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比珠三角地区更发达?

烧开水的工程师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两个三角洲的组成模式却完全不同,长三角基本包含三省一市优势地区,而珠三角却仅仅是一个省份的部分区域。我们以轨道交通中的地铁为对象比较一下,地铁也属于轨道交通中的一类。当前两地也是我国城市开通地铁数量最多地区,如果比较两个地区地铁的开通城市数量,长三角稳赢,但如果比较区域地铁开通总里程,长三角比珠三角发达一说便不是很准确。
就当前已经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数量来看,珠三角只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个城市,而长三角开通城市包含有南京,苏州,无锡、上海、杭州、宁波、合肥等城市,从数量上看基本是珠三角两倍。另外长三角当前还有几座已经在建地铁的城市,比如常州、南通、绍兴等,可以说未来长三角开通地铁的城市数量会远远高于珠三角。
但如果比较两个地区已开通地铁的平均里程,珠三角与长三角旗鼓相当,原因就是珠三角有双子城市深圳和广州的存在。珠三角地铁当前通车里程深圳285公里、广州478公里、佛山32公里、东莞38公里,平均208公里,长三角南京378公里、苏州121公里、无锡56公里、上海705公里、杭州135公里、宁波91公里、合肥52公里,平均219公里,仅多出10公里。
当然,地区地铁的发达程度不能仅以开通城市数量、开通总里程来衡量,况且珠三角比长三角无论在面积还是城市数量上都有很大差距,不能因为都是经济三角洲而横向比较,毕竟两者的先天组成定位是有很大区别的。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一、一个港珠澳大桥就挤占了多少基础设施和多年的预算,

二、珠三角面向香港通过深圳就近设厂,吸引全国的劳动力,厂区密集、劳动力密集、物流距离短,海运材料进来产品出去。

三、珠三角发展早,那时还是高速公路的天下!

四、长三角地区企业距离比较大,辐射距离也比较远,协作配套的企业间距也较宽,很多产品从原料到成品都是国内生产,出口国际市场,珠三角则是三来一补,简单装配。

五、长三角地区环保意识更高,轨道交通比较环保。

六,经济规划布局都比较合理!保持合理间距,

七、珠三角地区发展阶段全国是劳动力过剩,一职难求,民工潮,企业设哪里都有人来,长三角发展的时候是民工荒,设厂的时候必须考虑周边劳动力就近工作。轨道交通可以拉近上班的距离……


颂歌520


因为地理条件不同。

长三角位于中国大陆东海岸的中部,珠三角在中国大陆偏于一隅。

加之长江沿岸人口众多,长三角腹地广阔;广东位于岭南,和中国大陆的广阔中原地区有山岭阻隔,所以珠三角腹地小得多。

由这个地理因素决定,长三角的枢纽地位比珠三角好,人口聚集程度也更高,轨道交通的市场条件更优越,可以承载更为密集的轨道交通网。

珠三角顶端是香港,和大陆不是一个关税体系,香港和广州,一个对外条件好,一个对内条件好,枢纽地位争夺产生珠三角内耗。而长三角上海的枢纽地位无可争议,更容易建立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和南京为两翼的放射状轨道交通网。

上海的地位,无可争议

另一个地理条件不同是,长三角是高度发育的三角洲,是一个三角洲平原,发展主要在南岸。

而珠三角的三角洲发育程度低得多,表现在地貌上就是珠三角河网密布。而且,珠三角是跨珠江发展,南岸河网密布,北岸又是很多山地,无论是人口承载还是筑路条件都不如长三角。这又是制约轨道交通发展的另一个因素。

珠三角河网密布

此外,还有行政因素,长三角偏向大政府,政府财力雄厚,执行力更强,而珠三角偏向小政府,虽然财力也很雄厚,但执行起来慢得多,极端如香港,为了修几十公里高铁,已经争论了十多年没结果。

综合以上因素,长三角轨道交通网比珠三角轨道交通网有更好的条件,如果更好,也就不奇怪了。


鱼眼猫眼鹰眼


这个要从城市间轨道交通和市内轨道交通这两方面来看,

首先看看城际间高速铁路情况,珠三角目前通车的有4条高铁(京广深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厦深高铁)进出,并与周边的广西、湖南、福建连接,与江西连接的赣深高铁也在修建,长三角(只算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即可)目前有5条高铁(京沪高铁,合宁高铁,沿江高铁,沪昆高铁,沿海高铁)进出,并与周边的山东、安徽、江西、福建连接,如此看长三角对外连接高铁暂时多一条,分析原因,主要是长三角区域大,城市间距离远,而珠三角区域小,城市间距离近,如此不需完全依赖高铁,而依靠高速公路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然后看看城际轨道(俗称城轨,中速铁路,时速100公里左右)情况,目前珠三角已经规划了在2020年前将新建的16条城轨线,合计里程1430公里,长三角就看江苏与浙江情况即可,江苏计划在2020年前新建8条城轨线,浙江省在2020前计划新建11条城轨,两省合计19条,不过江苏浙江都是在2012年就提出了规划,而珠三角的规划是最近的,由此看来,珠三角城轨建设起步确实不如长三角早,分析其中原因与前条所述应该相同,主要还是珠三角城市距离近依赖高速公路也可;

