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1862年李秀成指挥的雨花台大战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手机用户76167782075


1862年10月至11月,忠王李秀成指挥的雨花台大战是关乎太平天国命运的一次关键战斗。这次战斗意在清除湘军驻扎在雨花台的营垒,太平天国方面投入了数倍于湘军的兵力,使用了新式武器,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原因何在呢?


这里先介绍一下湘军在雨花台扎营的情况。


1861年9月,湘军攻克安庆后,天京上游门户洞开,湘军的先头部队快速东下。1862年5月30日,曾国荃率领湘军进逼天京,在雨花台要塞扎营。曾贞干率军驻扎在三汊河、江东桥一带,沿着长江岸边筑营,以确保粮道。彭玉麟率水军保护水上交通,遏制九洑洲的太平军,保证江南江北联系畅通。当时,湘军主力仍在安徽,曾国荃、曾贞干的部队再加上彭玉麟的水师,总数不超过三万人。

图注:曾国荃画像


由于兵力不足,加上当时军中瘟疫流行,这一支湘军采用的是反客为主的做法:不急于攻打天京,在雨花台挖下长濠、筑起营垒,摆出长期驻扎的姿态。当时太平军主力正在松江、上海一线作战,洪秀全下令李秀成率军回救天京。在洪秀全的严厉催促下,李秀成于7月21日率领数十万大军(具体数字各方面资料记载不一,有的说号称六十万,有的说不到三十万,有的说以十万计)配备洋枪洋炮,回救天京。

图注:李秀成画像


从10月13日到11月25日,李秀成指挥大军向湘军阵地反复进攻,湘军将领倪桂战死,曾国荃也受了伤。但是,李秀成以数倍于曾国荃的兵力,却没能打破湘军在雨花台的营垒,没能达到为天京解围的目的,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指挥失当。李秀成率领的大军虽然向曾国荃的营垒发起猛烈攻击,“洋枪洋炮,骤若飞蝗”,但这种攻击是分散的,没有把湘军的主要营垒包围起来。这种战法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却不能取得有效战果。另外,李秀成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雨花台大营的正面,没有注意切断湘军的补给线。如果把主要精力用于切断长江与天京护城河交汇口的三汊河,雨花台的营垒就会不攻自破。


第二,补给困难。太平军没有切断湘军的补给线,使得湘军能够源源不断接到来自后方的武器、粮食、军饷,而太平军自己的后勤供应却十分困难。由于资料缺乏,无法判断为什么天京近在咫尺,却对李秀成率领的大军几乎没有接济,他们只得自己设法筹集粮草军备。李秀成自己曾说:“各未带冬衣,九、十月正逢天冷,兵又无粮,未能成事者此也。”


第三,战斗力下降。天平天国后期,军队中来自两广的老兄弟越来越少,新补充的兵源占了多数。经略苏浙时新补充的兵源成分复杂,既有清军的溃兵,又有各地的土匪,这些人把恶劣作风带入天平军中,使得军纪松弛,军心散漫。根据《湘军志》记载,当时太平军各级将领腐化,“自重其死,又乌合大众,不知选将,比于初起时衰矣。”

图注:《湘军志》书影


雨花台大战的失败,使湘军巩固了包围天京的营垒,曾国藩合围天京的计划得以继续实施。太平天国方面则陷入处处被动,疲于应付的局面。

参考文献:

《太平天国通史》下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太平天国战争全史》第4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历史研习社


第一,他的失败可以用曾国藩一句话来概括,“城中群酋受封,至九十余王之多,各争雄长,苦乐不均,胜不相贺,败不相救。”平常作战,这些新封的王爷各自在自家战场,李秀成指挥起来还是比较从容。可是,当把他们聚集在天京这么一个芝麻小地,同是王爷,李秀成这个忠王已经失去了之前的约束力和支配力。压制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反感,造成消极参战,或者自行其是,不听指挥。

第二,解围天京被围战,第一次打向荣是由东王杨秀清,那时太平军战力正盛,万众一心。第二次打和春、张国梁是由洪仁轩指挥,此时太平天国虽然经过内讧,可是朝政还算清明,加上指挥有方、将士用命所以还能勉强战胜。第三次呢?它的最高指挥者却是蠢笨如猪的洪氏家族勇王指挥,此人贪财又不识字,把太平天国朝纲弄得絮乱不堪,比指鹿为马的赵高还不如!

