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有誰知道?

逆襲互聯網



這是個“說來話長”的題目。

“形而上學”只四個字,卻至少包含著三個重要的概念。

作為中國哲學術語。

“形而上”,是與“形而下 ”相對應的中國哲學術語。 最早出於孔老夫子的《易.繫辭上.十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指無形象的規律(道);形而下,指有形象的事物(器)。

唐代易學家崔憬有了新解釋——形而上為“用”,形而下為“體”——“凡天地萬物皆有形質,就形質之中有體有用。體者即形質也,用者即形質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體,則是道也。其體比用,若器之於物,則是體為形之下,謂之為器也”。這可以看作是孔夫子觀點的細化。

北宋理學創始人張載又有了新解釋——認為形而上的道就是氣,形而下的器是個別物體。

同為理學家的南宋朱熹不贊成,認為“理”是形而上,“氣”為形而下——“理”在“氣”先,“理”生“氣”,形而上是形而下的本原。

清代思想家戴震,對理學的所有觀點都不同意——“形謂已成形質。形而上猶曰形以前,形而下猶曰形以後。陰陽之未成形質,是謂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他認為——形而上和形而下是氣(陰陽)化過程中前後兩個階段的形態。

作為西方哲學術語。

作為西方哲學術語的“形而上學”,與中國哲學術語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

那裡的“形而上學”,是“ metaphysics”的漢譯。

我曾經聆聽西方哲學史家苗力田先生講授美國哲學家佛蘭克.梯利的《哲學史》。當面請教過西方哲學中“形而上學”一詞的由來。 老先生解釋說,這是亞里士多德的學生安德羅尼柯,在整理老師的著作時,對“第一哲學”部分的命名。這部分排在“物理學”之後,取名為“ta meta ta physica ”,原意就是“物理學之後”。後來到拉丁文,再到英文,都是“metaphysicas ”。日本明治時期哲學家井上哲次郎,覺得“物理學之後”與中國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很契合,就將其譯作了“形而上學”。嚴復曾把“metaphysics”譯為“玄學”,很不被接受,逐漸銷聲匿跡了。

西方的“形而上學”,是指一種哲學研究。其目的,在於確定事物的真實本質,也就是確定存在物的意義、結構和原理。

形而上學涉及的範圍。

一般來說,形而上學包含四個方面——

1.它是對存在物的探求;2.它是關於終極實在的科學;3.它是對世界整體的研究;4.它是第一原理(或本體)的理論。 康德是形而上學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形而上學是各種科學(包括哲學)的女王。主張從事邏輯和倫理領域工作的學 者同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一樣,都必須在形而上學家所贊成或改正的設想上進行研究。休謨曾宣佈向“神學書和形而上學書”開戰,但他實際上有自己的一套形而上學。

總體來說,主張形而上學的哲學家更關注“分析”的方法。但是從17、18世紀開始,理性主義哲學家們普遍同意哲學的方法包括分析也包括綜合。

20世紀的羅素、邏輯實證主義哲學等,是明確反對形而上學的。

形而上學討論的問題。

西方的形而上學,重點討論瞭如下問題——

1.關於形式、範疇和個別的存在;2.關於上帝 的存在;3.關於靈魂、心靈和身體;4.關於自然與 外部世界;5.空間與時間;6.關於精神概念。

形而上學哲學家常常認為,外部世界僅僅是現象。如柏拉圖,主張形式或理念是永恆不變的終極實在,是物理世界的範型。他還主張靈魂不朽,認為靈魂是與身體有別的實體。中世紀的安塞姆和阿奎納論述了上帝的存在。反倒是休謨和康德,對上帝存在的各種傳統證明,給予了毀滅性的駁斥。 形而上學的代表類型。

1.柏拉圖主義。其本質是區分兩種世界,即現象世界和真正實在的不可見的世界。

2.亞里士多德主義。認為形式體現在物質之中,哲學家的任務在於瞭解此時 此地的現世。其基本概念 是實體、形式與內容、潛能與現實以及原因。

3.托馬斯主義。是在中世紀以後仍有影響的基督教形而上學,主旨是對日常事物和日常世界的反覆思考,啟示人們嚮往上帝。

4.笛卡兒主義。採納了伽利略的物理觀,認為外界世界的一切變化和運動都純粹可以用機械論的觀點予以解釋。所需要於上帝的只是給整體自然體系以初步的推動,也就是既承認物質實體也承認精神實體。康德的學說,在某些方面可視為笛卡兒主義的發展。

