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刘禅以“乐不思蜀”回司马昭的询问“安乐公,颇思蜀否”妥当吗?

大马哈鱼12


乐不思蜀来源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以表示自己不思念蜀国。这说明刘禅还是应对非常得体的。

首先,当时蜀汉已经被灭国,而之所以没杀死刘禅应该是想留个贤明,司马昭这样问刘禅明显是一种试探,毕竟刘备父子在巴蜀经营了几十年。影响力颇大,而如果刘禅如果表示出思念故国的意思,那刘禅的结局很可能就是被杀,最少也要被囚禁,根本不可能善终。

再次,刘禅还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纵观刘禅前半生一直在刘备和诸葛亮的身后。虽然刘备死后,刘禅虽说是国君,但国家大权还是掌握在丞相诸葛亮的手中,刘禅并未掌握实权。直到诸葛亮死后,刘禅才真正掌握蜀汉大权,支持姜维九伐中原,而国家稳定。可见其并不是没有能力,更不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面对司马昭的怀疑,刘禅肯定第一时间便识破了,所以才故意装出不思念的样子。

所以,刘禅并不是不思念蜀国,只是知道无力回天,且这明显是司马昭的圈套,所以才有乐不思蜀的典故的。


华夏长河五千年


妥当,刘禅这次终于“聪明”了一回。否则,阴狠的司马氏对他是不会客气的。刘禅治国不行,保命还是有一套的。

无能的刘禅

刘禅在正史中的传记,基本是无所作为,全部都是某某大臣如何,某某大将如何,刘禅的存在感极低。后期诸葛亮死后,刘禅更是荒淫无道,宠信宦官,最终败掉了刘备辛苦打下的基业,让人怒指其是“扶不起的阿斗”。

即使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依旧难以保全他。无论是刘禅是否看清统一是大势所趋,但他最终决定投降的决策,对自己和百姓都算是一个较好的结局。

(邓)艾至城北,后主舆榇自缚,诣军垒门。(《三国志》)

为了感化还没有归降的东吴,刘禅到达洛阳后,被封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等到司马昭宴请蜀汉官员时,故意让舞女跳起蜀地舞蹈,其他官员都感到很悲伤,只有刘禅喜笑自若。

王(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汉晋春秋》)

到了后面,司马昭又问刘禅想念蜀地吗,刘禅“乐不思蜀”的答案让人耻笑了千年。这固然是刘禅昏庸的表现,也未尝不是他看穿司马氏阴狠后的自保。

阴狠的司马氏

司马氏的阴狠,自司马懿那里就让人印象深刻。也正是这种性格,最终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才攫取了曹魏政权。在司马昭时期,他们这种阴狠毒辣的作风依旧未改。只要一些人表现出不和其合作的意向,便会受到司马氏的疯狂打击。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便被司马氏无情杀害。七贤中的向秀,在嵇康被杀后,完全变节,投靠了司马昭为官。而阮籍则借整日醉酒消极抵抗,最终才幸免于难。

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被俘虏到洛阳,被封为违命侯,足见晋武帝对他的轻视和挖苦。孙皓在向司马炎磕头的时候,司马炎讥讽他:“朕为你设置这个座位很久了!”已经是阶下囚的孙皓却丝毫不示弱:“我在南方,也为陛下设置了这样一个座位!”孙皓这种“硬气”,也为他埋下了隐患。五年后便死亡(当时传言非正常死亡),当时的孙皓只有42岁。

由此可见,司马氏的阴狠毒辣是一脉相承。反观“乐不思蜀”的刘禅,则安安稳稳地活到64岁正常死亡,其子孙后代做到高官的有五十多人。所以,面对司马昭的试探,刘禅的“乐不思蜀”,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历史钩沉


以刘禅的角度出发是非常妥当的。但后世看来可能是没有骨气的。首先刘禅连同蜀汉官员一同被俘虏,寄人篱下肯定万般无奈。如果刘禅回答思蜀,那司马昭必然会对其产生戒备,甚至当即斩草除根都有可能。可以说刘禅这一回答保住了自己及众多官员的性命。刘禅如果有野心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那么光复蜀汉也未必没有可能。我们无法确切的说刘禅的回答是真心实意还是为了麻痹司马昭。



