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用戶4297148899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所展現在眼前的畫面好似,將軍在檢閱百萬雄師,在點將臺質問道“誰說我們沒有衣穿?”,士兵們齊聲答道“與你同穿那戰袍”,場面激昂慷慨,將士們同仇敵愾,展現了一國將士的團結一心與一呼百應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


當下被疫情侵襲的我們,尤其武漢飽經磨難,大量的患者、大量的治療,物資消耗飛快,面對這樣的困境,各地紛紛捐贈物資送往武漢,鼎力支持,共渡難關。這不正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們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積極配合政府指導,隔離病毒,控制傳染,相信萬眾一心,終究我們會戰勝病毒,迴歸正常生活。


奶茶愛尚咖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出自《詩經·秦風·無衣》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被翻譯為:誰說我們沒有衣服穿,我和你一起穿那長袍。君王出征,我修整我的武器,和你一起扛敵。

伊朗外長扎裡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最近,這句話重新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是因為伊朗外長扎裡夫發推特在聲援我國時,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面對這次疫情,伊朗已經捐贈了300萬的口罩,並且還將繼續提出援助。正如伊朗外長扎裡夫發推特所說的那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表達伊朗人民會堅定不疑地與我國站在一起,共同對抗疫情的決心,體現了兩國良好的外交關係。

鑑真東渡,良好的中日交流

除此之外,之前武漢也收到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局的物資,上面也寫了8個漢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是出自唐朝時候的鑑真東渡的故事。

相傳,在唐朝的時候,日本有一位長屋王,他是日本天武天皇的孫子、高市皇子的長子,從小喜歡詩文,酷愛研究佛法。長屋王十分嚮往唐朝先進的文化與佛學,遂派人送了一千多件袈裟給唐朝的僧人,並袈裟上繡了四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可惜,長屋王還沒有親自來到唐朝,便因為“長屋王之變”,被迫與妻子一起自殺。

鑑真高僧看見這句話,被長屋王的故事所感動,對日本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決定東渡傳法。然而,東渡之路十分艱難,鑑真和尚經過六次東渡,才真正到達了日本。最終,鑑真和尚將很多佛經和醫生帶到日本,在日本弘揚佛法,成為了日本佛學宗師。

看見這八個字,彷彿讓我們重新回到那個兩國友好交流,相互學習的年代。即便是一千年後的今天,日本依舊記得當初中國的幫助,這次捐贈的物資便是一種回贈。

不過,大白在感慨其他國家對我國文化了解的同時,心中確有一絲慚愧,因為我們國人都忘記了這兩句,不知道這兩句表達的含義。

不過這也是我寫歷史的原因,希望將更多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不要讓老祖宗的東西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大白讀史


在這次疫情中,日本對中國表現出來的友好表現是有目共睹的。並且在日本捐贈的口罩箱子上還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話。與問題中的語句出自同一首詩。這句話放在這個語境中該怎麼理解?

其實很簡單,就是表達了日本要與中國共患難之情。就像中國2008年奧運會的口號一樣“one word,one dream”,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兩句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那麼,日本用“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話用的好不好?我覺得挺好的。中國現下確實很缺口罩,日本送來的口罩雖然只是並不能真正的救急,但至少也顯示了日本人的友好,並且這句話還真挺鼓舞人的。

除了“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從日本寄來的口罩箱子上還有“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話。整句詩是這樣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中國的唐朝時期,日本派出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其中也包括日本僧人,這句和歌就顯示了詩人眼中的中日。

“袍”實際上是當時的內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出自《詩經·秦風·無衣》,顯示了秦國士兵的士氣。然而,重點來了,有學者認為“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袍”實際上是當時的內衣。

早些年,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出土了一件“開襠褲”,這是一件綿袴(kua3),屬於戰國晚期。其實,能穿一樣這樣的開襠褲已經是很講究了,一直到西漢時期,古人都沒有穿內褲的習慣。

漢代的褲就是簡單的在小腿上套上兩條“護膝”,叫“脛衣”。還有一種就是類似現代褲子的下衣,不過是沒有褲襠的。所以,戰國一直到西漢,人們貼身穿的“內衣”主要是“袍”(上下衣一體)。 所以,有人說《詩經·秦風·無衣》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袍”,不是指戰袍,而是指秦國士兵在寒冷的夜間,縮在同一件“內衣”裡,相擁取暖。這樣一解讀,這句詩突然就失了氣勢,有點跌掉下巴的感覺了。


文物考古聊歷史


前幾天被日本華僑“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語刷屏,這幾天又學到一個新詞“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其實這句話是出口轉內銷,來自4000多年前的《詩經》

字面意思:怎麼能說沒有衣服穿呢?我願意和你同穿一件衣服!

