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山東劉墉家族的四次遷徙過程

劉墉家族從漢朝時的城陽國到徐州府碭山,從碭山到東海當蘆村,從東海當蘆村到黃墩喜鵲窩、草澗村,再遷徙諸城,劉氏先祖輾轉四次遷徙,在歷史上形成一條漫漫遷徙路。


第一次遷徙:山東莒縣劉氏→碭山劉氏


據2003年在東港區三莊鎮卜落崮村劉祿後人處發現的,明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九月九日劉存仁(字子孝,歲貢,候選教諭)撰寫的《草澗劉氏族譜》序言稱:
禮雲,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即當記憶而不忘。我劉氏自漢隸籍於莒,由久矣。梁之舍人彥和公“文心”,註明東莞,元之太守乾文公,故里碑記侍養。使自縣尉海宗公,欽差千戶公子嗣。常遇治世,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有譜,安有斷而不續之憾哉?委因元社將廢,我祖見機,遷居徐州府碭山縣大劉家村。紅巾亂起,我祖逃居東海當蘆村……洪武三年,下旨遷民,我祖復由東海遷居日照喜鵲窩。天順年間,該村被火,譜牒已燼。大侍養雖有元碑,小沂水亦有元碑,東旺莊猶有明碑,而字跡模糊,名諱莫詳……

《草澗劉氏族譜》譜序中所說“侍養”,即今招賢鎮大仕陽村;“小沂水”,今有兩個村,均在莒縣嶠山鎮。一個是“小劉家沂水”,另一個是“大劉家小沂水”,譜中指的是“小劉家沂水”,為元代之前的劉氏祖居地也。


那麼此山東莒縣劉氏又是源出於何處?
據清乾隆53年戊申歲(公元1788年),“草澗劉”分支莒縣小劉沂水村劉士寬、劉復周在小劉沂水祖塋中立譜碑,碑額“漢室苗裔”。碑文記:
水有源也,源遠者流長;木有本也,根深者葉茂。吾族隸莒,始於朱虛侯之封,固漢室之支派也……
另據清道光二年壬午歲(公元1822年),劉撰在菜園(小沂水劉氏一個分支)《劉氏家譜•序》中亦記:
吾家入籍城陽,由來久矣。自漢迄今千有餘年……
故莒縣劉氏為城陽王劉章之後也,為漢高祖劉邦庶出長子齊悼惠王劉肥之次子,早年入京師長安,被呂后封為朱虛侯,把呂祿的女兒嫁給他為妻。在誅滅呂氏之亂、復興漢室中功勳卓著,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晉封城陽王,建城陽王國,歷九代十王,一百八十三年。


山東劉墉家族的四次遷徙過程

劉章,生於公元前201年,漢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進入漢宮為值宿護衛,呂太后封他為朱虛侯,之後在誅呂平,孝文帝元年(前179)加封領地各二千戶。隨後把齊國的城陽郡封給朱虛侯劉章,立為城陽王;
劉氏第77世祖 漢城陽景王章公,系齊悼惠王肥公之次子也,妣呂氏,生二子:喜,舍。居山東莒縣。生於高祖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卒於漢文帝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壽25歲,諡城陽景王。
高後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五月丙申封為朱虛侯,後殊呂氏有功,孝文帝前元2年癸亥(公元前178年)二月乙卯,殊呂氏後劉章因建議立齊王為帝,文帝只封其為城陽王,都莒(即今山東莒縣)。
城陽王劉章自以為立帝失職奪去功績,乃鬱悶不歡,立城陽王后僅二年薨(《漢書》說:“年餘薨”),諡曰景。歷史上稱為城陽景王。
據劉邦故里江蘇豐縣金劉寨《劉氏大成譜》記,劉章之後乃劉氏望族之一“東莞劉”,這支劉姓乃漢皇后裔,子孫繁盛。後世名人有劉穆之徙居京口,在南朝宋國,累官尚書右僕射,其後裔亦為一大望族;還有南梁國文學理論家劉勰,著《文心雕龍》。
城陽王劉章之後裔繁衍於莒,發展壯大,元朝時期,其中一支遷居徐州府碭山縣大劉家村。


第二次遷徙:徐州府碭山劉氏→東海當蘆村


元朝統治僅89年,因奴隸主遊牧貴族的殘忍本性,很快就使得階級牙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起來。元朝甚至把人分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漢人和南人生活在最低層的人,不得打獵、習武、養馬、持刀、集會,甚至晚上不能點燈,還強迫他們當“驅口”,做奴隸,像牲口樣買來賣去。


