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清朝,是話題最多的一個歷史朝代)

談及清朝,話題總是最多。褒揚清朝的人不少,但更多的人總是對滿清恨加指責,因此清朝是中國所有歷史朝代裡面,最為褒貶不一的一個王朝。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帝制國家,共十二帝。若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算起,總共296年;但倘若以崇德改國號為清開始算,則國祚276年;明崇禎十七年,清軍入關,直至1912年正式宣告滿清統治結束,則享國268年。如此算來,滿清近有三百年的國運。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努爾哈赤畫像)

為什麼說清朝是封建制度的“迴光返照”呢?因為清朝前期,國力還是非常強大的,但他的強大隻是很短暫的幾十年而已。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1,人口首次過億。

在古代,人口的多少永遠是衡量一個國家國力強盛的根本指標。因為在大規模手工生產的年代,只有更多的人口,才能生產出更多產品。在清朝以前任何一個朝代,人口最多時候,都維持在千萬級別。到了清朝康熙年間,人口突破了億。就算清朝亡國之後,往後人口的數量還達到了四億之眾,這是很大的一個突破。

2,清朝疆域很大。

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無疑就是元朝,但是元朝人數少,而且元朝是靠快馬彎刀獲得的資源。殊不知,人這種動物,永遠是不會被征服的,只能靠先進的生產水平、以及優越的生活質量、還有博大的文化去慢慢同化。中國幾千年歷史王朝的更迭承傳,非常鮮明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必須靠漢文化治國,馬背上可以打天下但絕不能治天下,靠武力那套治國,永遠是不行的。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馬背上可以打天下,但絕不能長久的治天下)

且看,蒙古鐵騎打完之後,等他們撤回領地,人家又陸陸續續的住回去了,這些土地就跟沒佔一樣,而且元朝不以漢文化治國,因此,僅僅維持了不到一百年就徹底下課了。

元朝之後,領土最大的時期就數清朝了。清朝疆域最大的時候,有1310萬平方公里,“海棠大楓葉”,包括現在的外蒙古,以及中亞一些國家的地盤。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疆域這麼大,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少數民族能征善戰的一貫特點。

3,滿清早期武力很強盛。不論是對付叛亂,還是和彼得大帝時期的沙皇入侵,都是打勝仗。這使得清朝“實際控制的疆域面積”要比元朝大得多,元朝徒有疆域,實際上四分五裂。

4,清朝早期的GDP也在世界前列。尤其在“康乾盛世”的時候,雖然時間較短,但基本上算政通人和,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所謂的康乾盛世,只是維持了很短一段時間,而且學術上還有爭議)

如果單憑封疆裂土和發展人口兩方面而論,清朝無疑是強盛的朝代。但是不論從那方面看,清朝都是封建王朝的“迴光返照”,在強盛的外表之下,極力掩蓋的卻是他名正言順的國力下滑。

首先,雖然清朝前期GDP依然強大,但是從比例上來說,不及明朝。也就是說,清朝的經濟從一開始,便朝著下坡路奔去。

其次,清朝大興文字獄,對漢族傳統思想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尤其乾隆的《四庫全書》,堪稱中國史上對漢文化毀滅最嚴重的一次歷史行為,不懂史的人根本不知道,清朝的軟刀子行為比元朝的狂風暴雨更加恐怖。元朝絕大多數的統治者擺明了就不喜歡漢文化,人家把話直接放到檯面上了,不像滿清,外表一套,裡面一套,實則很多行為就是在毀滅我們偉大的華夏漢文化,為此,乾隆要負很大一部分的責任。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滿清裝束人,照片示意圖,僅供示意)

但反過來又說,在政策方面,滿清總體上還是在學漢制度,挑選形的用漢臣。因為他看到了元朝的下場,不按漢文化這一套治國是不行的,因此滿清把本族的一些文化強制性的嫁接在漢文化之上,形成了一種極其不倫不類的、又等級森嚴的制度。可謂:手腳緊纏、束縛了人的思想;閉關鎖國、徹底關閉了創新的大門。

第三,最致命的閉關鎖國制度,使清朝嚴重和其他文明脫軌。此時西方正在進行工業革命,清朝依然自給自足。而且乾隆不但不接受新知識,還諷刺人家的槍支和火車模型。過了很多年,八國聯軍打進來之後,很多人衝進倉庫,發現之前洋人拿來的槍具上面全部被蜘蛛網給塵封了,而且很多箱子上面都有封條,開封都沒開,也就是懶得連看都沒看過,由此可見,滿清統治者的愚昧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手腳緊纏、束縛了人的思想;閉關鎖國、關閉了創新的大門)

第四,自給自足的小農模式,商品經濟被打壓,限制了經濟的發展。

這些都是清朝國力衰退的嚴重表現。實際上“康乾盛世”只是一個十分短暫的時間概念,而且現在關於“康乾盛世”還存在著學術爭論,因為據考證,在康乾盛世這段時間,依然有饑民遍野討飯的場景,因此這個話題留給專門攻克研究這段學術的專家去深究,此處我不再贅述。總之,到了滿清統治的乾隆後期,清朝的疲憊之狀,已經十分明顯了。

那麼清朝因何而滅亡呢?