詩句出自《詩經·秦風》,原為一首戰歌。

當春秋時期,吳國攻打楚國,楚國不敵。於是向鄰國提出求援,但是周圍的晉國和齊國兵力皆只能維持自救,紛紛拒絕了楚國的求助。

萬不得已,楚國向秦國提出求助,並派出一名王牌說客申包胥。

為什麼說他是王牌說客呢?因為如果楚國沒有派申包胥出馬前往秦國,那楚國恐怕要被滅國了。滅國與否,就在這個男人一念之間。而申包胥只用了三招搞定了秦國,讓秦哀公同意援救奄奄一息的楚國。

第一,血肉之親。

申包胥得到了一個關鍵信息:楚昭王是秦國公主所生,也就是秦哀公的外孫。說到底,秦國和楚國還是有點親戚關係的,也正因為春秋時期,楚國和秦國守望相助,有著緊密親緣關係,才得以在眾多小國中得以立足。這也是申包胥選擇向秦國求助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申包胥極佳的政治眼光。

但是單有親戚關係還不夠,不值得秦國集舉國之力,冒著被外攻的風險來幫助弱小的楚國。這時候,秦哀公還沒被說服。

第二,唇亡齒寒。

春秋時期,吳國異常兇悍,連兵力強盛的楚國也被一舉擊敗。秦國當時尚未變法,依然被吳國壓制。

秦哀公不知道要不要攤這渾水。

猶豫之間,咱們的說客申包胥給了第二大招——唇亡齒寒。

他說,現在吳國勢力如此高漲,團滅我們這種小國不是什麼難事。不過啊,你可要擔心了,一旦楚國被滅,那麼吳國下一步魔爪就會伸向你們秦國了!如果您現在出兵楚國,就等於在自救啊!

如圖,秦國和楚國當時接壤,地緣位置十分關鍵,所謂唇亡齒寒,一旦楚國全軍覆沒,吳國旗開得勝,軍心一定,秦國的地位岌岌可危。

如此一來,威逼加上利誘,秦哀公的決心大大動搖。

第三,誠以待人。

據說這申包胥孤身前往秦國,就像當年伍子胥離開楚國一樣,壯士斷腕般,毅然決然。他不分白天黑夜奔波前往秦國,走啊走,連腳指頭都腫起來了,膝蓋早就破皮流血了,黑夜異常寒冷,他沒有什麼暖身的工具,只能用衣服包裹住全身,像乞丐一樣,十分落魄。

當使用完前兩招失敗後,申包胥使用了最後一招——“真誠”

他站在秦哀公家門口,抱著柱子大聲嚎哭,七天七夜,滴水未進,怎麼趕都趕不走。路過的人們之間一個乞丐狀、衣衫襤褸、蓬頭散發的人在秦哀公門口,連忙議論紛紛。

秦哀公也十分無奈,這大過年的多鬧心啊。

但是另一方面又非常感動,如此忠心真誠的人為國家用盡心機,熬盡最後一滴心血,這已經不算什麼技巧了,這是實打實的真心實意。在國家存亡的命運之前,個人命運又何足掛齒呢?

最後,秦哀公被打動了,急忙讓申包胥覲見,並且給他念了一首詩: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後來被記錄在詩經中,在當時相當於一首動員令,是念給自己的戰士聽的。

申包胥聽完淚流滿面,在秦哀公面前一連磕了9個響頭,他已經完全瞭然秦國的心意——

我們和你們即將面對共同的敵人,哪怕我沒有準備好出徵用的衣物,但我也願意和你同穿一件衣服,同仇敵愾,並肩作戰!

如今,這句話重新翻新,也擁有了相同的意義。

湖北有難,八方相助,同仇敵愾,眾志成城!


