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一个哨所夫妻站,一段边关两人看,一份责任记心田,一段佳话留世间。这是对马军武、张正美夫妇的写照。他们是中国千千万万民兵中的一对普通夫妻,“不穿军装、不吃军粮、不拿军饷”,但却像一颗钉子般牢牢铆在32号界碑旁,这一铆就是32年。今天,军报记者继续推出特稿《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敬请关注!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全文3200字

阅读大约需要17分钟


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特约记者 王传峰

通讯员 罗未来


坚守的收获


2014年4月29日,马军武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正在新疆考察的习主席冒雨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看望兵团干部职工。座谈会上,作为民兵代表的马军武站起来向习主席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简要汇报了他和妻子张正美在中哈边境桑德克哨所屯垦戍边的情况。


得知马军武夫妇长期在条件极为艰苦的边防哨所忠于职守、不辱使命的事迹后,习主席由衷地称赞道:“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你们。”


习主席问:“多少天能见到一次人?”


马军武回答说:“过去,冬天几个月见不到一个人。现在人多了,还有旅游的。”习主席又一次说:“了不起!”


马军武激动地站起来再次敬军礼,坚定地说:“请主席放心,我会永远守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2014年4月29日,习主席亲切接见马军武。新华社 图


很快,习主席同马军武亲切握手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刷屏。同一时刻,张正美却仍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下午3点钟,正在地里种菜苗的张正美收到马军武发来的手机彩信,她才知道“要见老马的人竟然是习主席”。


马军武“火”了。


习主席接见马军武之后,很多到阿勒泰旅游的人都会来找找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西北民兵夫妻哨,想看看这对夫妻究竟是什么样子。


“那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这就是马军武!”张正美边说边乐了起来。


张正美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前两年。那一天,马军武蹲在院门口修补车胎。这时,一队游客来到了门口。其中一位男士环顾四周,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马军武身上。


“老乡,麻烦问一下,那个‘戍边英模’马军武在哪里?我想找他合个影。”


还没等马军武说话,导游一个箭步跨过来,说:“这哪是什么老乡啊!这方圆几十里根本没别人,他就是马军武!”


马军武放下扳手,边搓手边站了起来,并露出了他那招牌式的、憨厚的笑容。


“啊?你?你就是马军武?”游客吃惊地望着眼前的这个男人。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马军武在瞭望台上勘察边情。杨东东 摄


的确,在马军武的身上你很难找到“主角光环”。他个头不高,但很结实;皱纹很多,皮肤红里透着黑。这样的肤色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一定长期经历着阳光的暴晒和狂风的吹打,他必定是来自荒漠或高原这样的苦寒之地。


如果没有特别要求,马军武的身上永远都穿着一身迷彩服。巡边穿着,种地穿着,开会穿着,领奖也穿着。在他看来,这身迷彩早已不是一身普通的衣裳,随着岁月的流逝,这身迷彩好像已经成了他的皮肤。坚守的根系,也在这身迷彩里越扎越深。


很多游客来军武哨所,是因为顺路。但也有人是专程来到这里,好像是在寻找某种答案。


张正美记得,那一年,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商人来到了他们的哨所。在参观了地窝子、展览馆,以及马军武夫妇居住的房子后,“用一种带着怜悯的目光”看着张正美。


“他虽然嘴上没说出来,可是我能感觉到,他觉得我和老马很可怜。”张正美回忆到,“我当时就大声地告诉他,你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着我。我虽然守在没有人烟的地方,但我有心疼我的爹妈,有阳光乐观的儿子,我还有疼我爱我的老公,我一点都不可怜。而且,我们做的事是对国家有意义的事,这都是我最最珍贵的‘固定资产’!”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马军武夫妇升国旗。刘锦安 摄


说完这段话,张正美明显地感觉到那位商人表情的变化。他当时如何回应,张正美已经不记得了。但张正美记得,第二年的同一时间,这位南方商人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又一次专程来到了哨所。他说,不为别的,就是想让家人也感受一下在最艰苦的地方生发出的幸福感。


曾有一位70多岁的上海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军武哨所。老人没有像其他游客一样,好奇地打量各处,在走进展览馆的瞬间,老人失声痛哭。


张正美对这件事印象极为深刻。那一天,她没有劝阻,而是在一旁静静等待着老人不再流泪。哭声止,老人望望穿着迷彩服的张正美,用颤抖的声音说:“难为你们了,这么多年还守在这里……”


张正美不知道在老人的身上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但有一点她明白,这位上海知青一定在这里度过了极其难忘的青春岁月。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马军武给青年民兵讲述戍边故事。资料图


张正美还在这里见过一名年轻士兵的眼泪。


军武哨所时常会被边防哨兵作为交接哨的地点。接哨的没有来,刚刚完成任务的哨兵就会到马军武家歇歇脚。每到这时,马军武和张正美都会把家里好吃的东西一股脑拿出来给这些“年轻的小娃娃”,走时,张正美也一定要在每个人的军装口袋里再塞一个鸡蛋。


那一次,一队哨兵在他们家中歇脚,一名湖北籍的小战士悄悄躲进了厨房。细心的张正美悄悄跟了过来,小声地问:“小伙子今年多大了?”