5.唯心主義。伯克利的唯心主義,主要基於認識論方面的論證。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是建立一套關於第一原理的學說。

6.機械唯物主義。堅持物質是唯一基本的存在。其修正形式是自然主義,主張存在物均可以按照自然的說法予以充分解釋。

形而上學的論據和方法。

可大致分為先驗與經驗兩種。笛卡兒和斯賓諾莎的哲學具有演繹系統的形式,即將形而上學看作是一門先驗科學。問題在於,如何解決這種形而上學的基本前提的自明性或自證性。 另一種主張則認為,這些基本前提雖非自明或自證,但仍有事實基礎,這就意味著承認形而上學是經驗科學。

在當代西方,仍有延續形而上學發展的傾向。如杜威、詹姆斯、胡塞爾、海德格爾、懷特海等哲學家。但同時,形而上學又受到了尖銳的批評,主要來自邏輯實證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即便沒有這些批評,形而上學本身就面臨著或者解釋現實世界或者退居象牙塔的選擇,在兩難中已經顯得力不從心。

作為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所指的狹義範疇。

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中,形而上學是一個相對狹義的範疇,是指一種孤立的、靜止的、絕對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其與辯證法普遍聯繫和發展的觀點相對應、相區別。

恩格斯的一段話可以詮釋辯證唯物主義對形而上學的界定——

“一切差異都在中間階段融合,一切對立都經過中間環節而互相過渡,對自然觀的這種發展階段來說,舊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就不再夠了。辯證法不知道什麼絕對分明的和固定不變的界限,不知道什麼無條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學的差異互相過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適當的地方承認‘亦此亦彼!’,並且使對立互為中介;辯證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適合於自然觀的這一發展階段的思維方法”。

顯而易見,馬克思和恩格斯,深深受到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影響。儘管黑格爾本人的哲學,最終沒能跳出廣義形而上學的窠臼。


一老沈一


記得我在學校學習馬哲的時候,對“形而上學”的解釋是:“形而上學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方式看待問題。”但它實際上是後來的引申義。



要想了解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就要讓我們追根溯源從它誕生時說起。

形而上學的英文是Metaphysics,古希臘文是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拉丁文是metaphysica。

在古希臘的時候,亞里士多德寫過很多著作,涉及到哲學、科學等各個學科。不過那個時候並沒有“哲學”“物理學”這些現代學術界的分科。一個叫安德羅尼柯的古希臘哲學家在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用“研究有形體的事物”和“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把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分成了兩大類。

他把前一類研究事物具體形態變化的著作編在一起,起名叫《物理學》(physica),把專講事物本質、靈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經驗以外對象的著作編集成冊,併名之為《物理學之後諸卷》,也就是拉丁文“metaphysica”,meta這個前綴有之後、超越、基礎的意思。這個用語被拉丁語註解家理解為“物理科學之後”。

當文藝復興產生了實證哲學以後,形而上學作為區別科學的哲學形式開始使用。從此,哲學從古希臘的百科全書式的哲學中分離出來而為形而上學,物理學也從這一百科全書式的哲學中分離出來而為自然科學。

但是由於自然科學的不斷進步,以致於當自然科學以牛頓物理學體系的成功並在之後把物理實驗的技術手段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時,科學理性的思想被激發。一方面,崇尚理性和證據的科學價值觀,對形而上學的不可靠的思維方式產生批判;另一方面,本體論的缺陷使形而上學受到疑難。哲學史上不斷髮生的拒斥形而上學的思潮,導致了形而上學的衰落。


就是這本書


而“metaphysical”的中文譯名“形而上學”,由日本明治時期著名哲學家井上哲次郎根據《易經·繫辭》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翻譯。(有意思的是晚清學者嚴復則採用了“玄學”這一翻譯,不錯就是“玄不救非,氪不改命”的那個玄學,當然嚴復翻譯為玄學是根據根據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來翻譯的,當然研究事物本質、靈魂、意志自由這些確實挺玄乎。)


由以上我們知道了“形而上學”來源,而它是研究什麼的學問呢?