烛花满地红


纵观《三国演义》,无论是枭雄曹操、忠义关云长,还是足智多谋诸葛亮、羽扇纶巾周瑜,三国无疑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乱世受苦的终究是百姓。

看三国的结局,曹魏强大被司马家窃取,后三国归晋,然而要数结局最好的当属蜀国。

263年,西晋兵临城下,刘婵率众投降,蜀国灭亡,使蜀国免受战争之苦。

反观孙吴,蜀国灭亡后,西晋举兵南下,明知实力相差悬殊,依然与西晋兵马先后进行多次战斗,苦苦支撑了近50年后,310年,被西晋所灭,付出沉重代价,百姓民不聊生。

从刘禅的“不思蜀”这句话,道出了刘禅的智慧,他知道螳臂当车是没有用的,识实务为俊杰,不仅自己有一个好的归宿,也给百姓以安定。





甲良生日记


刘禅“乐不思蜀”的回答看起荒唐,实际上是大智若愚,明哲保身的举措。

当时蜀国已经无力回天,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历代亡国的君王都不得善终,在司马昭的询问下,如果刘禅的回答稍有不慎,让司马昭感到他有复国或不甘心的心思,肯定惹来杀身之祸,不得善终。

一句“乐不思蜀”让他彻底失去了对司马昭的威胁,这才包住自己安乐公的位置,终老到死,他的这一举动同时也为常年征战的蜀国百姓和士兵带来了平静的生活,所以个人认为刘禅真的是大智若愚,知天命,懂进退!


sunnyf888


刘禅以“乐不思蜀"回应司马昭的“安乐公,颇思蜀否”妥当吗?我认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在当时情景下,刘禅的这句回答是太妥当了,堪称经典答对。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到了蜀国后期,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沉溺声色。唯一姜维又遭排挤,不敢还成都,军政分家。蜀国日衰。邓艾兵临成都,刘禅出降。

司马昭问刘禅“思蜀否"。以刘禅当时的处境,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很好地躲过了可能的危险试探。假设刘禅即便有勾践再起之心,此时也得示弱,更何况此时的刘禅已真成扶也扶不起的阿斗了。

再者,看应答是否妥当也要参考司马昭当时的心理。司马昭在三国历史上的能力绝对比刘禅高不止一个档次。前期伴随其父司马懿南征北战学到不少真本事。司马懿死后,其兄司马师废魏帝曹芳,他司马昭参与谋划,没少出力。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又杀掉魏帝曹髦,另立曹奂,自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美名"千古传扬。这些事实证明了历经血雨腥风的司马昭绝对是个狠人。在这样的征服者面前,刘阿斗只有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表示无比臣服方能保全性命,若显一丝不忿,性命忧矣。

所以说,刘禅“乐不思蜀"的应答是极妥当的,后来能活到64岁得以善终就算是明证。




昨天即历史


妥当。有人认为刘禅有此回答,说明其不思故国,为人昏聩不堪,借此把蜀国灭亡的锅摔到刘禅的身上。事实上,刘禅是深谙处世之道,自己深处危局,时刻都被司马家的人怀疑其有复辟之心,因此更要小心谨慎,只有表现的昏庸无道,安于享乐,才能让自己不被关注,从而在危险环境中稳如泰山。蜀国灭亡的根本是因为其国家综合国力远不如魏国,加上诸葛亮连年征战,六出祁山,国力损耗巨大,人口和生产难以恢复,当然刘禅也有一定原因,但他比孙权的那几个儿子还是强很多的。如果后来的南朝后主李煜,能效仿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恐怕就不会吟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句子了。两人一对比,刘禅安乐一生,而李煜却惨遭毒死,由此可见刘禅“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有多高明了。




国家网文化


十分合适,没有再完美的答案了。

首先分析人物。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的二儿子,是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他执政时期,是一手遮天的权臣,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说的他,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司马家迟早代曹,故有此说。

