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朱三太子”悬案的历史真相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寿皇亭旁自缢而死,时年33岁。崇祯恐怕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特殊的地位,死后也不得安宁,三位皇子的下落,居然引出一场波及全国旷日持久的政治风波。

“朱三太子”悬案的历史真相

朱慈焕

真假太子风波

崇祯和一后二妃生育了七子六女,到甲申之变时尚有三子二女。多尔衮将长平公主送到外祖父周奎家恩养,16岁的太子朱慈烺、13岁的三子定王朱慈灿和12岁的四子永王朱慈焕乔装改扮后被送出宫去。

护送太监将三位皇子献于李自成,李自成很大度地封太子朱慈烺为宋王,朱慈灿和朱慈焕也被封为公爵。从王朝更替的角度看,三位皇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战利品,对安抚民心、招降明朝官员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太子的存在也是一柄双刃剑,大顺政权在北京的一个月中多次发现传单,称“东宫已称帝,灭贼有期”,太子朱慈烺的名号俨然已经成为反对大顺政权的旗帜。

民间百姓以太子的旗号聚众起义。山东东阿地主祁八联合秀才杨凤鸣等人聚集千人起义,一举攻占东阿县城,给清政府发出通牒,要求“还我太子殿下”。尽管此次起义须臾便被镇压,但多尔衮在如此刺激下更加紧张,对凡是坚持太子是真的人一律处死,其后“假”太子也被处斩。高压之下,一场认真为伪的风波才算平息。

南明弘光元年,北京的太子事件刚刚平息下来,南京又冒出来一个“太子”,事情更加曲折,风波之烈,甚至直接影响了南明政权的存亡。

三月初,前明鸿胪寺少卿高梦玘在从北京南下南京的路上遇到一个少年自称是东宫太子朱慈烺,高梦玘没见过太子的面貌,听此人大谈宫中往事朝廷秘闻,还真是难辨真伪。朱由崧大为吃惊,太子来到南京,自己的皇位如何维持下去?刚听到这个消息,朱由崧就对马士英说:“朕将何以自处?卿等细细查辨。”潜台词昭然若揭。

马士英协同大学士王铎、蔡亦琛以及皇亲国戚会同九卿科道的官员对少年辨别真伪。南明的大臣中见过太子面容的并不多,只有刘宗政、李景琏两个翰林远远地见过太子,都觉得这个少年比太子朱慈烺要矮一些,哪有年轻人无端变矮的道理?朝臣们疑心顿起,问了一些宫中内情,回答也多有谬误,但此少年态度傲慢,凡是朝臣认为谬误之处,都是答以“尔等宵小懂得什么”。一时还真是很棘手,被激怒的大学士王铎大声说了一个“假”字然后拂袖而去,马士英立刻推波助澜,诸位大臣一致认同这个南来的“太子”是假冒。

一番审讯,这个少年叫王之明,是万历朝驸马王昺的侄孙,家住保定府高阳县,听说太子下落不明,突发奇想假冒太子之名希冀富贵,所谓宫中见闻多半是听家里老人和父亲在朝为官时的朋友说的,还有一些就是道听途说。此事在民间搞得沸沸扬扬,弘光帝朱由崧特意把审讯记录刊刻出来颁行天下,以正视听。但民间和各地官员早对朱由崧的横征暴敛极为不满了,各式各样的谣言立刻满天飞,尤其是一些手握重兵早已蜕变成军阀的驻镇大将出于各自的目的认定朱由崧是故意以真为伪,屈打成招,大逆不道。皇帝遇见兵有理居然也说不清,只得把王之明关在狱中,期望慢慢解释,以安抚各位军队首领。

不料多铎大军攻到了长江北岸,此时驻扎在武昌的大军阀左良玉自称奉了“太子朱慈烺”的密诏,借口救护“太子”,率二十万大军顺长江东下,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要攻入南京诛杀奸贼以清君侧。弘光政权顷刻瓦解,五月初十,朱由崧弃城而逃,南京的一些百姓拥着王之明到南明故宫的武英殿即位登基,希望他能率领南京军民抵挡住清军,这个王之明的确无赖,第一件事居然要选秀女,到五月十五日城破,小冒险家王之明死于清军的刀下。

真实的朱三太子

随着清朝统治的缓和,康熙二十五年之后“朱三太子”已经鲜有所闻,崇祯帝幼子永王朱慈焕竟然奇迹般地幸存下来。朱慈焕不仅尚在人世,还繁衍出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康熙四十七年,一场意外使年过古稀的朱慈焕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并随同他的家庭惨遭灭顶之灾。

甲申之变后朱慈焕流落到安徽凤阳时偶遇一位姓王的明朝给事中,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王给事收养了他,为了掩人耳目,按照凤阳王姓的家谱取名王士元,让他随同自己的几个子弟读书。朱慈焕十九岁时王家突遭变故,朱慈焕再度流落江湖,几年后,他娶了胡姓女子为妻,落户浙江余姚,在家开设私塾。

朱慈焕隐约对密友透露出其非同一般的出身,这种爆炸性的消息更大范围流传开来。在浙东有位念一和尚,在康熙四十五年在大岚山起事。凭此传闻号称自己拥戴着崇祯之子,两个从未谋面的人就这么阴差阳错地搅在一起。

康熙四十七年,念一和尚被捕,四月在山东汶上县躲避了两年多的朱慈焕被官府抓住,和念一对质,两人素昧平生如何认得?朱慈焕一口否认参与谋反,他对主审的官员说:“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鬓发皆白,乃不作反于三藩叛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吾曾有一此乎?”

九月,五位大学士在审讯后结案由张廷玉书上奏称:“王士元自认崇祯第四子,查崇祯第四子已于崇祯十四年身故,又遵旨传唤明代老太监,俱不认识。王士元明系假冒,其父子俱应凌迟处死。”崇祯的第四子根本没有在崇祯十四年死去,这是明末清初各式各样的史籍中有明确记载的,而明朝亡国六十余年,就算有当年的小太监还留在清宫,那最小也要七十多岁,怎能根据童年的模样来辨认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的相貌?康熙为了显示他的宽仁,特旨改凌迟处死为斩立决。

至此,崇祯的子孙俱已不在人世,再也不能被人奉为反叛的旗帜了,民间再也没有“朱三太子”统领大军的消息了。(来源|《读者报》)

“朱三太子”悬案的历史真相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19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读者报》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