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前言

對於凡事都循規蹈矩,略顯刻板的日本人來說,織田信長代表著一種反叛精神。他少年時的怪誕舉止,成年之後所頒佈的天下布武的統一政策,均代表著對日本社會傳統秩序和固化的權力等級的公開挑釁,引得大批日本民眾將他視為自己國家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物。

自幼叛逆的貴族少年

1534年6月23日,織田信長出生在日本尾張國的那古野城(今日本名古屋市),織田信長出生時,正值日本處在國家分裂,各個地區的大名(相當於中國古代的諸侯)相互混戰的時期,這個時期被日本史學家稱為“戰國時代”。

織田信長的父親織田信秀,是尾張國下四郡“守護代”清州織田氏旗下的三奉行之一,(“守護”是幕府將軍委任的地方軍事首長,是不受朝廷承認因而也沒有品級的軍區司令。因為擔任守護的大多為幕府將軍的親信大臣,不能真正到任地方,因此又另派人去地方代行守護職權,稱為“守護代”;“奉行”則是輔佐守護代處理地方政務的官員)。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尾張之虎--織田信秀(日本萬松寺雕像)

織田信秀利用國家混亂,政局不穩的機會,大力發展自己的家族勢力,逐漸控制了尾張國西南部地區,他勇猛善戰,被人稱為“尾張之虎”。織田信長是織田信秀的嫡長子,因此受到父親的格外寵愛,織田信長六歲時,就被父親任命為那古野城的城主。

幼年的織田信長從不循規蹈矩,他絲毫沒有把任何禮儀舉止放在心上,對於讀書之類的功課更是不屑一顧,經常遊手好閒,四處尋釁滋事,上樹下河,打架鬥毆。

他不拘泥於身份地位,與平民百姓之家的年輕人一起玩耍,織田信長的這些行為,對於一向注重傳統禮儀的日本貴族們來說是無法容忍的。織田信秀雖然對兒子的行為也是大為頭疼,卻依然沒有減少對他的寵愛。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在那古野城基礎上修建的名古屋城

織田信長雖然頑劣,但是卻富有膽略,織田信秀一族是控制尾張國下四郡的清州織田氏的庶出支脈。清州織田氏的嫡系是世襲尾張國下四郡守護代的織田大和守家族,織田信秀與織田大和守一族關係緊張,礙於家族禮法,也只能承認其家族大宗的地位。然而織田信長卻在少年時,帶著幾個人就到清州織田家的核心城市清州城四處放火,這件事讓織田信秀既吃驚又讚歎。

擔任家主的織田信長

公元1551年,織田信秀因酗酒過度而死,17歲的織田信長以嫡長子的身份,繼任織田信秀一族家督之位,成為織田信秀一族新的家族領袖。

按照當時的日本律令,此時的織田信長已經成年,但是他仍然不改自己叛逆不羈的性格,在父親的葬禮上,他不但姍姍來遲,而且穿戴怪異,更將一把抹香隨手摔在父親的牌位上,之後便大搖大擺地轉身離去。如此出格的舉動引起家臣的一片譁然。

為了勸阻織田信長的叛逆行為,織田信長的老師平手政秀於1553年,切腹自殺。平手政秀的自殺給織田信長很大的觸動,他悲傷不已,為平手政秀修建了政秀寺以示紀念,也略微收斂自己的行為,開始專注于軍政之事。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老師的自殺使得織田新秀行為收斂

正當織田信長準備履行自己的責任時,對織田信長叛逆行為無法忍受的一批日本傳統貴族,在家族重臣林秀貞、林通具、柴田勝家的率領下,密謀發動政變,廢除織田信長的家督之位,改立織田信長的弟弟,以聰慧守禮著稱的織田信行為家督。

