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鄉村記憶」東營市>廣饒縣 花官鄉

花官鄉位於廣饒縣北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15公里。北連陳官鄉,東靠丁莊鎮,南與石村鎮毗鄰,西與博興縣接壤。鄉境東西125公里,南北12公里。面積117.3平方公里。耕地4929公頃,人口3.58萬人。

花官鄉以駐地花官村命名,1912年,鄉境為樂安縣義、信、恥3區之屬地,後屬濟北、內史、琅槐3鄉。1914年,屬廣饒縣。1940年7月,中共廣饒縣廣北工作團在境內建根據地。同年9月建第六區。1941年1月,六區屬廣北縣行政公署。1942年9月,將西部李樓一帶村莊劃為五區,屬廣北縣。1945年8月,五區併入六區。1955年12月,六區改稱碑寺區。1957年12月,撤區建花官、嶽六、碑寺、楊橋4個鄉。1958年3月,花官、嶽六合併為花官鄉。同年9月成立東風公社8社。同年10月,改稱花官公社。1961年6月,花官、碑寺兩公社合併為花官公社。1964年3月,花官公社改稱花官區。1970年11月,撤區建花官、鬥柯兩公社。1984年7月,花官公社改稱花官鄉。花官鄉歷史文化遺存豐厚。

春秋故城遺址位於廣饒縣城北15公里花官鄉草橋村,又稱草橋遺址。古城遺址處草橋村西北部。

今存土築古城牆遺蹟與護城河故道一段,當地群眾謂之“城壕”。1991年6月,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樂安故城遺址發掘現場 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北京文物局、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以及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多位專家對古城遺址作考古鑽探與發掘。證實該城分為春秋和漢代兩期築成。城基寬25米,護城河寬18米。城牆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2公里。城廓大致為長方形,面積約6平方公里,古濟水流經古城西南, 折東而下。古城兩米以下即見文化層。從該遺址出土的文物看,有龍山文化時期的附加錐紋紅陶鼎腿,商周的陶壺、陶罐、陶缽、陶簋等殘片,秦漢時期的磚瓦、石磨、陶井壁斷片等。在古城西南,伏臥一條南北走向的土嶺,名謂“官道”,據說是古代官方的土築車馬臺道。此道至今尚露出斑駁的形表。

此城始建於春秋末期,秦代將城牆夷平,漢初復築其城。東漢末在此置青州樂安郡,為孫武后裔孫炎的郡望。《三國志.王朗傳》雲:“樂安孫叔然(名炎)授學鄭玄之門,人稱東州大儒”。隋代樂安郡廢入北海郡。唐代博昌縣治曾徙此。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春秋末年《孫子兵法》作者孫武的祖父、齊國大夫田書,因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採於樂安”。《唐故滑州白馬縣令樂安孫府君(名起)墓誌銘》亦云:“自齊大夫書始受邑於樂安”。《全唐文》載《唐幽州內衙副將、中散大夫、試殿中監樂安郡孫府君(名壬林)神道碑》雲:“齊宣王將臏、魏將涓,戰於馬陵,虜魏太子名申,護子孫,遂居齊樂安”。漢代封李蔡和匡衡為樂安侯。《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傳》均稱:其從弟李蔡被“封為樂安侯”。其《漢書.匡衡傳》也稱“匡君代為丞相,封樂安侯”。《續修廣饒縣誌》和《地理風俗記》稱:此城東北距琅槐城40公里,向南距千乘(今廣饒)城15公里。明嘉靖《樂安縣誌》注:“今城北二十里外,有故城址。”又《續山東考古錄》卷十五語:“伏琛《齊記》曰:博昌城東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時、濟二水。”

考古工作者依據大量資料與實地勘察,考定此遺址最晚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為春秋齊國樂安邑遺

址。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張政烺在仔細勘察發掘現場後題書曰:“齊樂安故城重放異彩——為廣饒草橋遺址題。”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亦題詞:“孫子兵法十三篇作者——春秋齊樂安孫武故里”。

呂劇之鄉。花官鄉歷史上災害頻仍,為養家餬口,人們只得靠賣藝乞討維持生計。19世紀中葉

以後,花官一帶的藝人就以“哭迷子”“扽腔”等曲調演唱小曲。清光緒六年(1880年),琴書藝人時殿元、崔心悅、崔心慶等到花官一帶,演唱琴書《洞賓戲牡丹》《三打四勸》《王天保下蘇州》等,花官本地藝人演唱當地流行曲調“哭迷子”“扽秧光”(扽腔)“蓮花落”“姐兒調”。雙方互相切磋,各取所長,為後來呂劇的創立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前後,花官一帶的李樓、來家、草橋等村成立了戲班,每逢節日就演出傳統劇目。1984年7月,花官鄉李樓村的青年農民孫德堂辦起了一個劇團,取名“樂安呂劇團”。如今,花官鄉有劇團21個,演職員310餘人。常年在外演出的有13個劇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