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媽媽,你一定要記得來接我

中國甘肅網1月30日訊(本網記者 靳佩佩 通訊員 安瑩潔)甘肅省中醫院肺病科護士長劉曉霞從年三十就沒回過家,住在安寧區三歲的小女兒不斷在電話裡問她“媽媽,你要記得來接我,我在安寧、我在安寧...”,劉曉霞只能對女兒說“媽媽要去打仗了。”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甘肅省中醫院全體醫護人員積極投入防控工作,多名醫護人員作為第一梯隊的“逆行者”,一直戰鬥在防控疫情的一線。1月28日清晨,甘肅省中醫院8名醫護人員作為甘肅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員啟程遠赴武漢。

也許是出於職業的敏感性,早在1月17日看到相關報道後,劉曉霞就囑咐科室護理人員“儘量不要出遠門”。同時,科室全體醫護人員在科主任李興芳的指導下,開始學習相關文件、準備所需物資。1月23日,醫院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後,全科立即進入備戰狀態,迅速組建了兩個備戰梯隊,形成從診斷到救治的醫療團隊,並準備了簡易的防護裝備,每天反覆練習。

妈妈,你一定要记得来接我

護士長劉曉霞展示他們自己準備的簡易訓練裝備

從年三十開始,李興芳和劉曉霞便成了科室的常住人員,科室其他人員也取消了訂好的機票、退掉了返家的車票,放棄原來陪伴家人的休假計劃,第一時間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科主任李興芳除了負責醫院發熱門診篩查工作外,還要肩負科室日常工作、全院發熱病人的會診、發熱病房建設的合理佈局等工作。從1月23日(臘月二十九)開始,他平均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吃住基本都在科裡,每天只能抽空給家裡人打一個電話報平安,全時段處於待命狀態,時刻準備著奔赴武漢一線支援。他的妻子發來短信“昨晚接到你的電話,聽你那語氣,知道你已經做好了去武漢的準備,我已為你準備好了行李箱,箱子裡有……”

“主任當時是笑著給我們念短信內容的,我們都哭了,他自己也邊笑邊流淚。”劉曉霞哽咽了。

妈妈,你一定要记得来接我

護士長劉曉霞說起病區的醫生和護士時數次哽咽

“作為科室裡的主心骨,主任用他的那份從容淡定、井然有序,以及良好的專業素養、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讓科室每一個人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時都能安心、踏實的工作。”

妈妈,你一定要记得来接我

科主任李興芳處理一起門診預檢分診患者

“作為抗擊新冠肺炎最前線的科室,我們必須衝在最前面,這是我們的職責。此刻堅守在發熱門診裡的醫護人員是最讓我感動,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呼吸不暢、說話費力,防護鏡上佈滿了霧氣,在裡面一待就是24小時,衣服都被汗水溼透了。即使這樣,大家沒有一句怨言,依舊堅守崗位”,站在門口接診患者的科主任李興芳說。

肺病科除了科室日常工作外,還要負責全院其他科室發熱病人的會診工作,50多歲的副主任醫師史東靜,每天來來回回的要到各病區去會診幾十次。科室護理人員已經開始不分崗不分職責的實行彈性排班,護士長劉曉霞說:“護士姐妹們吃住在科裡,我們的護膚品都從雅詩蘭黛直接變成寶寶霜了。”

妈妈,你一定要记得来接我

科室成員們準備的“戰備糧”

科室醫生苟佔彪作為甘肅省中醫院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之一,28號已奔赴救治一線,而27號下午他仍然在辦公室忙碌的交接自己管的10個病人,晚上還要去參加培訓,對他來說,和家人只有短暫的相處時間。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在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裡,毅然奔赴一線。

妈妈,你一定要记得来接我

赴武漢的前一天下午,苟佔彪還在忙著處理工作。

護士宋媛媛被選為醫院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的護理後備人員,隨時備戰出征。接到科室人員要去武漢的消息,護士長劉曉霞數次哽咽地說,“覺得自己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想到孩子們要奔赴一線,心裡有很多割捨不下。”1月26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出組建醫療隊援助湖北疫情的通知,肺病科的全體醫護人員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主動遞交請戰書,科室每一個人用行動表達著願意舍小家顧大家,“若有戰,召即來”的心聲。

妈妈,你一定要记得来接我

請戰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