1556年8月24日,林秀貞、林通具、柴田勝家等反對織田信長的家臣擁護織田信行,起兵發動政變。織田信長率領支持自己的家臣,與反對派在尾張國春日井郡的稻生原交戰,結果反對派大敗,織田信長在母親土田御前的干預下,被迫赦免了織田信行和其他反對派。這是織田信長作為軍事首領第一次指揮的戰鬥。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擔任家主後,面對著手足相殘的局面

1557年,織田信行再次密謀反叛,被柴田勝家報告給了織田信長。這一次,織田信長沒有心慈手軟,他將織田信行從住所中詐出,秘密處死,從而徹底掌握了家族大權。

無視宗族禮法的任性家主

平定家族內部紛爭之後,織田信長在同一年,以謀殺尾張國守護斯波義統的罪名,命令自己的叔父織田信光率兵攻打清州織田氏,清州織田氏戰敗族滅,其家族首領織田信友被織田信長下令處死,織田信長自任整個尾張國下四郡織田氏的家主。

覆滅清州織田氏之後,織田信長又在1558年,率領軍隊攻打控制尾張國上四郡的另一支織田家族--織田一守宗家族,在巖倉城擊敗織田一守宗家族的軍隊,將織田一守宗家族首領織田信安流放。接著又將秘密串聯,圖謀廢除自己織田氏家主地位的斯波義銀驅逐出尾張國。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尾張國上下四郡分佈圖

斯波義銀當時是名義上的尾張國守護,斯波氏更是室町幕府一百多年來處於日本最高等級的貴族之一,是室町幕府三管領之一(管領是輔佐幕府將軍治理國家的大臣,地位僅次於幕府將軍),世襲尾張國守護之職長達一百多年。斯波義銀被驅逐,代表著日本最高等級的貴族之一的斯波氏宣告滅亡。

織田信長這一連串的組合拳下來,使其成為尾張國實際上的統治者,而他為了獲取尾張國的統治權,所採取的的一系列措施,無不挑動刺激著日本國人的神經。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被驅逐出尾張國的斯波義銀

自戰國時代開始後,下級武士挑戰上級武士的事情經常發生,這體現了戰國時期武士集團“以下克上”的時代特徵,但是大多采用比較溫和的手段。織田信長以武力驅逐覆滅自己上級統治者的行為,體現了織田信長對傳統權威的藐視。

以小宗覆滅大宗,以庶出取代嫡出,擔任家族的首領,在注重尊卑有別的日本傳統社會也是極為罕見的。織田信長覆滅清州織田氏的舉動,無異於是對日本傳統宗族制度的公然挑戰和踐踏。

然而,對於剛剛控制尾張國,意氣風發的織田信長來說,自己在尾張國的一切舉動,只不過是一個開始,而他之後的行動,也很快向整個日本證明,對於將叛逆進行到底,自己是認真的。

名震日本的織田信長

日本戰國曆史可與中國戰國相比擬,各地大名(類比於中國戰國時期的諸侯)林立,為爭奪霸權攻伐不休。而對於各個大名來說,心中最想完成的偉業,只有一件,那就是上洛。

洛就是洛陽,中國古代,洛陽經常被定為首都,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漸漸用洛來指代首都。日語古代的都城京都,在日語中的別稱就是洛陽,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帶兵攻入京都的行動就被稱為"上洛"。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日本戰國時代局勢極其混亂

"上洛"是實力最強的地方大名集結大軍開往京都表明地位的過程。這就像中國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一樣,類似於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會盟"。這是對當時的戰國大名最致命的誘惑,織田信長也不例外。

1560年,織田氏的宿敵,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率領25000人的部隊,進攻織田信長,妄圖通過擊敗織田信長為自己上洛行動積攢威望。不料卻於同年5月19日,在桶狹間,遭到織田信長率領的4000士兵的偷襲,今川義元部隊大敗,其本人也力戰而死。此戰後,原本稱霸東海道的今川氏從此沒落,而獲勝的織田信長則在日本中部和近畿地方迅速擴張勢力,一時間聲威大振。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桶狹間之戰使得織田信長聲震日本

