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合肥買房多是皖北人,皖南人為何較少?

林峰儀


合肥雖號稱皖中,但地理位置,氣侯環境,歷史人文,語言特點要更接近於皖北,大家知道,歷史上的皖北區域相對落後,沒有皖南的經濟活力,依臨長江,毗鄰江浙,徽商走南闖北,造就了皖南的經濟繁榮。建國後,由於實行計劃經濟,南北差別比較均衡,但南邊由於基礎厚,底子好,生活質量上略高於北方。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長三角區域的江浙滬強勢倔起,做為臨近的皖南就乘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春風迎勢而上,出臺各種優惠政策招商引資,承接江浙滬的基礎產業轉移而快速發展,在思想觀念上思路更清晰,轉型更靈活。皖北由於重工業多,還停留在國營大鍋飯時代,觀念轉換緩慢,錯失了搶先一步的良機。皖北人喜歡合肥並願意去合肥定居,主要是皖北周邊沒有更發達的城市,而合肥與皖北地緣相近,人文相親,又是省會大城,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生活的便捷自然湧向合肥,而皖南不同,經濟有活力,自然環境好,也不太喜歡北方的氣侯,去合肥定居自然就少,再是離杭州,南京比去本省省會合肥還近,自然合肥的魅力也就沒那麼大了。


江畔觀雲


第一是人口問題,皖北人口基數大,阜陽平均一家兩三個娃,皖南估計也就一點幾個。在合肥上學的自然就特別多,大學畢業後就在合肥工作的也很多,好多自然就買房了。孩子留在了合肥,長輩只要還能工作的,也會到合肥打工。第二是為了子女上學,我一個同學程序員,之前在杭州上班,同時拿到了阿里和科大訊飛的offer,最後還是選擇合肥,因為杭州實在是買不起房,長期兩地分居,擔心孩子的教育。第三就是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了,我老家皖北的,現在在皖南工作,發現周圍的人確實比我老家那邊有錢多了,皖南環境好,營商環境也好些,政府執法也正規的多,平時那些農村的在家搞茶葉,搞農家樂,一年不聲不響幾十萬。我老婆家就是,前幾天丈母孃跟我說上半年賺了五十多萬…其實家裡就是鄉下做小生意的.



我這邊去趟地級市比去趟南京遠,去趟合肥比去趟杭州遠。本著就近原則,平時看病,轉車都去南京,以前縣城發展沒這麼好的時候,早點吃晚飯開車去南京逛商場😄。小老百姓沒有那麼強的地域觀念,哪方便去哪唄。我同學朋友大部分也在蘇州、無錫、寧波、上海、南京這些城市,離的近嘛,去北上廣的也沒幾個,來合肥的好像除了我,沒有其他朋友。所以大部分時候我還是挺孤單的


三思縱橫


從人口基數來說,皖北人口太多,皖南人口太少,自然在合肥買房皖北人多,皖南人較少。

從地理地域來看,以長江為界,大江以北的中心是哪裡?,自然是省會合肥,自然成了人口彙集的地方;再看長江以南,距離一線南京杭州上海及二線城市蘇州無錫嘉興寧波等發達地區都很近,皖南人的選擇多了,或者說皖北人選擇性教窄。

從實力來看,合肥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幾年更是集全省之力來肥一城的目的就是要把更多的省人迴流回來及吸引外地人來,以後選擇在合肥買房的安徽人會更多的,不論皖北或皖南。

我是六安人,我們家那裡在合肥買房的較少,有能力的已經在蘇州無錫嘉興寧波等城市買過了;沒能力的還是兩地跑,掙到血汗錢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掙不到辛苦錢,苦逼的80後。

我相信只要能把移民城市合肥市建設好,把教育醫療資源完善好,把製造業工業吸引來,把高薪就業崗位智造出來,把尼瑪房價控制好,會有更多徽人積聚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我真的大錯特錯了嗎


皖南依長江界,長江以南,也可稱之為江南,皖南多為山區。皖北多依淮河為界,淮河以北,多是丘陵平原。

皖南人口相對少些,也比較戀家,外出居住落戶少些。皖北人口眾多,皖北好多整個村落年輕人落戶城市,在合肥買房也就會多些。皖南人不在合肥買房估計還有以下原因吧。

皖南靠近江浙一帶,農民打工都多去江浙滬,來江北打工的相對較少,江浙滬對皖南人的影響遠遠大於合肥,有錢或生活工作需要定居江浙滬的人較多。

皖南氣候宜人,溫潤養人,環境優美,山青水秀,環境遠超合肥更適宜居住。

皖南人靠山靠水,資源豐富,普通百姓經濟條件、生活質量優於合肥普通百姓。

合肥在長江以北,被皖南人稱之為江北,江北人被皖南人稱之為“江北呆子”由於合肥經濟起步較晚於皖南,江北農民工到江南打工者較多,江北農民工思想沒有皖南人活絡,故得此稱謂,皖南人優越感略優於江北人。

