開設茶館,後發展成村,因西北依羊山,村以山名,光緒三年(1877年),顏氏遷入,改村名為顏山,1949年複稱羊山。

南塘

位於羊莊東北6.8公里,薛河西岸。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於薛河東岸建村,名逍遙村,天啟四年(1624年),因水患遷此,由於北有北塘村,故改村名為南塘村,1938年5月,中共魯南中心縣委書記何一萍犧牲於村東北,葬於村南。

戴崗

位於羊莊東北8.9公里,薛河東岸。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戴姓為避水患,由戴圍子村遷此建村,因地處山崗,故取村名為戴崗。

下黃溝

位於羊莊東北9.8公里,洪山西麓。清乾隆三年(1738年),呂氏自漢宮遷此建村,因村處黃土大溝南段,故名下黃溝。

西江

位於羊莊東北10公里,薛河西岸。清康熙五年(1666年),華氏來此定居,乾隆元年(1736年),郭姓遷入,因村處深潭之西,故名西江。

莊裡

位於羊莊東北8.5公里,薛河西岸。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莊、李二姓來此建村,取名莊李,後演為莊裡;1944年中共滕縣縣委和滕縣抗日人民政府駐此。

官興莊

位於羊莊東北10.3公里,官山東麓。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村,因村處山谷之中,名官山峪;1987年春,因吃水困難,東移1公里今址重建新居,更為官興莊。

許坡

位於羊莊東部偏南3公里,濟棗公路南側。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侯氏於此建村,名為侯坡,後許氏遷入,稱許坡。

東南王莊

位於羊莊東1.2公里,濟棗公路北側。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王氏來此建村,名王莊,1958年改為王莊,1985年更為東南王莊。

楊坡

位於羊莊東2.4公里,濟棗公路北側。清初(1644—1661年),楊氏來此墾荒,漸致成村,因地處荒坡,故取名楊坡。

前十灣

位於羊莊東北3.5公里。明嘉靖六年(1527年)建村,因村北多溝壑巨石得名前石灣,後演為前十灣。

孟莊

位於羊莊東4.8公里,薛河西岸。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孟氏遷此建村,名孟莊,1948年一度稱大姓莊,1949年複名孟莊。

幸福村(小莊)

位於羊莊東1.5公里,濟棗公路北側。清代中期,幾戶佃農聚居成村,名為小莊,一度稱為可憐莊,1949年改稱幸福村,今復舊名小莊,2002年又稱幸福村。

黃屯

位於羊莊東2.1公里。清康熙初年(1662年)高姓遷此建村,名為高樓;乾隆年間(1716—1795年),黃姓遷入改名黃屯,沿用至今。

西薛河

位於羊莊東4.5公里,薛河西岸,濟棗公路穿村而過。北宋天聖七年(1029年)建村,時有村人李侍郎於薛河上修建石橋一座,名李橋,村以橋名;清光緒二年(1878年),改村名為西薛河。

南臺

位於羊莊東4.2公里,薛河西岸。明成化六年(1470年)建村,因村建龍姬廟、修觀龍臺、龍姬院,近廟成村名觀龍臺;清康熙四年(1665年),改為東臺,1946年更稱南臺。

於坡

位於羊莊東部3公里,濟棗公路北側。明代初期(1368——1398年),於氏來此墾荒成村,名為於坡。

張坡

位於羊莊東2.8公里,濟棗公路北側。明正德年間(1506年),張氏遷此建村,取名張坡。

白杭

位於羊莊東南4.2公里,薛河之陽。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白氏遷此建村,因村前柳樹成行,故名白杭;武周光宅元年(684年)李績孫反武兵敗,其族人曾居於此,復徐姓,村側有唐太尉徐公墓。

西於

位於羊莊東南2.4公里,薛河北側。明末(1628—1644年),殷氏遷此建村,名殷家堡;清初,于姓遷入改稱於村,後因位於幾個於村之西,更稱為西於村。

東於

位於羊莊東南2.4公里,薛河北岸,東南隔薛河與陶山相望。明末(1628—1644年),趙姓居此,繼之於姓遷入,取村名為於村,後因位於幾個於村之東,更稱為東於村。

西石樓

位於羊莊東南3.5公里。薛河之北。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9年),此處即有村莊,名為石樓,後廢;明代於其遺址,覆成村落,仍稱石樓,後繼發展,析立二村,本村居西,稱西石樓。

小王公

位於羊莊南2.5公里,薛河之陽,西與官橋鎮東王公毗鄰。南宋鹹淳六年(1270年),王、鞏二氏遷此建村,名小王鞏;清乾隆年間楊姓遷入,以西鄰王公,隨稱小王公。

東石樓

位於羊莊東南4公里。薛河之北。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9年),此處即有村莊,名為石樓,後廢;明代於其遺址,覆成村落,仍稱石樓,後繼發展,析立二村,本村居東,稱東石樓。

餘糧店

位於羊莊東南4公里,薛河之陽。明末(1628—1644年)建村,以村內關帝廟建有拱形無樑大殿,取村名為無樑殿,1949年更稱餘糧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