唐初名相房玄龄在晋书里这样评论他:“世宗以睿略创基,太祖以雄才成务。”翻译过来就是:世宗司马师以谋略创立基业,太祖司马昭以雄才成事。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平定诸葛诞淮南之乱,灭蜀,杀曹髦立曹奂。这三件事可以看出他有才干,果敢,够阴险。

再看看刘禅是怎样的人。刘禅(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孝怀皇帝(223年—263年在位), 又称后主,汉昭烈帝刘备之子。

再看说这句话时的形势。是时,蜀国方灭,刘禅投降被带回洛阳,被封为“安乐公”。“尚思蜀否?”“此间乐,不思蜀。”这是亡国投降的刘禅面对强大而可怕的对手司马昭的一问一答,是最恰当的一个回答,成功扮傻保命。

巧了,对话中的两位都留下一句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和“扶不起的阿斗”,一个是老奸巨猾,一个是平庸惫懒。

说这话的时候,蜀国已灭,刘禅已经不是蜀汉孝怀皇帝,而是曹魏的安乐公了。刚打成都被押到洛阳,下车伊始,司马昭设宴接风,傻子也知道这饭没那么好吃吧。

那么,刘禅傻吗?不傻,十分聪明。诸葛亮说他“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同时代吴国的张温说他“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列精这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

当他爹刘备刚称帝时就立他当太子,而且从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不仅如此,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刘备的眼光是很不错的,看看他的团队成员就知道。如果是烂泥扶不上墙,刘备绝对不会让他当这个CEO。

那么这个刘后主性格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二。史书记载,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想象一下,16岁的聪慧的少年皇帝,像提线木偶一样地扮演着国家吉祥物,看着那个智慧近乎妖的相父管理着国家。这样的状态会成长为怎样的性格?软弱,易妥协,把心事埋藏心底,没有责任心,渴望自立。

让我们把目光再投向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场杀机四伏的宴会吧。司马昭让乐队表演蜀地歌舞,这既不是曹魏被蜀汉文化侵略了,也不是司马那么贴心迁就客人,目的只有一个,试探!刘禅身边的随从都听哭了。

刘禅明白自己危险了,当年同样投降了的刘琮就被干掉了,几百年后的李煜借文学创作发牢骚(既没写同人小说,也没涉huang)就死的很惨,刘禅那聪明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怎样回答可以度过险关。“说思念肯定不成,说不想家会不会显得太假,谁会喜欢呆在生存艰难的首都(对于已经是魏国公民的人来说洛阳就是首都,剧情需要,陕西朋友见谅,我爱西安),而不想回到安逸巴适的家乡呢?洛阳光喝汤,曹奂请客喝羊肉汤,司马昭请客喝牛肉汤,哪有我们成都的麻辣串串好恰?

说不想家这么明显的假话,司马昭这货会不会认为我很不真诚,刻意骗他,就像他爹对曹爽那样韬光养晦呢?咋办,左右为难。”

思来想去,刘禅认为必须从司马昭的立场考虑,怎样的条件会让司马昭认为杀自己得不偿失弊大于利,那就是让他相信自己是个毫无威胁的人。那么怎样让他相信这一点呢,

司马昭疑虑有二:

一,刘禅有没有不臣之心,会不会卷土重来?

二,刘禅有没可能被蜀汉的遗老遗少利用,把他当成旗帜,跟自己作对?就像秦末被项梁拿出来当旗帜的放羊娃楚怀王一样。

“此间乐,不思蜀。”刘禅给出了精彩回答,我不想家,不回去,不会被反抗组织利用来对付你,打消司马昭第二个疑虑。

此间乐,这儿多好玩多有意思啊。成功用语言勾勒出一个没心没肺的弱智形象。

偏偏有人自作聪明,蜀汉旧臣郤正趁上厕所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

你瞅,连表情剧本都设计好了。刘禅能照做吗?不能,这剧本比刘禅的本子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一看就是三流编剧的手笔。而且故事线都和刘禅想要的不一样。

但是拒绝吗?no!本来身边就没剩下几个人了,不能凉了手下的心啊。

于是,聪明的刘禅这样演绎: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而且,司马昭在背后是这样评价刘禅的: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意思就是,安全,这货没威胁,留着也不会造反,杀了反而让人家说我不仗义,以后也没人敢投降了。

