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在傳統的歷史觀中,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他代表著古典文明的終結以及中世紀黑暗時代的開始。很多人甚至不把東羅馬帝國視為羅馬的延續,而直接將476年視為羅馬帝國的滅亡時間。但是隨著史學的發展,歷史學界越來越否定這個傳統的說法,美國學者詹姆斯奧唐奈在《新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更是直接了當的指明:“公

元476年這個時間點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羅馬皇帝的傳承一直延續到1453年。”如果我們細細回味三世紀危機以來羅馬帝國的歷史,這個時間點前後確實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無論從羅馬帝國的道統、古典文明的衰亡還是城市經濟的敗落看,476年前後都沒有大的區別,羅馬帝國的法理依然由東羅馬帝國傳承,而古典文明的衰亡和城市經濟的敗落早在公元4世紀就已成為現實。近代史學家為了反對天主教會而攻訐中世紀的那些理由,早在羅馬帝國末期就已十分普遍。公正的講,查理曼時代及其之後的歐洲,要遠比公元4世紀末和公元5世紀初的羅馬帝國要安詳。

一、公元476年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法理由東羅馬帝國延續

我們可以說476年是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但絕不能說476年是羅馬帝國的滅亡,就像我們會說靖康之恥後北宋滅亡,而不是宋朝滅亡一樣。當羅慕路斯被廢除時,奧多亞克將象徵西羅馬皇權的器物交給東羅馬皇帝,稱東羅馬皇帝為正統。

實際上並不是奧多亞克這樣做,西羅馬帝國舊地內的居民,包括不列顛人、高盧人、西班牙人,不僅尊東羅馬皇帝為正統,君士坦丁堡為羅馬帝國首都,甚至他們自己,依然自認為是羅馬人,而別的蠻族人也依然稱他們為羅馬人。所以羅馬帝國滅亡這件事,在當時人眼中並不存在,所謂羅馬帝國在476年滅亡完全是20世紀史學家為了民族主義和政治原因。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很多人說東羅馬帝國的主體民族是希臘人,是希臘化的羅馬帝國,因此不是正統,這完全是套用近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去看羅馬歷史,羅馬公民是一個法律概念,而不是血緣概念,開始的羅馬公民不過是羅馬城的居民,之後擴大到整個意大利,卡拉卡拉皇帝更是將公民權授予全羅馬帝國的居民,從法律上講,東羅馬的居民已經全部是羅馬公民。無論是他們自己還是外人,都不會質疑他們羅馬人的身份。要知道,所謂最後的羅馬人的斯提里科和埃提烏斯都有一半蠻族血統。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東羅馬皇帝名義上仍是歐洲的共主

東羅馬帝國依然是羅馬帝國的正統,並一直被歐洲所承認,其居民也自稱為羅馬人,當查士丁尼開展收復失地運動時,哥特人普遍稱其為與羅馬人的戰爭。公元476年,更像是中國西晉滅亡,北宋滅亡的時間點,它代表一個帝國一大部分的正式丟棄,而不代表帝國本身的滅亡。

二、古典文明很早就衰亡了,被基督教所替代

公元476年還被視為古典文明的終結,但是這一點也是有問題的,羅慕路斯被廢除時,兩個羅馬帝國早已是基督教的天下,無論是羅馬人還是蠻族,大部分都皈依了基督教,羅馬多神教已經徹底式微,亞歷山大圖書館被洗劫,奧林匹克運動會被暫停,古典時期的藝術哲學被廢棄,就連羅馬人過去開放的服飾也被基督教的保守長袍替代。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古典文明早就衰亡了

自君士坦丁大帝頒佈米蘭敕令以來,基督教就開始極為迅猛的發展,期間雖然有崇信羅馬多神教的尤里安皇帝的打擊,但是依然不能阻止這股勢頭。直到狄奧多西時代,狄奧多西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國教,並且禁止一切異教崇拜儀式。

當時狄奧多西規定:“要是使用個人的場地進行瀆神和非法的慶祝儀式,罪犯就將遭受沒收該產業的處分;如果使用別人的房舍進行瀆神活動,就會受到起訴,處以25磅黃金或1000個金幣的重罰,而且要立即繳交不得延誤。凡是翫忽職守,發現宗教的敵人在秘密進行偶像崇拜,而不予告發或懲處的人員,要處以與此大致相同數量的罰鍰。”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狄奧多西皇帝確立基督教為羅馬國教

