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你切慕真理嗎?

如鹿切慕溪水

(可拉後裔的訓誨詩,交與伶長。)

1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2 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

3 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

4 我從前與眾人同往,用歡呼稱讚的聲音領他們到神的殿裡,大家守節。我追想這些事,我的心極其悲傷。

5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

6 我的神啊,我的心在我裡面憂悶,所以我從約旦地,從黑門嶺,從米薩山記念你。

7 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應;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

8 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神。

9 我要對神——我的磐石說:你為何忘記我呢?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

10 我的敵人辱罵我,好像打碎我的骨頭,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

11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祂。祂是我臉上的光榮(原文是幫助),是我的神。

詩篇42和43篇極為著名,受到無數人的喜愛,兩篇都是可拉後裔所寫的訓誨詩,雖然43篇並沒有註明作者,但從詩文內容編排以及最後結尾可以知道這是一篇詩的兩個段落,但是由於特別的原因(可能是敬拜禮儀)被分成兩篇並列。既然是可拉後裔所寫,那麼就大不尋常。如果不對可拉的背景作了解,就無法真正體會作者作詩時的情景和他所想要表達的意思。

可拉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期,是一個有爭議也是悲劇性的人物,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利未後代有三個支派:革順、哥轄和米拉利。其中哥轄有摩西亞倫兩個孫子,所以特別突出。但哥轄的另一個孫子可拉因為忌妒摩西亞倫站領導的地位,就聯合多人起來造反,在民數記16:1-3記著:“利未的曾孫、哥轄的孫子、以斯哈的兒子可拉,和流便子孫中以利押的兒子大坍、亞比蘭,與比勒的兒子安,並以色列會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就是有名望選入會中的人,在摩西面前一同起來,聚集攻擊摩西、亞倫,說:你們擅自專權。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耶和華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高,超過耶和華的會眾呢?”

可拉一黨的人因為這個反叛的動作和言論引起耶和華的憤怒,當時全以色列會眾居然沒有人站出來為摩西亞倫說話,原本耶和華神要在轉眼之間把全會眾滅絕,還好摩西亞倫當即俯伏在地向神懇求饒恕,讓會眾躲過了神的毀滅。神吩咐會眾要與反叛的人分開,因為只有可拉一黨的人要受到神嚴厲的審判。

民數記16:27-33這樣記著:“於是眾人離開可拉、大坍、亞比蘭帳篷的四圍。大坍、亞比蘭帶著妻子、兒女、小孩子,都出來,站在自己的帳篷門口。摩西說:我行的這一切事本不是憑我自己心意行的,乃是耶和華打發我行的,必有證據使你們知道。這些人死若與世人無異,或是他們所遭的與世人相同,就不是耶和華打發我來的。倘若耶和華創作一件新事,使地開口,把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吞下去,叫他們活活地墜落陰間,你們就明白這些人是藐視耶和華了。摩西剛說完了這一切話,他們腳下的地就開了口,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屬可拉的人丁、財物,都吞下去。這樣,他們和一切屬他們的都活活地墜落陰間。地口在他們上頭照舊合閉,他們就從會中滅亡。”

我們注意到27節中提到大坍和亞比蘭的家眷子孫在現場,但卻沒有提到可拉的家人,表示有些可拉的子孫不在場,後來並沒有跟可拉一黨的人墜落陰間,仍然存活。怎麼證明呢?從歷代志上第六章利未的族譜可以查出,可拉的後代延續,例如他的後代子孫中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叫做“撒母耳”,那位生來作拿細耳人的祭司先知(撒上2:35;3:20)。曠野會幕時期,哥轄的後代子孫負責看守,搬運會幕(聖所至聖所)裡面所有的聖物(民4:1-20);聖殿時期,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在聖所裡面供職服事,管理敬拜歌唱的事(代上6:30-38)。所以可拉的後代對於聖職、聖物、獻祭、敬拜、詩歌非常熟悉。

詩篇42篇中提到作者懷念以前與眾人同往聖殿敬拜神,但他似乎因著敵人的緣故被限制被阻擋去不了,又被嘲諷是神拋棄了他,43篇又說他後來終於還是去了聖殿祭壇獻祭敬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會是在什麼年代發生的事情呢?我們可以確定是所羅門建聖殿之後,列王的時代,因為聖殿還在,所以不會晚到被擄時期。

既然說作者跟眾人同往耶路撒冷聖殿朝拜,表明作者不住在聖城。那我們就要看看可拉的後代可能會住在哪裡。我們通常不太在意約書亞記後面支派分地的經文,但是約書亞記21章20-26節卻藏著重要的信息,那裡列著哥轄子孫(亞倫子孫除外)所分到的十座城邑和郊野,這些城都是在以法蓮、但和西瑪拿西支派所分得地業的境內,所以這位可拉後裔應該就住在其中的某一個城,是在耶路撒冷城山區的北方和西北方。

