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17)浙東柱石,早逝驍將——明英烈福將胡大海

前言:胡大海,字通甫,泗州虹縣人,明初朱元璋手下軍事大將。胡大海長身鐵面,智力過人。元朝末年,從朱元璋起事。渡江後攻取皖南、浙江等地,胡大海率兵將楊完者打敗,苗將蔣英、劉震、李福等歸降。任江南行省參知政事。鎮守浙江金華。雖是文盲,但是能折節下士,曾薦劉基、宋濂、葉琛、章溢於朱元璋。胡大海軍紀嚴明,不妄殺人,不掠婦女。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部將蔣英邀請胡大海前往八詠樓,視察士卒演習,大海不疑有他,欣然前往,未上馬時,有苗將鍾矮子跪於馬前稱“蔣英欲殺我!”胡大海未及回答,即被蔣英以鐵錘打死,次子胡關住同時被殺,耿再成亦死。朱元璋取杭州之後,殺死蔣英,血祭胡大海,並作文以祭。明朝建立後,特贈光祿大夫,追封越國公,諡武莊。

追隨太祖,大破元軍

胡大海長身鐵面,智力過人。朱元璋剛剛起兵時,胡大海就到滁陽謁見朱元璋,任命為前鋒。從朱元璋渡江,與諸將攻取地盤,因功授予右翼統軍元帥,宿衛帳下。從大軍破寧國,協助院判鄧愈戍守,於是佔領徽州,平定境內。元將楊完者派十萬兵前來進攻,胡大海在城下迎戰,元軍大敗而逃,楊完者此人打敗了當時的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這些人都是元末時期,勢力非常大的起義軍將領。胡大海能夠打敗這樣的武將,足以說明他的能力過人,絕不是徒有虛名。後來胡大海和鄧愈、李文忠自昱嶺關一直攻打到建德。在淳安打敗元軍,攻克建德。再次打敗了楊完者,降服了溪洞兵三萬人。晉升為樞密院判官。之後胡大海攻克蘭溪,被晉升為樞密院事。

(17)浙東柱石,早逝驍將——明英烈福將胡大海

胡大海史書形象

功勳卓著,長子被殺

攻下諸暨,守將趁夜逃跑,萬戶沈勝投降後又叛亂。胡大海將其擊敗,生擒四千餘人。把諸暨改為諸全州,移兵攻打紹興,再次打敗張士誠的部隊。朱元璋認為寧、越是重地,召胡大海前去鎮守。張士誠的將領呂珍圍攻諸全,胡大海帶兵援救,呂珍堰水灌城,胡大海奪堰反灌呂珍的軍營。呂珍的勢力被削弱,在馬上折矢發誓,請求雙方撤兵,胡大海答應了。郎中王愷說:“呂珍狡猾不可信,還不如乘機攻打他。”胡大海說:“已經允諾而又違背,這是不守信用。已經放歸而又攻打,這是不講武德。”於是下令撤軍,人們十分欽佩他的威信。不久攻打處州,趕走了元將石抹宜孫,平定了處州七邑。

(17)浙東柱石,早逝驍將——明英烈福將胡大海

胡大海戲劇形象

至正十八年(1358年),胡大海長子胡三舍在婺州因釀酒,違背軍令,被朱元璋處死,有人勸告朱元璋不要這樣作,以避免胡大海兵變。朱元璋說:“寧可讓胡大海造反,也不能讓我的軍令無法推行。”最後,朱元璋親手殺了胡大海的長子。胡三舍死後,胡大海也沒有叛變,這一點還是值得稱讚的。 次年,朱元璋命樞密院判事耿再成、參軍胡大海率兵取處州。

至正二十年五月,陳友諒親自領舟師十萬攻陷應天門戶太平,樞密院判花雲戰死,兵臨龍江,應天告急。陳友諒勢大,朱元璋趕緊從浙江抽調兵馬,穩定甯越的胡大海自然首當其衝。六月胡大海採納王愷的建議,親自引兵攻信州牽制漢軍(陳友諒軍),在靈溪大敗漢軍,攻陷信州城,陳漢(陳友諒的國號為漢)門戶洞開。信州拿下後,改名廣信府,但是拿下歸拿下,現在問題來了。後勤吃緊,糧食不夠了。後勤部長王愷建議胡大海放棄廣信,收縮戰線好補充軍需。胡大海斷然拒絕,表示廣信乃“漢之門戶,閩楚襟喉地也,可棄之乎?”胡大海的信州戰役有力的支持了朱元璋的正面戰場,牽制了陳友諒的軍力。

(17)浙東柱石,早逝驍將——明英烈福將胡大海

胡大海影視形象

胡大海在廣信府一守就是一年,一直到一年後的採石大戰,朱元璋大敗陳友諒,緩解了西線的壓力後,才重新給他委派工作。當然,胡大海又升官了。至正二十一年五月,胡大海升中書分省參知政事,鎮金華,總制浙東兵馬。相當於浙東軍區軍政一把手,權利極大。胡大海正準備收拾包袱回浙東大展拳腳的時候,我們的陳友諒同志不幹了,你這佔了便宜就想走,沒這麼容易。漢將李明道領兵攻廣信,這哥們也是個人才,他據守玉山草坪鎮,圍點打援,阻擊援軍,元帥夏侯德潤戰死。打完援軍,他兵鋒一轉,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廣信,收回這個陳漢的門戶。胡大海親自領兵守靈溪,養子胡德濟守廣信府,互為犄角,夾擊李明道。李明道哪裡是這兩父子的對手,胡大海大破漢軍,生擒李明道,俘虜千餘人。

輕信賊人,為降所殺

最初,攻下嚴州,苗將蔣英、劉震、李福都自桐廬前來歸附。胡大海十分喜愛他們驍勇,就留他們在自己的麾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三人謀劃作亂,早晨進入分省署,請大海在八詠樓觀弩。胡大海前去,蔣英派其黨羽跪在馬前,假裝訴說蔣英的罪過,胡大海還沒來得及回答,回過頭來看蔣英。蔣英拿出袖中的槌子猛擊大海,直中腦部倒地,他的次子胡關住、郎中王愷、掾史章誠都遇害。蔣英等人在城中大肆掠奪後,投奔了張士誠。這以後李文忠攻打杭州,杭州人抓住蔣英來降,朱元璋命令殺了他,用他的血來祭奠大海,並作文以祭。

(17)浙東柱石,早逝驍將——明英烈福將胡大海

胡大海像

明朝建立後,特贈光祿大夫,追填封越國公,諡武莊,肖像功臣廟,位列第七,配享太廟。

(17)浙東柱石,早逝驍將——明英烈福將胡大海

胡大海塑像

後記

胡大海是元末明初朱元璋派系裡統兵能力較強的幾位帥才之一,在其生前的戰績上可以說是戰功顯赫,完全不亞於同時期的徐達,常遇春,明史贊其“大海善用兵,每自誦曰,吾武人,不知書,惟知三事而已,不殺人,不掠婦女,不焚燬廬舍 ,以是軍行遠近爭附及死 聞者無不流涕,又好士,所至輒訪求豪雋,劉基、宋濂、葉琛、章溢之見聘也,大海實薦之。”胡大海死後,朱元璋為表彰其功勳,追封胡大海為越國公,諡武莊,立肖像於功臣廟同時配享太廟,這可以說是最高規格的死後待遇了。當然,胡大海為人正直,待人真誠,這在對待和他同樣的君子之時,固然效果不錯,然而用這種態度對待奸詐狡猾之徒,卻顯得天真稚嫩,也是這種性格缺陷導致了他沒有看到日月重開大漢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