在狄奧多西的嚴令下,羅馬多神教的廟宇遭到大批摧毀和洗劫,狄奧多西還逼迫元老院的議員改信基督教,過去羅馬共和國引以為傲的諸多傳統和儀式也因為帶有異教色彩而被禁止。

其中受破壞最大的就是亞歷山大城,那裡有著宏大的朱庇特神廟和亞歷山大圖書館,圖書館中藏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歷代先哲的大作,是古典文明的知識寶庫和文化中心,但是這一座城市卻遭到了基督徒的攻擊。當時亞歷山大主教提奧非盧斯故意侮辱酒神神殿,從而遭來多神教徒的憤怒,在哲學家奧林庇烏斯的鼓勵下,多神教徒發誓用生命捍衛神殿,與基督教徒發生了暴力衝突。最終,當地的羅馬長官嚴令雙方放下武器,等候皇帝的旨意,最後狄奧多西裁定要拆除亞歷山大城的一切偶像。基督徒隨即歡呼雀躍,開始對多神教神廟和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劫掠。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電影《城市廣場》表現力亞歷山大圖書館的覆滅

珍貴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被徹底摧毀,保存數百年珍貴的書稿被一併焚燒,20年後,當來訪者來到圖書館時,只有空空如也的書架。神殿和圖書館的財富更是被劫掠一空,所有的神像都被融化。亞歷山大圖書館的覆滅標誌著古典文明的徹底消亡,而神像的倒塌也使得多神教徒發現他們的神不能保護自己,因此紛紛拋棄信仰。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亞歷山大圖書館曾經的輝煌

在狄奧多西時代,古典文明的成果就已經付諸東流,公元476年,離亞歷山大圖書館毀滅已經過去了80多年,此時早已是基督教的天下。

三、羅馬的城市經濟和橫亙地中海的貿易早已衰亡,476年沒有標誌意義

羅馬人另一個引以為傲的就是發達的城市經濟和貿易,但是這一點在3世紀危機以後就已經日漸衰敗。3世紀危機中,羅馬將領為了贏得內戰,籌措軍費劫掠城市,阻撓商道,劫掠商旅,城市經濟早已受到破壞。

羅馬帝國末期,戰亂導致農村凋敝,大量人口逃亡,土地荒蕪,而且由於秩序崩潰,盜賊橫行,以至於4世紀末羅馬專門成立了農村警察。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還有城市經濟,自共和國時代以來,城市經濟一直是羅馬帝國的基石,城市自治制度是羅馬帝國的根本制度,但是自3世紀危機尤其是4世紀以來,羅馬的軍費不斷飆升,因此對於城市徵收的稅賦越來越高,城市自治制度因為徵稅需要也被廢棄,高昂的稅賦逼迫無數的市民逃離城市,逃亡人數如此龐大以至於5世紀初的一個高盧總督這樣寫道:“我們已以下列命令阻止這種勾當:不管世界上什麼地方,所有被找出的逃亡者,概須強制他們回到原來的職位,不得有任何例外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至於商業和貿易,則更是因為蠻族入侵毀於一旦,其中最致命的是北非被汪達爾人所佔領。汪達爾人佔領北非和西班牙南部,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徹底阻礙了西地中海貿易,使得西地中海成為一片死海,而且北非一直是意大利的糧食供應基地,丟掉了北非等於意大利失去了糧食供給,沒有糧食,商業自然會敗落。

公元410年羅馬城被哥特人攻陷也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布瓦松納的《中世紀歐洲生活和勞動》寫道當時羅馬城的慘狀:“成群的乞丐在教堂門前、大地產的堡壘前和皇宮前哀求施捨。那些擁擠在各處的罪犯隊伍,正是從這些可憐的人群中得到補充的。在羅馬,410年時靠施捨活下去的不下一萬四千人。“而經由這次慘劇,偉大的,曾經有百萬人口的羅馬之後只剩下不到10萬人。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這些都是發生在476年以前的,就連最近的410年都離476年有66年之久,當羅馬城坍塌的那一刻,西部帝國就已經名存實亡,名聲掃地。而城市經濟和地中海貿易的敗落,則更是自3世紀危機就已經開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哥特首領狄奧多里克進駐意大利,他努力保護羅馬遺產,儘量堅持羅馬制度,以至於秩序得到恢復,意大利的狀況恢復到了斯提里科去世以來最好的狀況,以至於意大利的羅馬人甚至感覺自己回到了之前的歲月。至少狄奧多里克的統治就遠勝於西羅馬末期,最後恰是羅馬人查士丁尼摧毀了這一切。

羅馬帝國的衰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就算從標誌性事件來看,公元476年羅慕路斯被廢也遠不如狄奧多西立基督教為國教,羅馬城陷落,埃提烏斯和瓦倫提尼安相繼死亡要重要。

正如奧唐奈說的公元476年只是無足輕重的一年。那個羅馬,早就不存在了。

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公元476年真的是歐洲歷史的分水嶺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