這位可拉的後裔到底為什麼不能去聖殿敬拜?我們查考列王歷史就知道以色列王國分裂時期,北國以色列的王都是壞王,引導百姓行耶和華看為惡的事。南國猶大有一些是好王,引導百姓歸正,離開偶像,敬拜耶和華。我們要看的經文記在列王記下第十二章,猶大王約阿施登基,在位四十年,透過祭司耶何耶大的協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恢復聖殿的敬拜,募款修理聖殿破壞之處。估計這位可拉的後裔就是在那段時期經常去聖殿朝拜服事。

不過,北方的亞蘭國興兵犯境,王下10:32-33說:“在那些日子,耶和華才割裂以色列國,使哈薛攻擊以色列的境界。乃是約旦河東,基列全地,從靠近亞嫩谷邊的亞羅珥起,就是基列和巴珊的迦得人、流便人、瑪拿西人之地。”

亞蘭王哈薛從北往南攻擊約旦河東以色列二個半支派的地界,然後又過河往西經過西瑪拿西,再往南攻打以法蓮和但支派的屬地,一直打到迦特,也就是猶大支派靠近但支派的地方。王下12:17說,“那時亞蘭王哈薛上來,攻打迦特,攻取了,就定意上來攻打耶路撒冷。”

哈薛在約旦河西攻打的路線經過許多哥轄子孫居住的城,例如示劍、伯和侖、亞雅侖、伯士麥等;遭受戰亂,百姓日常生活和朝聖敬拜的規劃都受到限制。再加上哈薛在打下迦特後又回頭攻打耶路撒冷,將山城圍困,有一段時間,外面的人根本沒法去聖殿敬拜。直到“猶大王約阿施將他列祖猶大王約沙法、約蘭、亞哈謝所分別為聖的物和自己所分別為聖的物,並耶和華殿與王宮府庫裡所有的金子都送給亞蘭王哈薛;哈薛就不上耶路撒冷來了。”(王下12:18)

這段戰亂時期,可拉後裔可能被困在自家的城內,他在大受逼迫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無法去聖殿敬拜耶和華,身心疲憊又極其渴望,他寫下了詩篇42篇陳述他的心歷路程。當哈薛撤兵,以色列四境逐漸恢復平靜,聖城的敬拜也恢復正常,他又可以與百姓一同前去耶路撒冷,去祭壇獻祭敬拜,他寫下了42篇的第二段。在他去聖殿後把詩篇交給伶長譜曲,後來第二段被改編成43篇收錄傳於後世。

有了這個比較完整的背景介紹,我們應該可以跟這位可拉後裔的距離更拉近了一些,這樣當我們讀他的詩句,同時套入那個時空場景,就能更容易明白他的心意了。可拉叛逆被神審判毀滅,可是當時他的家人沒有跟可拉一黨的人在一起,以致他的後代得以存留性命。因著這個原因,可拉的後裔是敬虔的,神在他們的生命中居首位,他們感謝神的恩典憐憫,珍惜神存留他們的宗族命脈,他們謹守誡命,敬虔忠心服事,神就在他們的後代中興起了“撒母耳”。

這位可拉的後裔最嚮往的就是去耶路撒冷朝見神,尤其是節期的時候能夠自由地去聖殿敬拜獻祭。人在擁有時容易習以為常,久了之後就認為是理所當然,習慣了就不懂得去珍惜。這個說法可以用在這位可拉後裔的身上嗎?過去好些年猶大王約阿施勵精圖治,帶領百姓歸向神,恢復敬拜修復聖殿,他非常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但是戰亂又把他阻擋在聖殿之外。他向神呼求說: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地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呢?”(1-3)

他渴慕神,想要朝見永生神,因為只有神才能滿足他心靈的需要,好象水能解決滿足鹿口渴的需要一樣。鹿棲息的習性就是絕不遠離水。當鹿看見水,口渴想喝,但被擋著過不去夠不著,那怎麼辦?鹿會著急,也會等待。

同樣的,這位可拉的後裔渴想去聖殿朝見神,但去不了。一天一天的過去,他被逼迫圍困著急,被敵人嘲笑,只能以淚洗面,苦苦的等候。他的敵人向他嘲笑挑釁說:“你的神在哪裡呢?”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如雷貫耳,一語驚醒夢中人,耶和華神難道只住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嗎?只能去聖殿的時候才能朝見神嗎?可拉的後裔猛然驚醒,他明白了,他即刻寫下了他的心得和他的轉變。我們能從這些經節中發現可貴之處嗎?

你切慕真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