第三,太平军水师在田家镇一战全军尽丧,粮食运输只能依靠陆路,肩挑人扛地运粮本来损耗的就十分巨大。

第四,太平军进行雨花台作战时正值冬季降临,士卒冬衣不继,极大地影响了军队战力。

第五,太平军的士兵素养已经不可与初期同日而语。在雨花台激战正酣之际,竟然有士兵和清军交易旗帜以虚报战功。

此外,太平军赏罚不分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在外出生入死的士卒竟然比不多王府扫院子的差役官位高!


大福读史


1862年10月13日至11月26日,李秀成率领大军与驻扎在雨花台的湘军曾国荃部展开激烈交战,太平天国倾尽全力试图击败湘军的围困,以保证都城天京的安危。然而,激战44日后太平军始终无法击破湘军营垒,无功而返,只能退守天京孤城。天京失陷的命运就此注定,再也无力翻盘。

1861年9月5日,长江中游军事重镇安庆的失陷,使天京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屏障,彻底暴露在湘军面前。曾国藩采用稳步推进的战术,派九弟曾国荃率军从芜湖、太平一路向东推进,攻占秣陵关、方山等地,直插天京南门外的雨花台。湘军在雨花台修筑营垒,水路由彭玉麟扼守护城河口,以保护粮道。洪秀全见状连下数旨,召忠王李秀成率军回援天京,并表示“如不奉诏,国法难容”。正在向上海发起进攻的李秀成不得不下令撤军,集结护王陈坤书等十三位王爷的人马,号称六十万,实际也有三十余万大军,分三路从苏州出发,浩浩荡荡直奔天京。

李秀成经营江浙战场多年,整个苏南地区除镇江和上海一隅外,尽入其手。富庶的苏福省使得太平军从洋人手中购置了大量军火,李秀成手下的太平军装备了大量洋枪洋炮,装备精良。加上江浙战场上太平军连战连捷,军中士气如虹,这数十万大军堪称劲旅。反观湘军方面,孤军深入,缺乏后援。曾国荃率吉字营三万余人驻守雨花台,却恰逢时疫漫延,将士人心惶惶。曾贞干率贞字营五千余人驻守大胜关、江东桥一带。彭玉麟率水师一万余人控制长江航道,以保证粮道不失。太平军与湘军兵力之比大约为7:1。

10月13日,从溧阳、溧水方向赶到雨花台的李秀成大军向驻守雨花台的湘军发起猛烈进攻。曾国荃心知硬拼肯定不行,严命固守营垒,只在太平军进攻时发炮还击,不得主动出击。太平军采用人海战术,一波接一波的发动进攻,却毫无效果。交战十余天,损失了数万将士。情急之下,李秀成派出数千人突袭江心州,企图截断湘军粮道,被彭玉麟指挥水师官兵击退。11月3日,侍王李世贤率三万生力军加入战场,李秀成集中火力,发动交战以来最猛烈的进攻,正面以火力压制湘军,私下挖掘地道,直通湘军营垒。迫使曾国荃抽调曾贞干的人马前来援助防守。太平军挖掘的地道炸塌了湘军两处营墙,数千太平军蜂拥而上,杀入营垒。

湘军将士急红了眼,报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必死之心,与冲入营垒的太平军激烈争夺。双方来回数次争夺,最终太平军势竭,湘军成功守住了大营和营垒。此战之后,郁闷至极的李秀成又采用了炸药战、穴地战、轮番进攻战等战术,皆无效果。无奈之下于11月26日下令撤围,退守天京。雨花台大战以湘军胜利而告终。为何太平军在具有优势兵力和装备的情况下无法战胜湘军,未能替天京成功解围呢?

一.急于求成。李秀成求胜心切,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如果集中兵力先断湘军粮道,再以优势兵力围攻雨花台,其结果将会大不相同。

二.战斗力低下。李秀成率领的这几十万大军大多未经历恶战,虽有先进的洋枪火炮在手,但遇到湘军这种不要命的对手,不消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湘军志》的作者王闿运对此评论“乌合大众,自重其死,不知选将,大不如初起之时矣!”三.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太平军善攻而能守,优势长处是擅长野战。湘军是善守而能攻,长处是先守后战。每到一处先筑营固守,使擅长野战的太平军进攻失利。待敌人士气衰落,再起而攻之。

如果太平军趁湘军立足未稳之时便发动进攻或许有较大可能将其击败,一旦等湘军修筑起营垒,太平军想要击败他们便难上加难。这不仅可以从雨花台大战中看出,在此之前,陈玉成率大军援救安庆之时也是同样是无功而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