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农村山上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农村山上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树木是农村最常见到的植物,以前在农村人们一般都是去山上砍树,晒干之后当作柴火烧,来烧火做饭。那个时代农村可没有煤气和天然气,也不管树木值不值钱,有没有什么价值,统统都用来当作柴烧。家乡的山上就生长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这种树木叫做喜树,喜树在农村里面很常见,等到它的植株生长得非常高大时,就会被砍下来当柴火烧。但是到了现在,喜树成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非常的珍贵,不能滥砍滥伐。对于它的名字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上世纪195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其中著名的植物学家蒋英(原名蒋积英,号菊川)为编委之一,在命名这种树的时候,问学生你们喜欢这棵树吗?学生们都回答喜欢,于是蒋英教授便说那就叫喜树吧,于是在1977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中就以“喜树”命名。

农村山上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对于喜树的名字,其实在1873年,法国植物学家Joseph Decaisne在江西的庐山就发现了这一物种,并为其定名,虽无处核查他何以如此命名,但名字吉祥喜庆之寓意是可以肯定的。

喜树别名旱莲、水栗、水桐树、天梓树、旱莲子、千丈树、野芭蕉、水漠子,是蓝果树科喜树属植物。喜树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高大落叶乔木,是一种速生丰产的优良树种。喜欢生长在树林边或者小溪边,是一种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干燥的植物。

喜树是我国南方各省市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广东、江西、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林边或溪边。

农村山上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

喜树的植株最高可以生长到20多米,树皮一般为灰色或者浅灰色的,上面并不是光滑的,而会有一些裂纹。喜树的树叶为长椭圆形,会开出淡绿色的花朵,它的果实为球形的,由非常多的长瘦果组成,果实未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成熟后会变成黄棕色。

农村山上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经济价值

喜树的树干挺拔,高大俊朗,树冠圆形,枝叶扶疏,花色淡绿,果实犹如芭蕉科果实,花和果实虽然小巧,然而奇特美观,果实如球,玲珑可爱,并且其生长速度很快,可以作为庭园树或者绿化树木,观赏价值非常高。在以前的时候,农村里面都把喜树的树枝当作木材来烧,其实它的木材可以做成家具,并且还是造纸的原料。

农村山上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药用价值

喜树的果实、树皮、树枝、树叶都可以入药,里面含有一种有益的元素,有清热杀虫的功效,对很多病症都有明显的效果。而在临床上也多提娶这种有益元素,入药治疗。还可以用喜树的树皮治疗牛皮癣,只需要把树皮加水熬煮,然后清洗身上即可。

既然喜树有这么多的价值,那么能不能人工种植呢?答案是肯定的。

农村山上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种植管理

以前人们不重视喜树,后面野生的喜树的越来越少了,在1999年的时候,喜树就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限制出口,非常的珍贵。喜树的生长环境不怎么挑剔,不管是酸性土还是碱性土,都能够生长,但是在肥力更好的土壤中生长得更为旺盛,而且生长速度也很快,所以它的栽种还是比较容易的。

农村山上一种树木,过去人们当柴烧,如今成国家2级珍贵保护植物

栽种喜树,多用种子繁殖,在成年的母树上面采集种子,把种子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里面一小时,消毒杀菌,然后再用温水浸泡12个小时,就可以把种子放在河沙里面,等上一个月之后就会出苗,再把幼苗栽种到土里面,栽后的管理比较简单,只要加强肥水管理和适当的抹芽修枝即可,这样就可以等待喜树的植株长大。现在在南方很多省市的公园、街道、公路两旁都可见到。

不知你们见到过这种喜树吗?如果大家还知道它其他的珍贵价值,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与其他读者朋友一起分享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