元朝末年的社會就像一堆乾柴,點燃反元怒火的是紅巾起義。至正十一年辛卯歲(公元1351年),白蓮教領韓山童、劉福通在黃河工地埋了個一隻眼的石人,然後四處散佈:“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時隔不久,石人出土,民心騷動,韓、劉聚眾殺牛宰馬盟誓,頭裹紅巾,手舉紅旗,宣佈起義。各地紛紛響應,李二(芝麻李)佔徐州,王權(布王三)佔鄧州、南陽,孟海馬佔襄陽,郭子興、朱元璋佔濠州,彭瑩玉、徐壽輝佔蘄州,方國珍、張士誠佔江淮,很快成燎原之勢。


戰禍一起,而居住於徐州府碭山縣大劉家村的劉氏後裔何能獨善其身乎,故避紅巾之亂,避居雲臺山附近的東海當蘆村(今江蘇省連雲港市新浦區花果山鄉當路村)


第三次遷徙:東海當蘆村→山東日照西部劉氏


《草澗劉氏族譜》序:“自漢隸籍於莒,由久矣……委因元社將廢……遷居徐州府碭山縣大劉家村。紅巾亂起……逃居東海當蘆村。至……洪武三年……復由東海遷居日照喜鵲窩。”


元末戰火雖然熄滅,又迭遭水、旱、蝗、疫災侵擾,卻致中原千里無人煙,明朝掌管天下,於明初實行遷民政策,劉氏兄弟五人(承源、思源、接源、續源、根源),於洪武三年庚戌歲(公元1370年)北上,劉承源徙安丘,劉思源率劉接源、劉續源、劉根源三個弟弟,來到甲子山西北十公里(今日照市東港區黃墩鎮)與莒縣交界處,打量了一下這裡的地形地貌。只見這裡群山環繞,澗水涓流,花草茂密,樹木繁蔭。澗泉邊參天古樹上,住著一窩喜鵲;澗邊山嶺,兩翼寬闊,北高南低,象一隻傳說中的鳳凰……果真是個好地方,於是便在這兒定居下來,後人為這裡取名喜鵲窩。天順年間,祖居失火,住宅西移,因三面環山,中間平地雜草叢生,澗水涓流,故改名草澗村,這就是日照西部劉姓,即民間俗稱“草澗劉”。


其後,劉接源遷居邱前,劉續源、劉根源遷莒縣。


第四次遷徙:山東日照西部劉氏→山東諸城劉氏


劉思源娶本村張氏為妻,生下了福、祿、壽、禧、詩、書、忠、厚八個兒子。
民國十三年甲子歲(公元1924年)劉氏後代修建的一幢石碑證明了這一點。這幢石碑中記載到:“始祖思源公遷日照草澗莊。生我二世祖福、祿、壽、禧、詩、書、忠、厚兄弟八人。”
家族的日益興旺,面對日益狹小的生存空間,劉思源再一次作出了關於分家的決定:讓他的八個兒子們分開居住,四處謀求生路,只留四子禧與劉思源留守故里。福、祿二人同遷大劉家溝,壽遷劉家莊,詩遷大朱洲,書遷莒縣(與他的叔叔劉續源、劉根源會合),忠遷臨沂,厚遷沂水劉家店(後來劉厚的一個後代又遷居沂水卜全莊)。劉思源病逝後,葬於老槐樹底西北側七米處。
福祖又避匪禍,於明朝弘治年間,率三子恆公遷居青州府諸城縣逄哥莊(今山東省高密市注溝鎮逄戈莊),將長子志幹、次子志貞託付於二世祖祿。


劉統勳在丙子年(高宗乾隆1751年),即其祖劉福遷移到諸城縣250餘年始創家譜,在凡例中說:
——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間始祖諱福公遷諸城後,至祖諱恆公,家譜因遭兵燼,中間世次莫考。故列祖諱恆公為第二世。
——族譜刊于都中,丙子冬間,凡我族人有遊宦他省及在家鄉者,其新生男口名字家郵未及致,蓋不譜載。…………,蓋未及載,容後紀——統勳謹識。
諸城劉墉家族的直系傳遞世系為:
1劉思源(生8子)→2劉福(生3子)→3劉恆(生三子)→4劉玳→5劉思智(生2子)→6劉通(生3子)→7劉必顯(生4子)→8劉棨→9劉統勳→10劉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