人類觀察員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話是出自於詩經,即《詩經·秦風·無衣》。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首詩的原文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的含義也非常看理解,在《詩經》中很詩歌都是採用這種復沓的形式,詩歌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都有重複的句子,即“王於興師”,然後在別的句子中分別改動了一兩個字。

三句都是以反問開始,誰說沒有衣服穿?然後分別回答,與君同穿戰袍,衣衫,衣裳,其實就是以士兵的口吻,說和其他士兵穿一件衣服,這裡有一些誇張的成分,總之是在表達團結的狀態。然後接著又說,“王於興師”,就是說君王要作戰了,那麼這些士兵都會修正自己手裡的兵器,然後與君王一起上戰場,殺敵。

這首詩的背景,是在公元前506年,吳國的軍隊攻陷了楚國的國都,當時楚國人去秦國求助救援。《無衣》就是在當時寫秦軍戰士的,當時戰士用它做誓詞,重振士氣,後來秦軍果真不負眾望,一舉擊退了吳國的士兵,

那麼如何理解這首詩的情感呢?

首先就是表現了秦國士兵的英勇,無所畏懼,這首詩讀起來就讓人感到很振奮,可以說把即將衝上戰場的悲壯氣息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管是在過去的秦國,還是到了現代我們的國家,都是這樣無所畏懼的戰士在保護著祖國,保護著人民,才能夠有我們現在的和平安寧。

其次就是變現了團結一致的精神,面對外來的強敵,只有團結才能夠戰勝一切。這首詩最近被日本人寫在捐獻給我們的物資上,其實也是表達了這個含義。秦國的人面對的敵人是其他國家的士兵,我們如今面對的敵人是病毒,但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敵人,就一定能夠戰勝。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信心,要振作起來!


顧西橋老師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是一種秦人彼此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戰友情懷。

《無衣》是我在《詩經》中最喜歡的一首詩,它的全文是這樣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的格式很鮮明,一共三段,三段之間以復沓的形式,展現了一種軍人的氣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第一句,這句話的字面意思為:

怎麼能夠說沒有衣服呢?如果沒有衣服的話,我願和你同穿一件衣服。

這裡的“無衣”之衣,其實是指戰袍。

如果你沒有戰袍,那麼我們就同穿一件衣服,然後毅然決然地出征,一起上戰場殺敵。

這首詩所表達的精神就是如此。古代長期施行府兵的傳統,平時在家務農,戰時應大王之詔出征前線。

戰友之間,彼此相親相愛,同仇敵愾,視死如歸,這種豪情壯志是今天的我也會不由得讚歎的。

《無衣》出自《詩經·秦風》。秦人的那種氣魄在詩歌中彰顯無遺。


HuiNanHistory


這是出自中國古代最早的文學詩集《詩經》風篇秦風《無衣》中的一句,詩經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源頭之一,它的詩句因其美好、內涵豐富、意味深長而被世人不斷引用,流傳至今仍熠熠生輝。

詩經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不但有婉麗輕柔的愛情詩句,也有壯志凌雲的戰鬥豪情,有卿卿我我的小調,也有慷慨激昂的進行曲,讀不盡也說不盡。

由於詩經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很多的文字晦澀難懂,造成今人的理解歧義不斷,難以形成定論,也就造就了每個人都能讀出一部屬於自己的《詩經》的局面,不同的解讀,難說對錯。

這首《無衣》,大氣磅礴,鬥志昂揚,像戰前動員一樣,充滿了血性和力量,“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興於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我的理解是:怎麼說沒有戰衣呢?我與你們穿的都是一樣的袍子,就是戰衣。君王要起兵交戰,咱們要修煉咱們的兵器戈和矛。咱們有共同的敵人!




君遷子半夏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出自於詩經秦風無衣,原文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修我甲兵,與子偕行。這就是這句話的出處。

其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說的是上戰場的時候別說沒有衣服穿,其實我和你同穿一件戰袍,一起上戰場,表現了一起上戰場同仇敵慨,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共同擊打敵人的一種愛國主義情懷,好男兒一起上戰場,共同打擊西戎少數民族,同時這首詩呢充分顯示了秦軍出征前的高昂的氣勢,這種精神難能可貴,放在我們當下社會呢,依然有著現實意義,指導精神。當今社會青少年的價值觀,價值取向出了大問題,他們的理想是當明星當戲子,而很少有人想當科學家,想當軍人。這種現象值得大家反思,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秦朝的這種尚武精神,在當下社會無疑是很好的一劑良藥!