第一,最根本的問題,從人類歷史發展方向看,資本主義要比封建主義先進。而且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在明朝就出現了,清朝依舊在走封建主義的老路子,而且在禮教等方面發展到了極致,使人們思想備受壓迫。在經濟方面依舊走小農模式,自給自足,沒有培養資本主義的幼苗,眼看明末有了資本主義的動機傾向,滿清一上臺,徹底給澆滅了。對面在工業革命,彼時的滿清依然刀耕火種自給自足,如此這般,滿清必須滅亡!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這張照片,大家可能都在之前的老報紙上見到過)(圖片僅做示意,特此說明)

第二,皇權高度集中,貴族權力很大。除了崇德比較重用漢人之外,剩下的幾朝統治者都比較排斥漢人,只是面上那一套做的油光罷了。只有一個光緒皇帝想振臂一呼,無奈無權無實,最後還被慈禧給徹底“終結”了。

另外,滿清的皇親國戚都是倉中碩鼠,吃的一個賽著一個肥,皇族勢力只知道一味的貪圖享樂,架籠遛鳥,不思進取。後期皇室還斥巨資建造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豪奢的林苑,導致財政虧空十分之嚴重。

第三,閉關鎖國使國家和先進的文化直接脫軌,沒有趕上工業革命的浪潮,徹底斷了代,猶如三代戰機和五代戰機的區別,就等同於拿赤手空拳去搏擊人家的重型坦克,可謂蚍蜉撼樹以卵擊石。

第四,太平天國運動消耗了清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重要的是,太平天國使清朝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南方陷入癱瘓狀態,損失人口數量,成了歷史第一,彼時清朝元氣大傷,國家疲憊至極,徹底喪失了民心。

第五,西方勢力入侵,大量的割地賠款、幾十條不平等的條約魚貫而出,嚴重虧空了國家財政。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吸食鴉片者示意圖。圖片僅作示意,特此說明)

第六,明萬曆十七年開始徵收鴉片稅,仍然將鴉片作為進口藥材收稅,一直到嘉慶元年才停止。在當時人們還對鴉片不甚瞭解的時候,這也為後來鴉片的泛濫提供了便利,鴉片不但蠶食了人們的封建思想,凝固了人們更新發展的思維,更是對人民的身體造成了極大極大的傷害,據估計,到1836年時,全國的吸菸人眾已有一千二百五十萬人之多。

第七,滿清統治後期,完全西化的思想和傳統思想發生了激烈碰撞,整個中國沒有先進的文化導向做指引,猶如黑暗中行走的迷路者。

綜上所述,清朝的滅亡,不僅僅是一個王朝從初創到興盛、再轉衰敗最終滅亡的歷史規律。更重要的是,人類文明走向了更先進的制度致使腐朽舊制度被淘汰的過程。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清朝雖然嫁接了漢文化,但是其表現形式依然不倫不類)

清朝後期,雖然嫁接了漢文化,並以這種不倫不類的文化形式治國,但是從根本上講,滿清統治者還是不懂的珍惜漢文化、更不懂得珍惜國土,一味的割地賠款、一味地籤各種不平等條約,致使中華文明發展到這般尷尬困境,縱觀歷史,也從未有過如此的奇恥大辱。

甚至在當年入關的時候,一些滿清的皇族勢力還盤算著,若有一天在這地方混不好了繼續回東北老家的打算,而且當時的東北地區確實被嚴格保護,劃分巡邏,除了清庭政府規定的居住人員,其他人一律不讓進入,對比李世民的開放包容胸懷,由此聊作對比,滿清統治者的狹隘思想簡直是愚蠢到了令人無語的地步。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霍去病影視劇照)

試想當年:我們雄漢盛唐。霍去病的長驅直入,將士們分酒入泉,何其壯哉!更有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的中國最強音;隋煬帝幾徵高句麗,皆無功而返,我大唐上去,一步到位,直接教高句麗如何做人,徹底把高句麗打下課;朱棣更是有“蕞爾小丑,罪惡滔天,此而不誅,兵則奚用?”這樣的絕世猛言。

縱然有徽欽二帝坐井觀天的恥辱,亦有那些年朱祁鎮被俘的歲月,然我大漢民族始終就是硬骨頭,依然有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果敢氣概。即便是隕落,也要有個男兒樣,不諂媚!不苟活!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跳崖,崇禎煤山自吊,他們珍惜漢文化珍惜這片土地,不會一味的割地賠款,更不會籤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雨”,這就是我們漢人對民族尊嚴的堅持,也是我們漢人對國土的珍惜,更是我們對華夏漢文化底線的堅守。

滿清的統治,到底是中國之幸?還是中華之殃?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清朝前期之所以強盛,是因為承接了中華三千年封建文化的沉澱,也就是:接蟠桃、啃老底。但是清朝遠遠沒有抓住發展的機遇,一些錯誤的政策最終導致老底子被吃光耗盡,最終走上了消亡的道路,也使中華民族經歷了一段極其屈辱的歲月......

時至如今,我們仍然在復興的路上努力奔波著,仍然在修復清朝帶來的創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