最后看看城市内地铁情况,珠三角以深圳广州为例即可,长三角则以上海南京杭州三大城市为例即可,据最新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初,上海地铁通车里程617公里,南京259公里,杭州82公里,合计958公里,广州317公里,深圳286公里,合计603公里,两相比较城市平均数,长三角三大城市平均319.3公里,珠三角两市平均301.5公里,确实长三角领先,

再说说地铁远景规划情况,截止2030年前,上海将总计规划建设33条线路,总长1700公里,南京总计规划建设将超20条,总长775公里,杭州数据是截止2022年的,总计规划建设10条线路,总长度约445公里,没有查到杭州更新的规划,如此长三角三大城市合计总规划2920公里,市均973公里,再看珠三角,截止2030年广州新增规划15条线路,长度413.5公里,加上已经建成的,总计25条线路,总计长度730.5公里,截止2030年深圳总计规划线路32条(但最近有变提出到34条),总计长度730公里,广州深圳两市合计1460公里,市均约730公里,少于长三角三市平均的973公里,这里主要是上海城市大规划数量多,而广州规划线路相比其城市规模数量有点少;

对比上述地铁情况分析原因,城市地铁建设的规模一是同一个城市的大小相关,二是受制于该城市的经济实力,三是因为国家批复速度从2015年以后才明显加快,这或许是基于现在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短缺时代而做出的建设思路调整。

总之,长三角的轨道交通要稍领先珠三角,但珠三角在建设思路调整后,已开始大幅追赶,让珠三角人民也期待更美好的未来吧。


kuangjw


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是否比珠三角地区更发达?其实要看那个方面来看,两个区域其实各有所长。


从连通区域内大、中城市来说,长三角地区的轨道交通是有一定优势。长三角地区的京沪、沪宁、沪昆(沪杭)、宁杭等均为设计350Km/h的高铁线路,这些已运营的线路可以串联起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大、中城市;而珠三角地区目前时速可以达到350Km/h的高铁线路仅有京广、广深港,其它的厦深、贵广、南广等线路设计运行时速只有250Km/h。


从轨道交通的便利性来说,珠三角地区比长三角地区更便利。长三角地区虽然高铁线路多、等级也比较高,但运营列车停靠的站点县级以上的城市,沪宁城际有些车次会在沿途小站停靠,但车次非常之少。而珠三角地区则不同,即使在一些镇街,出行乘坐轨道交通也是比较方便的。比如广深铁路上深圳的平湖站、东莞的樟木头站、常平站、东莞站(在石龙、茶山交界处)、广深港高铁的虎门站、光明城站、厦深铁路的坪山站,高铁动车在这些车站停靠的车次都很多,居住在沿线镇街的居民就近就可以乘车出行。再辅以广珠(广州到珠海)、莞惠(东莞到惠州)等城际铁路,珠三角的轨道交通串起来的不仅仅是城市,还有行政级别更小的镇。


再者就是城市地铁,长三角已建成地铁的城市比珠三角要多。尤其上海已建成运营的线路较多、里程更长,在上海乘坐地铁比较方便。广州、深圳相较长三角一些省会、计划单列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要胜一筹。普通地级市方面,长三角苏州、无锡的地铁确实比珠三角的佛山、东莞要发达。这与城市是结构应该也有关系,苏州、无锡、宁波等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而广东除了广州、深圳,包括佛山、东莞等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并不是集中在主城区,而是分散在下辖的区域内,所以其规划的地铁线路,主要还是联通主城区与下辖区域。


whitedeer


发达吗?皖西南人去沪杭甬温是这样坐高铁线路的。



三一二木公1


这个问题翻开地图就能看到原因。

长三角地区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并辐射到安徽这四个省级行政区,珠三角除港澳外全部属于广东一省,港澳因为是特区其轨道交通并未跟广东融为一体。像铁路运输在规划上肯定是省际优先的,所以沪杭、沪宁、沪合之间高铁连接都属于国家级的规划,而且上海直辖市的地位是广深比不了的,各地区通往上海的高铁(如沿江高铁)自然增加了长三角地区高铁的密度。

另外,长三角地区城市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超过了珠三角,区内的南京、杭州、合肥是省会城市,上海是超大规模的直辖市,苏州、宁波等等城市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通勤需求非常大,这也是轨道交通密集的原因之一。