合肥在安徽中部也是江北發展最好的城市人往高處走,所以有條件的皖北人多選擇合肥。


享從容


從口音安徽就分南北,皖北口音在皖南被人看不起,蕪湖人除了到省裡當官,沒人會去合肥工作,因為骨子裡看不上省會,吃住行哪方面合肥都不如蕪湖,何況蕪湖私營企業是安徽最發達的,所以蕪湖人出去去江浙滬多是正常,蕪湖有句諺語寧往南跑一千,不願往北走一天。


用戶6709046645533


合肥買房的皖北地區要看什麼地方的?六安,阜陽,淮南,淮北,安慶的在合肥買房的居多,反正蚌埠人在合肥買房的不多,蚌埠城建搞的不錯,房價也不高,物價穩定,非要去外地買的話不如去南京買,坐高鐵蚌埠到南京50分鐘去合肥一個小時,南京江北的房價好地段跟合肥差不多,交通也方便,馬上城際蚌埠到南京也通了,而且南京路熟合肥從小到大也沒去過幾回,合肥在蚌埠人心裡比較陌生,打心眼對合肥沒好感,因為合肥的發展是建立在蚌埠人的痛苦之上的,工廠企業被搶了一半,沒有一個蚌埠人給合肥當省會的,因為從骨子裡瞧不起合肥




用戶2646510551969


為什麼在合肥買房的人,皖北人居多,而皖南人遠遠沒有皖北人多呢?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皖北的人口基數遠遠大於皖南。

比如,地處淮河以北的鳳臺縣2017年人口65萬,潁上縣2017年的人口近180萬,而皖南地區的石臺縣2017年的總人口只有10.8萬,太湖縣2013年的人口58萬(太湖縣在皖南地區人口算是比較多的) 。

人口基數大,到合肥買房的人在總量上也就大。

合肥作為安徽省的省會,安徽省的中心城市,必然是全省各個市縣人口聚集的一個高地。皖北地區人口基數大,必然流向合肥創業、打工的就比較多。

第二,人口向南向東流動是客觀態勢。

從古到今,我國的人口基本上呈現著向南流動、向東流動的總體態勢,而安徽就更是如此了。

特別是從明清到近現代、當代以來,皖北地區依然是沿襲向南流動的態勢。比如阜陽市的外出打工創業者達到900多萬人,主要流向長三角的江、浙、滬和珠三角的廣州、深圳,此外就是合肥了。

這些打工創業者,並不一定最終都返回自己的老家,有很多人已經在打工創業地成家立業了,購房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皖北主要是向南流動,而皖南則主要是向東流動。明清時期的徽商主要流向是今天的江、浙、滬,並且已經在這些地區形成了雄厚的人脈基礎,相傳沿襲直到今天。因此,在改革開放的時代,皖南地區的人口總體流向是向東。

本來皖南地區人口的總量就低於皖北地區,而人口的主要流向不是向北而是向東。因此,皖南地區到合肥買房的人,遠低於皖北地區。

第三,合肥的人居環境和公共資源優於皖北,未必能夠對皖南人形成強大的吸引力,而江浙滬對他們來說或許更有吸引力。

皖南地區經濟富庶,又山水相依,森林密佈,空氣新鮮,從我這個皖北人的角度來看,簡直就是一個大的森林氧吧。一般沒有必要的話,誰會到合肥去買房定居呢?

而皖北則不同。皖北地區基本上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雖然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光,但是由於前些年農業的發展,形成了明顯的面源汙染;再加上皖北地區的礦產開發和工廠企業的增多,又增加了一層環境的汙染;再有一層就是皖北的整體經濟低於皖南地區。因此,一旦條件具備,到省會合肥購房定居,便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皖北人到合肥購房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而購房的,有經商做生意而購房的,有長期打工成為專業技術人員留在了合肥而購房的,有高校畢業生在合肥謀生留在了合肥而購房的,甚至還有衝著醫療資源、教育資源,直接到合肥買房在合肥定居養老我為了孩子上學的。購房的人群雖然很複雜,總體上可以歸納成上面的幾類。

從上面的幾類人群來看,在合肥,皖北人遠遠多於皖南人,皖北到合肥購房的人遠遠多於皖南到合肥購房的人。


鬱津裡


不是我們看不起皖北人,是真的生活習性不一樣。語言什麼也都不一樣,而且我們靠近長三角


謠諑丶


評論區真是可笑,不管皖南皖北都是安徽人,在外省給人諷的灰頭土臉。皖南能巴結討好上南京杭州,就在省內找到優越感了,真是迷之自信。對皖北人來說同樣也是寧選高房價的合肥也不願選低房價的蕪湖。一是地緣關係,二來經濟上合肥也決不是皖南山區能望其項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