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名人軼事│營口海防練軍營管帶喬幹臣

喬幹臣,字子敬,1883年開始任營口海防練軍營管帶,兼督修炮臺,在營口任職22年。喬幹臣授命來到營口後,一邊率練軍營540名兵勇投入炮臺修築工程,一邊加緊訓練軍隊,並帶領兵勇保護海關稅卡,維護社會治安,隨時準備抗擊入侵之敵。炮臺竣工後,喬幹臣帶領隊伍進駐,成為西炮臺的第一批駐軍。

名人軼事│營口海防練軍營管帶喬幹臣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火很快燒到營口。1895年3月6日10時許,日軍第二軍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中將把軍隊分成左右兩隊,一路攻佔營口城區,一路向西炮臺進攻。

名人軼事│營口海防練軍營管帶喬幹臣

此時西炮臺已是孤臺。喬幹臣率領500多名練軍營兵勇,會同袁珍帶領的水雷營將士共同鎮守炮臺。為阻擋日軍進攻,喬幹臣毅然下令炸燬埠區通往炮臺的小橋。當日13時40分,西炮臺落成後的第一場戰鬥打響。當日軍接近炮臺時,突然地雷爆炸,兩名日兵“立刻化為齏粉,飛向天空”。喬幹臣下令“施炮迎擊”,“五門海岸炮從堅固的炮臺連續射擊,其彈著極為準確”。水雷營士兵引爆地雷,爆炸聲,廝殺聲響成一片。從午到晚,日軍發動多次進攻,未能前進一步。入夜,下起小雨,日軍趁黑夜掩護,派工兵切斷地雷導線,致使地雷失效。炮臺守軍孤軍抗敵,大炮又不能近距離發揮威力,如不撤退有全軍覆沒之危。喬幹臣當機立斷,率全體官兵乘夜色悄悄撤出炮臺,飛速渡過遼河,參加田莊臺保衛戰。

  田莊臺保衛戰是甲午戰爭期間最後的陸戰。1895年3月9日,日軍為奪取田莊臺,投入3個師團的兵力,集中90餘門大炮,向清軍進攻。喬幹臣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帶領兵勇頑強抵抗。雖然甲午戰爭清軍失敗,但喬幹臣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卻給欽差大臣劉坤一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初二日,他上奏朝廷,讓喬幹臣繼續於營口統帶練軍營。1896年1月,喬幹臣所屬的練軍營返回營口。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西方列強組成八國聯軍打進中國,這一年按中國干支紀年為庚子年,因此也稱這場戰爭為“庚子之戰”。7月26日,俄軍步兵500人、騎兵100人,攜炮2尊,佔領營口東部邰家屯,並炮轟五臺子兵營,當日正逢朔日(農曆初一),營口的文武官員舉行告朔典禮,“聞炮聲,即知有變”,奉軍統領胡誌喜、練軍營管帶喬幹臣立即回營部署防禦。此時,清軍已“陣亡三人”,因無主將,駐紮在二道溝的清兵由揚武門退回圍子內。胡、喬二將率士兵倉促應戰。危急時刻,從豐濟門內殺出數十名義和團民,手持短刀直撲俄兵,俄兵突遭義和團民近距離襲擊,又值北風大作,慌忙撤退。

  8月4日,俄軍3000人,日軍300人,再次圍攻營口。駐營清軍的兵力只有12哨1000人左右,軍械簡陋。面對強敵,喬幹臣和他的練軍營不畏強敵、不怕犧牲,同聯軍展開激烈的巷戰,頑強地抵抗6個多小時,終因武器裝備簡陋,兵力懸殊,力盡彈絕,被迫撤離。在這場保家衛國的戰鬥中,海防練軍營官兵113人陣亡,127人受傷,聯軍死傷200餘人。為表彰喬幹臣保衛營口之功,清廷加授他為記名提督,賞頂戴花翎。

  1905年,喬幹臣病逝於營口。

  清宣統二年(1910年),練軍營管帶劉芳山發起修建昭忠祠,祭祀庚子之戰中營口海防練軍營犧牲的113位愛國官兵。喬幹臣雖非死於戰場,但他忠勇可嘉,亦得附記其中。

名人軼事│營口海防練軍營管帶喬幹臣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史志辦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