總的來說形而上學是一個哲學分支學科,是對存在的研究,是對科學以外、無形體、不可證明的事物的研究。比如:探究客觀存在以外的、一切現象之外的所謂終極實在(本體論);探究宇宙的生成、變化,時空結構等問題(古代宇宙論,已經被現代宇宙論取代);用非科學手段來臆測生命的起源、進化和本質,以及生命與宇宙、終極實在之間的關係(說白了就是玄學)。

至於這個詞是褒義還是貶義。作為一個哲學分支學科,“形而上學”雖然因為自然科學的崛起和本身的缺陷而衰落,但我想它本身既不是褒義詞也不是貶義詞。當然那些人在品論別人的言論時候用這個詞肯定不是在夸人。


吳克思


該詞原為亞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稱,該著作是亞里士多德死後200多年由安德羅尼柯把他專講事物本質、靈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經驗以外對象的著作編集成冊,排在研究事物具體形態變化的《物理學》(physica)一書之後,併名之為《物理學之後諸卷》,古希臘文是,去掉冠詞就成了拉丁文


霧都夜話吧


通俗的講,形而上學有兩種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這一含義的形而上學與辯證法相對立)。二是指研究單憑直覺(超經驗)來判斷事物的哲學。有時也指研究哲學的本體論。



近代以來,隨著科學理性在人文領域中的強勁蔓延,傳統形而上學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從形而上學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實際上存在著三種形態的形而上學:宇宙本體論、範疇本體論和意義本體論。科學理性所拒斥的實則主要是基於思辨虛構的宇宙本體論。在後形而上學時代,就意義本體論而言,形而上學沒有終結,也不會終結。

中文譯名“形而上學”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既在字面意義上相近,在實際意義上也很符合,屬於經典的翻譯。

兩個基本含義



第一種:

形而上學可以理解為:對終極實在的研究。對於初學者而言,這個定義似乎很難理解,而且也提供不了什麼實際的內容,但是請相信,這個定義是能反映其內涵和外延的最好的定義了。這一點,只要明白了形而上學的內涵和外延,才會明白。下面詳細解釋這一定義。

先打個比方,一把直尺插進水裡,你的眼睛看見那把直尺是彎的。但是,你關於直尺的知識與你的光學知識告訴你:直尺不是彎的,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見它是彎的,是因為光的折射現象。

這就是你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

形而上學,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為,我們可以想,當我們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是否也是像那把直尺一樣,不是把它的本質正確地呈現給了我們、我們所看到的是不是隻是這個世界的表象而對它的本質一無所知或有所誤解?所以,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就是世界的本質。對於這個問題有各種回答,比如: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世界的本質是某種觀念、精神,世界是從上帝那裡流出來的,等等。

這個就叫做“本體論”,也就是狹義上的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還有它廣義上的含義。既然說,形而上學的任務是研究世界本質的,那麼就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有沒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質?如果說有能力,那麼,應該用什麼辦法去研究?

對於前一個問題,有人回答說:“我們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質。”(可知論)有人說:“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不可知論)對於後一個問題,有人主張必須通過理性的邏輯推演去認識世界的本質(理性主義),有人主張必須通過直觀經驗去把握(經驗主義)。

這個就是“認識論”,廣義上的形而上學,應該包括本體論和認識論。

廣義上說,研究超越感性經驗存在的學問,都可以叫做形而上學。而開頭給出的形而上學的定義,指的就是這個。“實在”指的是事物被現象掩蓋了的本質(其實沒有不被掩蓋的本質,這種說法本來就欠妥,此處這麼用乃是便於理解),人們通過一個事物的現象認識其本質。但是人類的認識是發展的,許多過去認識到的“實在”被新的科學發現證明也只是現象,因此人們必須思考,一個事物存不存在終極的實在。有認為存在終極實在的,即世界的原理事先已有定論的;也有認為認識是不斷髮展,不存在終極實在的。此外,如果存在終極實在,人類能不能掌握這個終極實在也是一個問題。如果掌握了,就等於掌握了宇宙根本規律,算命等就具有了科學性。

因此,簡而言之,大概可以這樣認為,形而上學就是研究本質的學問。它是高於物理學的,物理學研究現象及規律,而形而上學研究其存在及實質。



第二種:

在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等人的著作裡,“形而上學”,還有另外一個意義。

先說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傳統的思維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是: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所以,這個世界上如果不是先有雞,就是先有蛋。然而,這種思維方式在這裡陷入了窘迫之境:如果先有雞,那麼這隻雞是怎麼孵出來的呢?如果先有蛋,那麼這個蛋是怎麼生出來的呢?