普铁时代长三角的轨道交通就很发达,这种历史基础自然也会反应到高铁的规划和修建上。京沪高铁成为我国第一条开始盈利的高铁不是没有原因的。


职场简史


很多理由别人都说了,我说点自己的感受,因为以前我经常在杭州南京上海之间跑,我们说点细节。就轨道交通而言,一方面当然是高铁动车这种属于铁路系统,一方面应该还有城市轨道交通,这就是地铁。铁路系统,在上海铁路局的统一领导下,基于江浙沪庞大的财力,修联通沪宁,沪杭线,京沪高铁江苏安徽段,修浙赣线应该没什么挑战,至于江苏省内其实修的很慢,浙江省内省级高铁要快点,比如说杭甬线,杭金温线,安徽省内也稍好些。还远没有做到每个城市都有高铁,还得过几年,可能也只是大部分城市🈶高铁支持。至于城市地铁,魔都自不必说。好像由于某活动的支持,南京乘机修了好几条地铁,更多的郊区线以轻轨的形式得以上马修成,走了捷径。好像要办亚运会了,杭州这几年也大修地铁,估计很快多条线路要修成。至于苏州无锡常州宁波,这些都是长三角著名城市,尤其是苏州一直地级市第一,宁波也是国家重要沿海港口城市,自然能争取到修地铁资格。无锡是过万亿的几个少数地级市,财大气粗,自然也抢的先机,而常州也是老牌工业城市,最近则通了一号线地铁。最近还有南通,扬州,绍兴等城市再努力争取修地铁的资格。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临近上海的嘉兴湖州一直没有地铁。最近长三角一直要如何如何,其中之一就是各种城际互联互通。马路在整各种断头路,据说有几十个,长三角一体化说了几十年,也不过如此。目前也就是上海把七号线修到了江苏花桥。花桥在哪?江苏苏州昆山的最东面。象征意义很大,其实也就是个象征意义。原来的苏州地铁规划没有地铁到花桥,最近听说改了,要修延长线到花桥了。这是上海江苏这块,至于上海浙江,根本就没戏。嘉兴地铁不知道何年马月呢,至于互通就更遥远了。所以发达嘛,只是感觉而已吧


羊羊羊146777668


长三角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富裕之地,有大运河和长江航运!加上上海港北仑港中国第一第二两个大港,从来就是货运发达之地,而且,平原面积大,水网稻田众多,这样高速公路发展,还不如架桥的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更方便!由于长三角地区是从原材料开始,只到出产品,所有的工业种类都很齐全!就造成了从一开始就有规划,让重工业区域和轻工业区域分开!之间的交通就是必须规划保持!这从清末上海开埠就开始引进西方的城市规划了!而珠三角没有这个过程,加上工业类别比较单一,造成人口多了才开始考虑规划!


光线来了


江苏省实际交通情况如下:江苏省十三市,就苏南五市和苏北徐州有高铁,其他七个城市无高铁!而安徽16个地级市只有2个市没有高铁,浙江11个地级市也只2个市没有,福建各市全部通高铁!2017年苏北八市明明经济GDP比整个安徽省都高,税收也比安徽高,结果交通连安徽都比不上,苏南2010年就通高铁,苏北到现在除了徐州其他无高铁,而苏北如今再建的铁路连盐铁路,徐宿淮连铁路竟然时速只有200km/h,建完就落后了!苏北高铁落后苏南至少10年,反观苏南最近又开始准备开建的苏南沿江高铁,途径南京,经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至上海,很明显已经这是在原有的市县通高铁的基础上再一次完善其高铁线路,基本使苏南县市都通高铁了,而苏北八市现在在建的高铁也就一个通盐高铁,等建成到开通至少2022年以后的事情,对比苏南的2010年开通高铁,高铁落后其至少10年!明明苏北八市无论是经济GDP还是税收都超越了安徽,结果高铁都落后安徽一大截!安徽16个地级市2个没高铁,苏北8个地级市7个没高铁,苏南明明大多市县都有高铁了依旧还在建高铁,苏北在建铁路绝大多数竟然时速为200km/h,普通客铁的速度,总结江苏省的交通建设费都基本砸在了苏南身上!本该属于苏北的交通建设经费用来养苏南了!像苏北的南通2017年GDP排名全国第18,税收排名全国2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全国第19位,依旧至今无高铁!目前全国有地级和地级以上的城市有33个,南通经济总量排名18位至今依旧无高铁,等盐通高铁建成开通至少2022年,高铁落后苏南其10年,2017年南通无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都比安徽省省会合肥高,结果安徽省16个市就2个无高铁,其他全有高铁,一个经济总量比安徽省省会合肥高的城市竟然至今无高铁,这可以看出江苏省对苏北的优待政策多么美好吧?在江苏苏北就是用来养苏南的!别跟我说江苏省轨道交通强,全国好多城市经济GDP和税收都比不上苏北南通和徐州依旧开通了地铁,南通和徐州地铁到现在才开建!这就是江苏省实际交通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