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向陽路作為濰坊城區歷史上的南北中軸線,在濰坊歷史上重要的地位,整個向陽路貫穿了濰坊的北關、城關和南關街道。現在城關、南關的辦事機構還位於向陽路上。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向陽路是濰坊重要的南北交通大通道,濰坊重要的機關單位、大型企業的總部很多坐落於此,向陽路南段也是濰坊站的所在地,同時濰坊站南廣場片區開發也將向陽路繼續南延。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整條向陽路坐落了濰縣縣衙、十笏園、丁六宅小黃樓、南宮石佛寺,而陳介祺故居萬印樓、郭味蕖故居知魚堂、頤園、狀元衚衕等著名文化點也分佈在向陽路周圍。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向陽路也是濰坊重點單位的佈局中心線,濰坊市中院、濰坊電力總部、中百大廈、濰坊圖書大廈、濰坊百大總部、泛海山東總部、濰城公安局、住建局都都位於向陽路附近。而濰坊火車站和聯運站都位於向陽路區域。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濰坊第一名品百貨店—中百大廈勝利店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濰坊在西漢為平壽縣,現在平壽湖舊址位於向陽路與福壽西街交叉口東南角,也是濰坊老城牆的北側。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設濰州。濰州與北海縣曾連續並存、實行州管縣體制、濰州和北海縣政權機構(俗稱州衙和縣衙)同駐濰州(北海)城。明洪武十年(1377年),濰州降格為濰縣,濰州府衙便又成為濰縣縣衙的所在地。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濰州州衙和濰縣縣衙,位於今濰坊市濰城區向陽路的胡家牌坊街、城隍廟街至北馬道段及其兩側,當地人俗稱“衙門”。“衙門”在明洪武十年(1377年)以前是濰州州衙所在地。後來的明、清兩代屢加重修,但佔地規模未變,濰州州衙和濰縣縣衙也一直以“衙門”為駐地。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民國濰縣政府的大門、次門、“東萊首邑”坊、大堂、二堂、三堂都在向陽路一條中軸線上,這條中軸線也是濰縣城的縱向中軸線。“濰州衙門”建築群的佈局是中規中矩的。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抗戰勝利後,包括“小黃樓”在內的“丁六宅”收歸國民政府。濰縣戰役前是,“小黃樓”是日軍濰縣城防司令部的所在地。

1948年濰坊市委、濰坊政府接掌、管理獲得濰坊時,也接管了向陽路“小黃樓”,許 世 友、曾 山都曾在此居向陽路中段的小黃樓住辦公生活。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1948年,濰坊公安局在向陽路成立,向陽路繼續作為“衙門”為駐地。此後三十多年間,濰坊公安局雖有修繕改建,但“濰縣衙門”的古舊建築群基本保持了原格局。在1980年之後部分古建築進行了拆除,現在位置就是濰城公安分局的位置。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1950年,濰坊市與昌濰區合併成立新的昌濰區,昌濰地委和昌濰公署這些領導機關的住地都在十笏園西院。十笏園西院作為新生城市濰坊以及昌濰區的領導、指揮中樞。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小黃樓”是民國時期建造的兩層樓房,因外牆呈黃色而得名。“小黃樓”外形有八個樓角,故又稱八角樓、元寶樓。建有地下室,一層、二層各有五個房間,面積200多平方米。“小黃樓”曾是丁叔言主要家庭成員的住處。“小黃樓”原址尚存。整棟樓房及室內門窗、木地板、木樓梯等基本保持原貌,位於濰坊商校向陽路校區內。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1948至1956年,“丁六宅”西院成為濰坊特別市、濰坊市和 昌濰專區領導機關駐地,“小黃樓”是主要辦公場所之一。1950年以後,“小黃樓”還曾經是昌濰地 委的辦公室、宣傳部和農村工作委員會(簡稱農工委)等機構的辦公地點。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向陽路不僅代表著濰坊的歷史,還代表著濰坊城市新的發展方向,很多向陽路區域在調整改造,有的修舊如舊,有的起了高樓大廈,而向陽路南端的火車站南廣場片區更是濰坊的一號工程,也是濰坊未來發展新的增長點。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一條向陽路,半部濰坊史:解讀歷史文化名城濰坊的城建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