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精雕细琢 务实高效

■济宁高新区济东中学 王德岁

教学艺术是在不断实践中锻炼、提高的,在我们自身成长的过程中,除个人努力外,其他诸多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课题研究就为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帮助我们提升素质提供了机会。我们课题组在研究中,就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其中在教案的撰写方面,我们课题组成员有了很多共识,让教案更实用、课堂更高效。

每一位雕刻家都会精心对待自己的雕刻作品,教案的设计撰写对于教师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是做粗设计,对教学设计有总体轮廓。这就要求我们细读、研究教材,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前后知识的衔接、学情等了然于胸,制定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过程中自己将会采取怎样的方法完成预设的目标等方面,有整体较粗略的想法。这是撰写教案的准备阶段,是前提,是本节教案的基础。其次是参考。查阅手头的经典案例,发现名师、大家、优质课执教者等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中别具匠心的亮点。这样做不是为了走捷径或者抄袭,而是拿别人的优秀设计案例中对于本节课重难点的处理,跟自己初步设计中的做法对比,取长补短。然后是撰写教案,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借鉴了别人更合理的做法,这时候的课堂设计初步完成。

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集体力量审定、完善教学设计。对于一份教案来说,集体备课就是一个“细琢”的过程。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可能是娓娓道来的见解,可能是激烈的争论,但大家都是为了让课堂设计更合理,大到整个思路,小到一个环节处理、一个知识点的落实,甚至是一句过渡语,大家都各抒己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名言用在教学设计中同样适用。教案不仅要设计精心,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检验效果,逐步完善。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中,大家集体备课时,都觉得导入语用音乐,加上精美的自然风光图片抒情导入不错,可以营造气氛。可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做下来,效果并非像预期的那样,课堂比较沉闷。课后,我把这一环节改成了看自然风光图片填写和物候现象有关的古诗,再上第二节课,学生们就争先恐后,积极性很高,很快就转入对文中“物候”的认识,学生的兴趣正浓,下面的影响物候的因素分析、说明文知识点掌握、句子赏析等内容虽有点枯燥,但带着这种调动起来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开展顺利,整堂课学习效果很好。这也就告诉我们,预设的不一定完全和实际情况完全一样,我们要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思路和策略,把预设拿到实践中检验,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设计更实用、更高效。

一份优秀的教案是在不断修改中日臻完善的,经过设计、研讨、实践等环节,我们会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如果及时总结和反思,及时补充修改,相信内容应该是既完整又实用了,若再把这些实践中的点滴感悟写下来,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来说,是很好的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