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解放战争期间为何解放军编制为“纵队”, 却不叫“军”

1947年5月粟裕集中五个纵队包围国民党五大王牌之一的七十四师于孟良崮,令派四个纵队阻击国军援军,最终张灵甫兵败自杀,74师全军覆没。在国共内战期间解放军最常见的作战单位叫做“纵队”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军、师、旅、团、营。作为全世界独有的作战单位是怎样诞生的呢,解放军为何不用全世界通用的编制命名部队呢?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解放战争期间为何解放军编制为“纵队”, 却不叫“军”

抗战胜利之后为了达到和平建国的目标各界人士齐集重庆开始了重庆谈判,随着《双十协定》的发表中国人民看到了和平的希望,在《双十协定》中规定了对全国部队的具体整编事项,协定中要求国共双方大规模裁军,全国仅保留36个军共计一百零八个师,其中国军30个,我军6个。

解放战争期间为何解放军编制为“纵队”, 却不叫“军”

在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经过抗战八年的壮大已经拥有了超过120万的兵力,这区区十八个师是无论如何也容不下的。此外如果按照《双十协定》的计划进行整编我军面临的将是五倍于自己的国民党部队,蒋介石心思可谓“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解放战争期间为何解放军编制为“纵队”, 却不叫“军”

为了促成和平建国我党还是决定按协定进行改编,但还未全面展开蒋介石就迫不及待的发动了内战,为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有所区别我军把原来“军”的编制改名为“纵队”,这一称呼一直持续到1948年11月,国民党大势已去,中央军委对解放军进行了整编,“纵队”被改为了“军”,解放军这才有了“军”的编制。

解放战争期间为何解放军编制为“纵队”, 却不叫“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