桶狹間之戰後,織田信長與位於自己勢力範圍東側的三河國大名德川家康接觸談和事宜。德川家康是織田信長的幼時好友和玩伴,因為這層關係,德川家康同意了織田信長的和談,並與之結盟,織田信長來自東面的威脅解除,得以安心向西面發展。

與德川家康結盟後,織田信長開始進攻殺害齋藤道三(織田信長的岳父)而成為美濃國領主的齋藤義龍。齋藤義龍本身也是一名猛將,戰爭初期,織田信長並不佔優勢。

1561年齋藤義龍突然死去,齋藤家族因為繼承權的問題分裂,織田信長開始在雙方的戰爭中佔據優勢地位,1567年,經過六年的征戰,織田信長最終消滅齋藤家族,將美濃國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織田信長成為尾張國和美濃國兩國的大名,這一年,他33歲。

織田信長的野望

也是在這一年,織田信長在日本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天下布武”的口號,“天下布武”既表明了織田信長以武力統一日本的戰略目標,也包含著他以武家政權取代公家政權的願望。

在古代日本,公家是對天皇、朝廷和公卿貴族的稱謂,更早的時候只有日本天皇才被稱為公家,它代表著日本傳統的政治體制和政權架構。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使用的天下布武印,代表著他的雄心壯志

1185年源氏武士集團擊敗平氏武士集團,其集團領袖源賴朝被日本天皇封為徵夷大將軍,在鎌倉建立幕府,日本進入了幕府統治時期。幕府統治代表著武士集團取代天皇開始實際統治日本,因此幕府將軍及其下屬的武士階層被稱為“武家”。

雖然幕府將軍在實際上統治著日本,但是天皇仍然是整個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自有據可考的應神天皇(270年-310年在位)開始到織田信長提出“天下布武”口號的1567年,天皇作為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已經存在了1297年。其政權和皇室的正統性早已經根深蒂固,即使歷經鎌倉幕府、室町幕府兩個幕府統治時期,也沒有被廢黜。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日本第一位有據可考的天皇--應神天皇

而織田信長卻想直接終結天皇的統治,真正建立一個由武士集團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全國政權,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叛逆行為,再一次將織田信長對傳統特權階級的無視,表現的淋漓盡致。

日本版挾天子以令諸侯

提出“天下布武”口號之後,織田信長於1568年9月,擁立從京都逃到前越國的足利義昭為室町幕府第15代徵夷大將軍,以剷除暗殺幕府第13代將軍足利義輝的三好氏家族為由,開始進行“上洛”。

織田信長擊敗抵抗自己上洛的南近江大名六角氏家族,率軍大踏步的向京都前進。面對著來勢洶洶的織田信長,控制幕府實權的三好義繼、松永久秀等人被迫臣服,迎接織田信長進入京都,織田信長成為戰國時期,第一位成功上洛的大名。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在織田信長的支持下足利義昭成為室町幕府第15代將軍

織田信長廢黜被三好氏所立的第14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榮,立足利義昭為新的幕府將軍,成為室町幕府實際控制者。同時,織田信長派軍駐紮在正親町天皇住所附近,在向正親町天皇提供軍事和經濟上的援助的同時,也開始利用天皇的名義發佈敕令,達到了自己控制京畿地區,挾天子而令諸侯的目的。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上洛之後,織田信長成為日本公敵

上洛之後的織田信長,遭到其他戰國大名的軍事圍剿,1569年至1577年,三好氏、齋藤龍興、朝倉義景、淺井長政、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以及佛教一向宗等勢力,三次組成聯軍,進攻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率軍力戰,均取得最後的勝利。

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

在抵禦反對派圍剿期間,另一位想要完成上洛的大名武田信玄,在1572年給織田信長寫信,詢問上洛的問題,他在信後的署名是“天台座主沙門信玄”,而織田信長給武田信玄的回信,在信後的署名是“第六天魔王信長”。