科學的回答是:這個世界上,雞不是從來就是這樣的雞。蛋,也不是從來就是這樣的蛋。而是在生物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這樣的形態的。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維怪圈,完成了一個“對立統一”,解決了這個問題。

傳統的那種思維方式,叫做“知性思維”,也可以叫做“形式邏輯思維”,用這種思維考慮問題,就不可避免會陷入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樣的兩難處境、得出自相矛盾的、混亂的答案。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四個著名的二律背反(也就是類似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之類的問題,這類問題的特徵就是:他的兩個相反的答案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證明),指出這個問題。他把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歸結為:人類的理性不可以認識客觀世界。

黑格爾則反對康德的不可知的觀點,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維怪圈,就不會陷入矛盾、混亂。這就是辯證法。

與辯證法相對的那種“知性思維”,則被恩格斯叫做“形而上學”。列寧、毛澤東,也沿用了這個用法,所以,中國的政治課本上,對“形而上學”的解釋,依然是第二種解釋。然而,學術界使用“形而上學”這個詞時,一般是採取第一個含義。



其實形而上學看似不相干的兩個含義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如果循傳統形而上學的方法去研究存在本身,而不考慮其外在和暫時的表面現象,研究者很容易就會陷入孤立、片面。因為顯而易見,離開了人的社會不是社會,離開了社會的人也不是人,任何人想拋開“人”去研究社會的本質,除了陷入孤立、靜止、片面(即形而上學的第二種含義),還能得出什麼呢?可見馬克思當年使用形而上學這一“歷史悠久”的定義來描述與辯證法對立的“孤立、靜止、片面”是有道理的。

來自網絡


tlliqi


知何理解形而上學?

這並不複雜,不要把簡單的文字弄複雜。

形可解釋為有形與無形,有形就是有樣子,有先例,無形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稱無形。

形而上學是人們常說的,死搬硬套,不變通,通常用形而上學來比例,因任何事物在特定的情況下都有差異,不可能一模一樣,就像同一樣物體,還會有冷縮熱漲一樣。大體就這個意思。


9紫氣東來


形而上學,其字面的意思是形之上的學問。在這裡,形代表具體的物體;形之上的學問則表示要透過表面的現象,探討物質的本質。因而,形而上學的實質,就是藉助抽象的概念,來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

在遠古時期,人的認識是從模仿現象開始的。

比如,模仿成功的狩獵,舉行魔法儀式;

比如,模仿植物🌳的生長,進行農業生產;

比如,模仿動物🐶的成長,從事畜牧業。

然而,自然界中的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單純地追逐現象,只能獲得零散的因果關係,即零散的認識。

於是,人類不滿足於模仿現象。開始根據不同現象所具有的共性,來建立統一的因果關係,即用抽象的概念來代表現實的世界。這就是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的進步意義,在於使人類的認識擺脫了現象的束縛,在超越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統一的因果關係。

形而上學的侷限性,則在於將抽象的概念絕對化。一方面固執地認為抽象出來的概念就是世界的本體,另一方面則又機械地認為抽象概念之間的區別是絕對的和一成不變的。

由此,使人類的認識由追逐現象轉變為追逐本體,使原本有機的世界理解為機械概念的堆砌。

總之,形而上學的觀念,使人類的認識由模仿上升到抽象,這是人類認識的一大飛躍,使人類得以用邏輯的推理來思考問題,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類認識的效率。

然而,僅僅是抽象的認識世界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當人類認識的範圍超出宏觀領域時,形而上學機械的世界與現實的有機世界之間的差異便現象了出來。

