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解决写书法时东倒西歪的问题?

NOTHING72255


我认真练习颜真卿楷书,孙过庭书谱快五年了,刚刚开始练习也是东倒西歪啊!为了习惯悬肘厂腕用的快两年多!现在已经习惯悬肘临习各种字体!感觉真的好幸福[捂脸][大笑][祈祷][祈祷]











我是林果果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你说的东倒西歪的问题就是字的结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临摹字帖来解决。

结构是书法作品的三要素之一,另两大要素是笔法和章法,学习书法也是主要学习这三方面的技法和知识。

仔细分析一下,造成写书法时字东倒西歪的原因大致有二个:

  • 一个是平时书写习惯不好,总是既没耐心也不认真的去写,时间长了就养成不良习惯。
  • 二是在刚学书法时,对毛笔控制不好,在字的笔画安排上也不妥当,因为笔画安排的不好,导致字的重心不稳,不是向左歪,就是向右倒,这是一些初学者常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字的结构方面的问题,怎样解决,古人早有答案。

结构也被称为“结字”或“结体”。掌握了结构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后,你写字时就不会东倒西歪了,

因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这话是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书谱》里写的,是孙过庭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孙过庭告诉初学者,学书法的头一步就要先把字写平正了,这个平正是对学习书法的的人最基本的要求。

平正很难做到吗?并不难!只要上点心,即使是小学生,用不了多久都能做到。

其实仔细分析,写字东倒西歪,书写习惯不好的原因占大半,因为即使你从没学过书法,不懂笔法和结构上的知识,但只要上点心把字写稳当了还不难做到吧?

所以孙过庭说“但求平正”,这“但求”二字可谓意味深长了。

孙过庭的意思是你别的不会可以,但必须把字写平正了。

平正在这里还有立规矩的意思,是对初学书法者最简单的要求。

  • 平正的基本要领:

横要平

  • 竖要直
  • 撇捺要周正

做到平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模仿,你说我自已写不好,一写就歪,所以才让你临帖。

临帖临什么?一临笔法,二临结构,三临章法。

你照着帖,一面观察一面模仿,时间长了,书写习惯就改变了。所以说临帖的过程,就是个改变书写习惯的过程。

字帖里的字是怎么做到平正的?这个也不难,书法家通过对字的笔画位置和姿态的调整和妥善安排来做到字的平正和安稳。你临帖的时间长了,结构上的基本要领掌握了,你的字就再不会东倒西歪了。

所以我们不管是平时写字,还是练书法都应先养成好的书写习惯,不能等到不良习惯养成了,再通过练书法去改变,既浪费时间又耽误书法水平的进步。有很多人从没练过书法,但字也写得端正大方的,这与他们平时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很大关系。

回答完毕,谢谢。


杉石


字的东倒西歪是学习书法时易出现的问题、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起始之吋收尾之后都可能造成东倒西歪的限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确实给一些书法爱好者产生困惑、我想根据自己的学习谈谈点谪看法、与书法爱好者分享。首先、从单字练习时开始注意、我们讲横平竖直、特别是楷隶篆等类正书体、是比较好解决的、从第一笔开始就应注意规范、横平或左低右高3一一5度左右、那么笫二第三横以此看齐、并解决好各横划在字的比例中均等位置问题,而后每字与第一字看齐;其次、练习与创作时釆用原始办法、结方格或画好方格、或直接用现成的方格纸、使用划格器具划方格均可、在方格内写字也可矫正东倒西歪的问题;再者、练习时写字的姿态也会影响字形行形、若坐姿、要注意桌、椅相吻的高度、抬头、挺胸、目与纸距都耍相可适宜。若站姿、两脚与肩同宽、收腹上身微倾、握笔自如、照贴习字。还有就是要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练习时坚持时刻提醒自己、常用心算字距、行距、每行抬头字、也就是第一个字的位置、练习多了\\也就顺利克服、当然这与开車驾驶一样、行万里路、公里数到了一定里程、技朮自然成、书法也是这个道理。





对建清


八面出锋的米芾,以及乱石铺阶的郑板桥,就是“东倒西歪”的杰出代表。虽然以平面几何的观点审视,他们作品中的字排列得太不讲究了,但如果从书法艺术的角度去解读,它们是形歪而意直,形拙而质真,不仅不丑,反而美到无敌。

书法中的行书与草书,本就不拘于平面齐整的铺陈,都写出米字格正楷一样,大小一致横竖成行入列,反而显得死气沉沉。汉字有势谓之字势,书法有气谓之行气,这个气势的连贯承接,绝不是呈平面几何式分布,在笔势在行气在通篇的章法。单个的字以及作品的局部,虽然看起来歪歪斜斜,但整幅作品通视过去,既险绝奇怪,又会让人觉得非常平衡和谐,从而会添气韵神彩之美。

线条是书法的有形载体,因书写者用笔习惯、行文习惯和章法布局习惯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优秀的书法家,在运笔成字时,歪歪斜斜,左右参差,手下有谱,胸中有局,最终的结果总会达成视感的平衡。反之,如果不具备相当的功力,刻意把字写成歪歪斜斜,以求入古朴,那就是东施效颦、丑上加丑了。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你说的这个问题应该是写字把握不住重心的问题。

写好一个字应该先写好笔画。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都要笔笔送到,细致精准,这样写出来的笔画才能自然流畅,美观大方。

其次就是要把握好字的结构,即掌握好一个字的重心问题,否则写出来的字就会“东倒西歪”!

