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最近電視劇《安家》大火,孫儷主演的房似錦,是一名房產中介

劇中房似錦因為工作的雷厲風行和高超的銷售能力

以及撲朔的感情線讓這部劇又成為全民討論熱點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其中房似錦的母親的出現又讓這部劇

變成了輿論中心。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劇中房似錦的母親不斷的像房似錦索求來幫助弟弟

讓全網觀眾氣的牙癢癢

都想直接給編劇“寄刀片”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編劇這樣的設定,不禁讓我們想起同樣大火《都挺好》、《歡樂頌》。

裡面的蘇明玉和樊勝美也都是類似的家庭背景,相同的原生家庭傷害!

網友評論《都挺好》、《歡樂頌》、《安家》是同款媽媽姊妹篇。

這三部劇都引起過全民評論。

都把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再次推到公眾視野。


為什麼這些大火的電視劇現在都會那麼著重的提到原生家庭呢?

澎湃新聞曾採訪過《安家》的編劇六六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採訪中六六說:我相信這麼多故事的重複,已經證明這種事情在中國是常態,而不是變態。

既然六六老師說這在中國是常態,那我就在網上查找信息,論證這個觀點是否合理!

然後我就在某問答平臺查找相關問題的關注度和瀏覽量。

兩個最相關的問題一個1000多萬的瀏覽量,一個3000多萬的瀏覽量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看後你是否也很震驚呢?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在治癒童年”


或許看到這你除了震驚還會有些氣憤,父母生了你,不知道感恩也就罷了,還在這來說父母的“不是”。

其實這個問題無論我們願不願意說,它都是客觀存在的。

再者不是批評父母的不是,

這個世界上沒有受過傷害的人是不存在的。

只是客觀的闡述這個問題而已!


歸其原因,每個人都是從家庭中走出來的;

一個人從出生到成人這一路的教育、經歷、環境、社會都會在他們身上留下烙印。

最後塑造成他現在的這個人。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我們的原生家庭是父母建立的。

父母也有他的原生家庭。

父母出生的那個年代物質匱乏。

信息封閉,教育更是奢侈品

能把孩子都養活已經難能可貴了

他們成長留下的痕跡,匱乏感,勢必會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注重孩子身體成長多與精神成長。

他們的自身也是上一代家庭教育的塑造出來的。


或許在某一瞬間你會有這樣的感受!

之前討厭父母的某個行為,結果你也不經意間也在重複這父母的這個行為

等恢復意識以後,你會詫異我怎麼越來越像父母了!

我們不自覺的都會向上一代靠攏!

這就必須說起家庭教育的“遺傳”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按照這樣的邏輯追責,那要翻到老祖宗那一代了!


看到這或許明白了,追責找原因已經沒有意義了

如果在你成長過程中,曾經某一件事或者某個節點。

你被傷害了,現在這種傷害你感覺對你今後的生活也有影響

那你能做的只有自救。

要學會愛自己

去愛自己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


《都挺好》《歡樂頌》到《安家》怎麼會有這種奇葩媽媽?


理解自己所有的缺點來源

接納你現在的不如意

不要去抗爭,越抗爭,反而越堅定

承認這就是我!

當被理解,被接納,自己也認可自己

那些你認為的傷害和缺點會慢慢的淡化

遠離那些給你負面評價和負能量的人。

也不要不斷的確認自己的缺點。

優點和缺點是相對應的。

懶惰-勤奮 消極-積極

貧窮-富有 懶散-自律

所以你明白了嗎?

當優點出來了,缺點也就不在了

自己學會多確認自己積極的一面,做的好的一面。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愛自己

自己都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

那誰還會愛你呢?


最後附上一首詩


《愛自己》

——查理•卓別林寫於70歲生日當天——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活著,不要違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真實"。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懂得,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

是多麼的無禮,就算我知道,時機並不成熟,

那人也還沒有做好準備,

就算那個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尊重"。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

都是對我成長的邀請。

如今,我稱之為"成熟"。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才明白,我其實一直都在正確的時間,

正確的地方,發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靜。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自信"。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

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

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

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我的韻律。

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單純"。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開始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論是飲食和人物,還是事情和環境,

我遠離一切讓我遠離本真的東西。

從前我把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這是"自愛"。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總想著要永遠正確,不犯錯誤。

我今天明白了,這叫做"謙遜"。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不再繼續沉溺於過去,

也不再為明天而憂慮,

現在我只活在一切正在發生的當下,

今天,我活在此時此地,

如此日復一日。這就叫"完美"。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

我明白,我的思慮讓我變得貧乏和病態,

但當我喚起了心靈的力量,

理智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夥伴,

這種組合我稱之為,"心的智慧"。

我們無須再害怕自己和他人的分歧,

矛盾和問題,因為即使星星有時也會碰在一起,

形成新的世界,今天我明白,這就是"生命"。


一位有過上千家庭諮詢實戰案例的家庭教育指導老師,有相關問題聯繫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