於是,人類認識還需要由形而上學的抽象轉變為構建系統的相互作用。人類需要藉助構建有機的同構系統,來獲得關於自然界的相對認識。

因此,形而上學是人類由平面地模仿自然界到立體地構建自然界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中間過渡理論和方法。

形而上學使人類擺脫了現象,但卻矯枉過正,又受困於自己所提出的概念。形而上學是人類有用的,但卻是不成熟的觀念與方法。


淡漠乾坤


形而上學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把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態和種類,都看成是永遠彼此孤立和永遠不變化的。


景波145974430


形而上學和形而下學是兩種做人(或做事)的方向,形而上者謂之道,就是說,看到一個事物或看到某種現象後,經過思考,領悟到了某種道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悟到了萬有引力,更著名的例子就是毛澤東通過對中國社會現象的思考總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經驗,正是依此經驗,終使他長策宇內,定鼎華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搞形而上學往往行不通,是在務虛,畢竟牛頓毛澤東都是天才,而大多數人都是碌碌之輩,搞得太虛,弄不好老婆孩子也會跟著遭罪。形而下學相反,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就謂之器了,所謂器,就是實用,看到某種東西就想它的用處,比方說一棵樹,木匠看了會想它能做個什麼傢俱,商人看了會考慮它能賣多少錢,而在一個牽牛的牧童眼裡,它只是個栓牛的木樁而己。


籠中水


1、形而上學是哲學上的一種方法論,主要有三點:(1)、靜止地看問題。比如古代寓言的“刻舟求劍”就是對這種方法最好的比喻,船已經動了,他還以為沒有動。(2)、片面地看問題。瞎子摸象是最好的比喻,摸著腿的說大象是圓的,摸到鼻子的說大象是軟的,其實都是片面的。(3)、孤立地看問題。世界中的各種事物本來都是相互聯繫的,都是有條件的,研究某一對象,若不考慮這些,就可能犯錯誤。

2、形而上學看問題的方法與辯證法正好相反,形而上學是錯誤的方法,而辯證法是正確的方法,因為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是辯證的,即是運動的、系統的和相互聯繫的。

3、人們最為根本的世界觀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唯物主義是正確的世界觀,它與辯證法相結合,就是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最為重要的部分(馬克思主義還包括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哲學理論。


惠舒旅社老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有本書叫“形而上學”,這個書名是譯作者加上去的,其原名為“物理學之後”,意思是自然科學的後續科學。形而上學取自易經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簡而言之,“形而上學”純屬中國用語。

那麼,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般人都生活在形而下的直觀世界中,要想理解這個世界,一定要建立對這個世界的總結,我們把這種總結叫普遍意識,而這個普遍意識就達成形而上。

用西方哲學術語講,形而上學研究的是關於是或存在的問題,我們稱之為存在的存在物。那麼什麼是存在呢?舉例說明,人是理性動物,這個命題包括主詞和謂詞,其中“是”為謂語系詞,英語表示為is;was ;are,人表示為human 。如果沒學過英語,我們根本不知道human 是什麼意思。而漢語的人字從甲骨文開始就表達為一個可識別的象形文字,它是一個半抽象描摹符號,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它是什麼。相反的語音字母文字就需要概念解釋,它是抽象的、邏輯的思維繫統。be 是is;was;are的非時態軸心詞,它是對事物存在的解釋,沒有這個解釋,我們根本不知道存在的事物是什麼。更嚴重的是be後面加上ing進行時態,表達為明顯的追問傾向,這個傾向表示對存在的解釋要不斷地加以探討。比如:人是不長毛直立的兩足動物;人是理性動物;人是政治動物。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存在將被永遠追問下去。

我們大多數人對於形而上學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極力否定的。這是幾十年來思想被束縛的結果。今天我們不再為意識形態遮蔽我們的思想而擔憂,我們可以開啟智慧,讓思想自由徜徉。

在形而下的直觀世界,我們一般人對世界的感知是某個可見的具體事物,也就是存在者。比如:某個早餐的食物、今天見面的某個人、下班回家走的某一條路、新買的一輛小汽車。除了關注這些具體的存在者,我們很少對這個世界為什麼存在感興趣,那麼誰感興趣呢?哲學家。哲學家研究存在的存在物,即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物理學之後,也叫形而上學。

好了,篇幅所限,今天就講到這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