怎么样才能把握好一个字的结构呢?字的结构总体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又可以分为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结构。

下面我就从最常见的左右结构,分析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这类字?从赵孟頫的《胆巴碑》中找些例字,大家自己体会。

一、左高右低。

二、右高左低。

三、笔画少或形短居右时,宜取下齐。

四、笔画少或形短居左时,宜取上齐。

五、左宽右窄

六、右部让左部。

七、左部让右部。

有些书法大师故意把字写得“东倒西歪”,那是一种极高的境界!选取王羲之的一些例字,大家一起来欣赏!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


东倒西歪是外行人说的话,内行人叫欹侧或侧势。

自古大师都有欹侧,不懂欹侧的书法家基本不会是一流,比如二田的书法中就没有欹侧。

当今的书法大师范笑歌就重视欹侧运用,而且范笑歌各体欹侧不同,我觉得真是天下一绝,古代书法家虽然有欹侧,但能创造各种不同欹侧者应该没有,或很少,只有范笑歌先生可以做到欹侧任意创造,这就是书王。





艺国神殿


东倒西歪顾名思义就是方向失常、错乱,看起来没有规律。可以细分以下几点来说说。

首先是笔画东倒西歪。

凡事皆有度。比如煮菜,盐放的不合适就会过咸,但是一旦放合适了,菜会变得非常美味。所以有时候笔画的倾斜是为了造成一种稳态。

比如下面这个“前”字,“前”字的横,竖,竖钩都没有绝对的横平竖直,但是整个字还是处于一种稳态。这是为什么呢?仔细想想,有些笔画本来正确的形态就应该是倾斜的。比如点撇还有卧钩,斜钩等等,都是这样。而这个长横,仔细看看,虽然它是一种倾斜的样子。它还是处于一种稳态,这个我们把这种笔画的状态,我们有一个抽象的形容叫“势”。

这几个竖和竖钩整体造成的一个外扩的“势”,这些笔画都是倾斜的,但是整体看起来还是很和谐。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刚才煮菜的那个问题的答案。盐放合适了,菜就会很美味。

所以适度的倾斜相当于是一个摆动,可以让字更有动感而不会死气沉沉。

我们在看下面的两个字,草字跟木字。这个倾斜的角度会更加夸张。但是字整体来看还是很稳当,这几个笔画除了除了倾斜的处理之外,还加上了粗细变化,就像一杆秤四两拨千斤的秤砣与称尾的物品一样,成了一种新的稳态。

但是我们平常小朋友写字的时候,都会把一些笔画的倾斜写得过于夸张,比如横会斜上天,竖也是东倒西歪,如所谓,并没有考虑到笔画或者字的平衡。

所以笔画的东倒西歪,一是体现在笔画的角度方向都不均匀的变化,没有专业的考量,而只是任意为之,这才是字东倒西歪、难看的原因。

字形东倒西歪

说到字形的东倒西歪,还是上文提到的笔画东倒西歪的特征,只是任意为之,并没有专业的考量,亦或是倾斜的度过了头,所以造成字的不稳。

有的书法家在写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让所有字取一种斜势。也就是说通篇的字都是在往同一个方向倾斜,让就像一个军队一样,整体看起来会很整齐统一。

整篇东倒西歪

这个还是同一个问题,不能过度,而且要有呼应,整片的东倒西歪体现在行或者列上。如古代书家在写一些草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取一条中间线,哦,以这条看不见的中间线为柱,自己的字在这条柱左右摆动。甚至是两条柱子相互呼应,如一个括号或者反括号一样。

这样产生美感的前提,要求一定是要相互呼应。平常我们写字如果东倒西歪,一般不会去考量这些呼应,而是任意为之,所以为什么写字写一整部作品,要有谋篇布局之说。有的人可能会反驳说,古代的书法家可能写一个随性的书渣,或者是一些长的文章,也不会去故意的作谋篇布局,但那是熟能生巧的情况,不能作数。不学还是应该从谋篇布局学起把一些呼应做到,你据说呼应没有理解到位的,应该先把所有的字和笔画写端正,再把整篇写端正,行是行,列是列,孙过庭《书谱》里面有云“但求平正,务追险绝”。“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前面谈了这么多专业的东倒西歪的要求,对于初学,我们还是先做到端正,也就是先解决我们任意造成的东倒西歪。

如何解决写书法时东倒西歪的问题呢?