从此后,刘禅安居洛阳,又活了八年,死在了司马昭的后面。

有人说这样做太没血性没志气了,但蜀汉灭亡是形势使然,不是哪一个人说改变就可以改变的。而作为失败者,刘禅的结局是最好的结局。


老刀嘚不嘚


唉,妥不妥当都已经那样了。有什么不妥当的?因为当时的情况之危急,只有刘禅自己能感觉到。情急之下脱口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不管当时回答的是否得当。但我们应该知道。刘禅的脱口而出是为了保命。坦白说,我并不觉得刘禅的回答有什么不妥当。毕竟当时的他可以说是命悬一线。在刘禅看来,只要不给司马昭杀他的借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思考该怎么回答司马昭最为妥当。或许,在司马昭看来。刘禅的回答或许有瑕疵。但在司马昭看来,有瑕疵的回答却恰恰是最真实的刘禅的意思。假设一下。刘禅在得到司马昭的询问之时。思考良久,之后才谨慎的回答出另司马昭感到无懈可击的答案。试问,司马昭该作何感想?这家伙吞吞吐吐老半天,才说出答案。这样的人,留之后患无穷。拖出去咔嚓了。对不?说到这里,我反倒觉得,刘禅的乐不思蜀这种不完美的回答,却恰恰是司马昭乐意看到的。要知道,在刘禅心里,蜀汉已经亡国了。那么,已经投降司马昭的蜀汉旧臣卻正此时的提醒真的是为刘禅思考吗?谁敢肯定卻正不会是司马昭请来的托呢?卻正的目的难保不是帮助司马昭来除掉刘禅的呢?所以,刘禅在搞不清楚卻正的意思之前,为了活命,他就必须装傻充愣。要知道,在刘禅回答了乐不思蜀以后,卻正出来对刘禅的乐不思蜀来纠正了。说你不应该那么回答,你应该这么回答。然后,紧接着司马昭又问了刘禅同样的问题。于是,刘禅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把卻正的回答一字不差的说给了司马昭。司马昭笑着道,这怎么像是卻正的回答呀?刘禅故作惊讶道,咦,你怎么知道的?实不相瞒,这话就是卻正教我说的。司马昭哈哈大笑。但大家要注意了。这就是卻正唆使完刘禅后,司马昭对卻正的惩罚是什么?灭族?还是灭身?都没有。真正的结果就是卻正已经叛变了。此时此刻的卻正是在帮助司马昭除掉刘禅。如此一来,刘禅的回答就堪称经典了。我们有很多人认为刘禅一生懦弱。更有扶不起的阿斗之说。我个人认为,刘禅虽算不上什么绝顶聪明。但他绝不是扶不起之人。要知道。诸葛亮死后。刘禅独自经营蜀汉二十年。另外,就乐不思蜀这件事来看。司马昭费尽心机要除去刘禅。结果呢?网子撒的好大,鱼饵下的好丰富。最终却让刘禅这条鱼在吃了鱼饵不说,还漏网了。我们难道还要说刘禅是扶不起的人吗?谢谢。


风雨中的梅云


当时他是阶下囚,又是生死寄托于敌人一年之间的旧君主,这么回答当然是妥当的。不然,稍微露出一点心怀故国,图谋复辟的意思,立马就是杀身之祸。

让我们看另一个反面典型李煜,他的死因,其实就来自于一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虽然是好词,但是心怀故国之意,也是昭然若揭了。

果然,这事被人告知了宋太宗赵光义,赵光义认为他是“人还在心不死”,想复辟变天,于是,就命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毒酒将他毒死。

相比之下,刘禅一副乐不思蜀,没心没肺的样子,自然能活的久些。

当然,敌国君主都是心机深沉的政治家,不会被一些表面文章糊弄住。刘禅的“乐不思蜀”,是真的从心底里就不想复国,而且事实上也绝无复国的任何行动,这才是他活着的最大理由。

至于这样有辱门风的猪一样的苟活,是否明智,就是另一码事了。

从个人来讲,我更佩服“去矣西川事,壮哉北地王。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的不屈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