沙門即僧人,佛教傳入日本後,在日本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無論貴族和貧民紛紛選擇信仰佛教,武田信玄信奉佛教雲臺宗教義,自稱沙門並不稀奇。讓人驚訝的是織田信長,他自稱第六天魔王,而第六天魔王,又稱波旬、摩羅、六梵天主,是佛教欲界天魔之首,喜歡阻撓佛教中人修道,總是以誘惑、脅迫等方法企圖阻礙行者修道,是佛教徒心中最危險的敵人。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佛教最大的反派--第六天魔王

以佛教最大的反派自居,再次體現了織田信長的特立獨行,織田信長不是心血來潮,他確實不相信佛教宣傳的因果報應,以及虛無縹緲的神佛理論;除卻宗教因素外,織田信長反對佛教還有現實原因。

在日本,佛教寺院利用教徒捐贈的錢財,大肆購買土地,組建屬於自己的軍隊,到了戰國時代,這些寺廟儼然成為一個個獨立的地方勢力。其中的代表就是曾經參加圍剿織田信長的佛教一向宗。一向宗在戰國時期,以石山本願寺為大本營,發動自己的信徒舉行暴動,頂峰時期暴動人數達到10萬人,成為戰國時期一股強力的地方勢力,被日本史學家稱為“一向一揆”(一向指一向宗,一揆是日語許多人聯合起來暴動的意思)。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日本佛教一向宗祖寺--本願寺

織田信長要構建由武士集團統治的日本,勢力強大的寺院就成為他完成目標的阻礙,因此他對佛教及寺院採取的是打壓策略,他一面鎮壓“一向一揆”勢力,一面對寺院施行土地測量,將多出來的土地與予沒收,寺院如果反抗,他就將寺院莊園全部沒收。第六天魔王的稱謂,與其說是織田信長在自我調侃,不如說是其對自己宗教政策的另類闡述。

是非成敗轉頭空

在打破三次信長包圍網之後,織田信長成為同一時期,戰國大名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支,1581年2月,織田信長在京都舉行京都兵馬演練,以此來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實力。

他先後平滅武田氏、上杉氏等其他大名勢力,至1582年3月,織田信長控制了日本大部,他信心滿滿,躊躇滿志,離自己天下布武的目標越來越近。然而,這一切的英雄豪情,隨著同年6月2日,本能寺的一場大火,灰飛煙滅。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本能寺之變埋葬了織田信長的生命和雄心

5月29日,織田信長為準備出兵遠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後則逗留於本能寺。本被織田信長派往前線支援豐臣秀吉的明智光秀卻突然叛變,並於6月2日率軍襲擊本能寺,措手不及的織田信長率領部下拼命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失敗後的織田信長於本願寺內縱火自殺,終年49歲。

大和民族的另類代表

在織田信長自殺432年之後,日本民眾在一次評選中,將他為“2014年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第一名“。

這個出生於日本尾張貴族家庭的叛逆少年,一生與當時日本社會盛行的道德秩序和精神風貌背道而馳。他性格張揚而反叛,生於亂世,卻立志終結亂世。

織田信長,立志天下布武統一日本,廢黜天皇的第六天魔王

織田信長代表著日本另一種民族性格

織田信長雖最終未能實現終結亂世的願望,但他展現出的個人性格,卻代表著日本民族恭順忍讓之外的另一個性格極端:藐視權威,肆意放縱,無視規則又極具攻擊性。這也是日本民族普遍存在的性格矛盾點。

想來,不同於大多數同時代人物的另類性格,可能是他能夠成為日本戰國時期“古今無雙名將”(1567年11月9日,正親町天皇賜給織田信長的封號)的根本原因,也是現代日本民眾喜歡他的最重要的理由。

山岡荘八(日本)《織田信長》

吉川弘文館(日本)《國史大辭典》織田信長(條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