首先还是握笔。握笔正确了,有些完成笔画的动作才能正确,有的笔画才能写得正确。比如硬笔的长横应该是通过手腕对笔的摆动完成的,而不是用手拖出来的,毛笔也一样,一个长横一定是用手推出去的,而不是拖出去或者扫出去。

问题的关键在笔画的完成动作要正确,妈的完成动作要正确的前提是握笔要正确。为什么说坐姿也有要求呢?常看到有些人写字的时候,耸肩,趴桌子等等,这些都不利于笔画的正确完成,当然笔画会歪斜。

其次是字形。字形的东倒西歪,很大一部分程度还是由于笔画的歪斜,整体上让自行看起来东倒西歪。你还是回归到刚才的笔画,首先是笔画完成动作要正确,其次是整体要一致。

再然后是章法,全篇的布局。初学谈不上布局,只要求做到端正整洁,行有行,列有列。如何做到呢?要对齐,字与字中心要对齐。

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练。而且是长期的训练。

总结一下,字型产生东倒西歪的原因是由于笔画的东倒西歪,笔画的东倒西歪来自于坐姿握笔的不正确,导致笔画的完成动作不正确。整体的东倒西歪是由于字形的东倒西歪。所以问题的根本还在比划与坐姿握笔。初学者一定要把练习落到实处,而不是整天想着去找一些所谓的解决办法,而忽略了实打实的练习。练习的效率要体现在改正之前,错误的握笔坐姿和笔画的完成动作。个如何考量是否已经改正?就要看自己的笔画有没有完成的好,有没有端正。

所以先求其本,好好练习吧。


尚意书法


书法中的东倒西歪分成两种:一是真歪倒,二是假歪倒。

第一,真歪倒。

①重心不稳:重心就是每个字都要有一个着力点。如果写出的字,没有着力点,那就会出现重心不稳,导致字会歪倒的。这个就好比我们人的姿势一样,我们摆的每个姿势动态都要有重心,如果没有重心,就会失去平衡感了,那么人也会歪倒的。

我们举个单字例子,“中”字,如果说我们这这个竖笔的时候,没有写到正中间或者是这个竖笔没有写直,那么这个字就是重心不稳了,肯定会歪倒。

②对间架结构理解的不够透彻:字的结构就像是楼房的骨架,就好比楼房的支柱,如果这个支柱歪倒了,那么整个楼房也会倒塌的。单字结构也是这个道理,每个字都有它自己的结构特征,每个笔画的长短、粗细和方圆都搭配的很合理的,如果我们写字的时候,不能把每个笔画安排的很合理的话,那么结构就出了问题,字也会歪倒的!

上面这个“义”字,是赵孟頫写的,无论是结构还是字的重心,写的都很稳。下面左侧的竖笔和右面的戈钩就好像人的两条腿,站的很稳。

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堂”字,除了最后一笔横画没有抗肩,其他的横画基本都是抗肩的,那么这个字不歪倒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后这个横画没有抗肩,如果这一笔横画也是斜势很大的话,那么这个字就真的歪倒了!

所以说,我们要想不让字真的歪倒,那就必须通过临帖学习人家结构和重心问题!

第二,假歪倒。

假歪倒就是看似歪倒了,其实没有歪倒。古代有个大书法家,也是书法八大家里面的人物——米芾,学习米芾体的朋友都知道,他的很多单字写的都有点向左歪倒的感觉,写出的竖笔画也是呈左上右下斜势的感觉,但是当我们看到他的整幅作品的时候,就会感觉一点也不歪,而且重心很稳的,这就说明米芾对于章法布局的把控是很到位的。

这个道理就好比人的五官,每个五官都没有问题那么组合起来就很难看,但是有些人,单个五官一般情况,但是组合起来却很漂亮!

下面这个就是米芾的作品,的确有很多字是斜势的,可是整体真的很好!

综上所述,如果说字写的真的东倒西歪了,那就在单字的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方面,多下功夫。通过学习古人,来解决字的重心不稳的问题。当我们的书写水平还不够的时候,如果刻意的去模仿东倒西歪的话,那么你将无法解决真歪倒的问题!

强哥浅谈,插图来自网络!


强哥书画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写书法时东倒西歪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

你在练习时,多去找笔画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字帖上的笔画位置。

临摹字帖很久总是写不像,东倒西歪,而且没有进展了。很大程度上是训练方法不正确造成的。初学应当多进行笔画训练,结合简单字来巩固笔画,掌握结构,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坚持一段时间肯定能明显改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捂脸]



聿晋书法


东倒西歪,可能是水平不到,也可能是错落有致。

有些书法名家的字,就不是那么正。比如沈鹏先生的字。

沈鹏先生的楷书也不是也那么的正,下图沈鹏先生所写的

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那么我们看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看看是不是复归平正。

再看看《集王羲之圣教序》中的字,是不是“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王羲之这个“有”和其他两个人的区别在哪呢?

书法东倒西歪,好不好,怎么歪才好,这个需要学习书法才能够了解。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可以关注一下。2020年2月1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