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之一,但这一古老的宝藏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旅游机会减少、周边社区经济衰落等问题。基于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分析,广泛的公众参与,规划策划了一条长达258公里的大同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实施方案,为振兴工作绘制了蓝图。植根于该地区的景观和非凡的文化遗产,规划团队开始了重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建立了以旅游发展为目标的景区,遗产廊道的建设不仅意味着场地的复兴,更是长城沿线社区的重生。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人类文明宝藏。本规划沿大同古长城建立了一条长度258公里,涉及面域186平方公里的文化遗产廊道,涉及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文化旅游、村域经济等多项目标。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大同古长城的复兴:大同古长城主要为明代(AD1368-1644)建造,虽历经沧桑,依然大部分存留至今。2017年,大同市政府提出沿长城建立一条文化遗产廊道。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大同古长城历史概览:大同自古就在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分界线上,长城就是农耕民族构建的一套防御体系。随着游牧民族威胁的消失,长城也日渐衰败。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挑战与目标:因为种种原因,大同古长城遗产屡遭蚕食破坏,周边生态环境恶化、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迟滞、百姓生活贫困。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规划进程:一个涵盖多个相关专业的专家工作组被建立起来,工作组对场地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数据收集,并且深入村落和社区广泛收集意见。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通过对于古长城文化遗产的分析发现,高等级的遗产大多分布在距离长城1000m的范围内,这为确定遗产廊道的空间格局提供了依据。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遗产廊道空间格局:依据长城及其周边五大类遗址的分布和保存现状,规划将古长城遗产保护的空间格局分为四个层级,以实现对于长城遗产的分级保护和发展。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生态修复:通过科学的分析,一个集约有效的生态修复面域被确定下来。规划以当地原生植物群落为蓝本,在生态修复区构建低维护的人工植被群落,每个群落都考虑为动物提供相应的栖息地。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重点发展区域(景区)遴选:通过对长城沿线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评估和分级,确定了12个优质资源集中的区域作为重点发展区域(景区),作为整个遗产廊道的核心吸引物进行重点发展。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贯穿全线的慢行基础设施:一条全长255公里的旅游公路和自行车道将长城沿线串联起来,外侧设置弹性的带状绿廊;公路沿线设置12个驿站和若干休憩点,形成贯穿全线的慢行基础设施体系。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重点发展区域(景区)规划——得胜堡景区为例:为保证长城遗产不被干扰,景区内的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非常谨慎。经过科学的分析生态敏感度、遗产分布、现状基础设施等要素,一套低干扰的设施体系被建立起来。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景区内部——得胜堡景区为例:景区的生态环境将得以修复,所有服务设施的材料、颜色、形式都来自长城及其周边,使其低调的消隐在遗产环境之中。规划以增强现实技术(AR)再现长城历史的科普方式,游客在特定地点,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显示出此处历史上某些特定场景与遗迹叠加的景象。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村域产业引导: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科技支持和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民种植实现增产增收;鼓励长城沿线村民能够通过参与建设、保护、维护和运营的方式,投入到文化遗产廊道全生命周期之中,让这些军垦戍边人的后代,依靠长城而改善了生活。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项目进展——生态修复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总投资2.14亿美元的植被修复工程已经完成过半,近1.5亿株苗木被栽植在荒山、沟壑、谷地和平原上,为长城筑起了一道美丽的生态屏障。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项目进展——慢行基础设施:沿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旅游公路局部建成通车,个别景区已经对游客开放,盛开的杏花和充满魅力的长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大同将规划古长城文化遗产廊道,全长258公里连接12个遗址景点


▲项目总平面:通过激发长城遗产蕴含的能量,有望获得巨大的衍生效益。本规划协调了保护与发展、文化与生态、景观与社会等多个方面,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区域将因为长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而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