小战士一听到张正美的声音,急忙转身,边转身边用衣袖擦了擦眼睛:“报告张阿姨,我今年18了。”


张正美没有过多追问,只是看着眼前这个眼眶发红的战士,她的心里满是心疼。张正美走过去,拍拍小战士的肩,说:“有时间要多给妈妈打打电话。”


在马军武和张正美的哨所里,收藏过许许多多人的情感和故事。最让他们感到珍贵的,便是这晶莹的眼泪。他们觉得,这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而他们是可以让别人放下心理戒备的人。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马军武夫妇。资料图


的确,在马军武和张正美的身上好像有种天然的亲和力。坐在他们身边,你丝毫不会觉得拘束。临近过年,马军武正在准备炸丸子,张正美则用电饼铛一锅锅地炒制葵花籽。屋里暖意融融,一次“压力山大”的采访就这样被他们化解为一场无比轻松的拉家常。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马军武作为嘉宾受邀参加现场活动。


这是马军武第二次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看阅兵式。上一回,是2015年9月3日。两次受邀,同样震撼。当阅兵方阵以排山倒海的气势通过天安门广场,马军武“激动得落下了眼泪”。


同一时刻,距离天安门广场3500公里的军武哨所、乃至整个185团场都守在电视机旁。大家不仅想看威武的阅兵式,更想在现场观众席里找一找马军武。对张正美来说,对185团场来说,甚至对整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说,马军武能够受邀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就意味着他们的坚守是能被人看得到的。


这是他们坚守的收获,但又绝不只是他们坚守的意义。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马军武和张正美填写水情测量表。杨东东 摄


关于未来


2019年,马军武和张正美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这一年,在他们家中也发生了一个变化——添丁,马军武和张正美当了爷爷奶奶。


擦拭着桌上小孙子的照片,马军武满脸笑容。因为戍边,他无法常到北屯市的儿子家去看望小孙子。儿子和儿媳要上班,张正美便暂时住在儿子家,帮忙照看孩子。于是,每天和张正美打个微信视频看看小孙子,成了马军武现在最大的乐趣。而在这之前,他几乎不用微信。巡边归来,看看视频里小孙子可爱的模样,马军武觉得“天伦之乐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今年春节,马军武的儿子会带着妻儿一起来哨所团聚。这是马军武作为“大家长”以来的第一次团聚,更是32年巡边生涯的第一次春节团聚。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张正美和小孙子打视频电话。孙伟帅 摄


以往,马军武和张正美总是赶在大年三十下午回到团部的父母家,匆匆吃口年夜饭,马军武就骑上摩托车回到哨所。要是遇上糟糕的天气,马军武就会提早一天把张正美送回去,独自留在哨所度过万家团圆的除夕夜。


因此,今年的农历新年对于马军武来说,是无比开心的一年。没有人真的喜欢孤独。只是,当肩上扛着如山的责任,当心里装着非凡的使命,就注定要长时间与孤独作伴。


2018年,马军武家小屋的旁边,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小楼落成,上级增派了民兵轮流住在这里,加入马军武和张正美的巡边队伍。即便如此,除了外出开会,马军武依旧没有离开这里。这里,有太多牵挂。


为加强边境管控,前些年在一道铁丝网的基础上又加了一道。32号界碑刚好被框进了两道铁丝网中间。现在,马军武没办法再像从前一样,每天路过都摸一摸界碑,但他觉得没关系,看得见,就心安。这里,是他的哨所,是他的家。

特稿丨32号界碑:我的哨所我的家(下)

马军武和张正美为32号界碑描红。刘锦安 摄


这些年,马军武和张正美去过最远的地方除了北京,就是江西新余。去那里,是为了给儿子娶媳妇。短短3天,两家敲定了婚期,马军武夫妇便又匆匆赶回哨所,“那里离不开人的”。


“打算守到啥时候?”采访即将结束,记者问道。


“退休吧!”张正美先回答。


坐在一旁的马军武没吭声,沉默了几秒钟,他抬头望向窗外的夜色,转过头来笑着说:“等我再也挑不动界河水的时候。”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这是记者来到185团的第一天就听到的顺口溜。两天过去,记者终于明白了这顺口溜背后包裹着的如金子般的精神——历尽艰辛而沉默不语,以最匍匐的姿态守护着祖国最西北的一角。


匆匆逝去的日子不是流水,而是血脉;巡边护边的工作不是职业,而是生命。这是马军武和张正美的写照,亦是所有兵团戍边人的写照。


(军报记者微信 ·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