曹歪歪啊


《秦風 | 無衣》誕生於戰國時期的秦地,當時的秦國還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強大,甚至因為長期居住西北邊陲,缺衣少糧,雖然精神氣很足,但是物質生活十分匱乏,誇張點說,就是一個攤大了的“丐幫”,普通百姓很多都處於赤貧狀態,普通將士也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然而和它相鄰的楚國的處境,比他們更慘,參考史料就可以發現,在楚國境內,即使是士大夫階層,很多也是“吃土”的狀態。而更慘的是,他們還要時時受到別國的欺負,比如吳國。

《無衣》的寫作背景,正是楚國面對吳國的侵犯,無力招架,楚王被伍子胥從墳墓裡挖出來鞭屍,國家淪陷,民族屈辱。於是楚王便派遣大夫申包胥向秦國國君請求支援,然而秦國自己也並不強大,所以在秦國朝堂還引起了一番不小的爭議。有人說,大王,我們自顧尚且不暇,哪裡還有精力去幫助他國,我們的軍隊物資貧乏,將士過得相當困苦,如果貿然出兵,恐怕會引火燒身。

有人說,吳國狼子野心,打完了楚國,下一個可能就是秦國,所以,即使知道戰爭利弊,秦國依然不可能輕鬆應對。

這時候,申包胥戲精上身,他並沒有因為秦王的拒絕而離開,而是站在秦國的城牆之下大哭數日:楚王啊,你命賤,不但自己被鞭屍,你的子民也將變成吳國的奴僕,世世代代受到吳國人的凌辱,你的子子孫孫都將被人唾棄,有家不能回,朝不保夕……

據說,申包胥一直哭了七天七夜,比哭倒長城的孟姜女還能哭,整個人就像是一根乾枯的稻草,隨時都有可能倒下。在這七天裡,秦國君臣並沒有吃瓜,而是寢食難安,因為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同時也憐憫楚國的遭遇,感動於申包胥的真情。

最終秦國寫下了這首悲憫的戰爭動員歌——《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國軍民一心,決心支援楚國,出擊吳國。

當時正處炎熱的夏季,秦軍缺衣少食,但將士們卻鬥志昂揚,沒有衣服我們一條戰袍可以撕成兩半!讓我們磨礪長矛和長劍,砍向敵人的頭顱!

在秦國的幫助下,楚國並沒有被滅亡,舉國上下勵精圖治絕地反擊,伍子胥死後,楚國對吳國發起了反擊,並一舉滅掉了吳國。


龍脈文化雲


是友誼,是愛情,是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友好,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互助。

此語出自(詩經),原意指戰場上的戰友不分你我,共穿戰衣的生死兄弟之情。

現在拎出這句話,在和平年代,在我們已經跨進了小康社會的今天我覺得應該賦予它更多的含義。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時代,當高鐵代替了綠皮火車,當手機替換了手中的書,人與人之間,距離正漸漸被拉開,人的一生我覺得要是有三五個好友便足矣,當朋友有不如意之時,你可以告訴他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我想勝過千言萬語,這是對友誼最好的捍衛。

愛情是甜蜜的,愛情是苦澀的,當你決定和愛人牽手共赴一生時,生活的舞臺往往總是充滿陰雨,誤解,誘惑,奇遇。以前人們總說兩個人在一起有七年之癢,我覺得現在對於愛情與婚姻每一年都有一個雷,有的雷爆了,有的雷被風吹走了。所以在愛情是也應該有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我們正經歷著今天,當今天成為歷史時恐怕我們也不會忘記2019年12月份的武漢,一種新的冠狀肺炎病毒開始肆虐,全國人民都戴上了口罩,這時同在一片藍天下的鄰邦有很多都行動起來了,對我國進行援助。同樣無論世界哪個地方,哪個民族,哪個國家出現了災難時,中國往往也會傾囊相助,這不僅僅是我們一天天強大了,更因為我們中國自古就是仁義之邦,所以才會有這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流傳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