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有些“胃痛”是肝癌的先兆

有些“胃痛”是肝癌的先兆

病案舉例

年近7旬的李洪(化名)是某市紡織廠退休工人,既往有“乙肝”病史達三十餘年,還患有“冠心病”十多年。今年入夏後,李大爺老是喊肚子痛,疼痛位於心窩部,時重時輕。李大爺自認為是“胃病”發作,在家服用治胃痛藥效果不明顯。家人帶他到附近一家“二甲”醫院就診,接診醫生簡單詢問病史,沒有仔細體檢,就讓李大爺去做纖維胃鏡檢查,結果報告提示“萎縮性胃炎”,醫生開了些抗酸解痙止痛藥。但李大爺“胃痛”未減輕,反而加重,厲害時需打止痛針才能緩解。難道診斷錯誤?此時李大爺家屬質疑,又帶他去市內另一家“二甲”醫院看專家門診。老專家給李大爺認真體檢,結果發現他肝臟腫大明顯,有觸痛,考慮肝腫瘤可能性大。讓他去做肝臟B超,結果提示晚期肝癌。家屬不放心,又要求做肝臟CT掃描,再次證實肝癌影像學改變,其他實驗室檢查結果也支持肝癌診斷。

有些“胃痛”是肝癌的先兆

專家點評

肝癌是“癌中之王”。由於病變早期無特異性症狀或症狀不典型,常表現食慾不振、噁心、腹脹、上腹部不適等,很容易與胃病相混淆,故本病早期診斷比較困難。據統計,三分之二的肝癌患者有上腹部和心窩部疼痛,俗稱“胃痛”,並可放射到右肩膀或背部,在臨床上患病初期都被誤以為是“胃病”而貽誤診療。

如果出現疑似“胃病”症狀,不要自行用藥,應到正規醫院檢查明確診斷,尤其是經常喝酒、攜帶有乙肝病毒或既往有膽道疾病史者更應小心。如果患者長期把肝病當胃病治,擅自服藥,結果很可能使肝炎發展成肝硬化晚期或肝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如在此案例中,第一位接診醫生收集資料不仔細,患者有慢性乙肝病史三十多年,醫生沒有認真地做肝臟體檢,再加上臨床經驗不足,以致延誤診治時機。一旦出現癌性疼痛“如持續性胃痛”等症狀多屬晚期。本例就是明證。

有些“胃痛”是肝癌的先兆

在我國,肝癌多發生在一些特定的人群: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以及免疫性肝病。其中,病毒性肝炎以乙肝和丙肝多見。近些年,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不僅是在我國,而且包括一些歐美國家,脂肪肝正逐漸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肝癌的主要發病人群。

有鑑於此,平素“健康”的中老年人突然出現“胃痛”,呈持續性,服治“胃病”藥很難緩解,甚至久治不愈,特別是平時嗜酒或是患有慢性乙肝多年者,應定期做腹部肝臟B超和甲胎蛋白(AFP)檢查。這兩項檢查對肝硬化、早期肝癌的診斷也有很大價值。

有些“胃痛”是肝癌的先兆

然而,檢測肝功能只是代表近期肝臟的功能是否正常,對病毒性肝炎患者來說,肝功能正常並不代表疾病沒有發展。從本例來看,乙肝病毒和人體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和平共存”,很容易讓人掉以輕心,但該病毒並沒有停止複製,在某一時刻可能就會引起基因突變,或者爆發。在此有必要提醒乙肝患者,一定要定期找專科醫生做肝臟體檢,同時檢查相關的血液和影像學項目,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檢查血液學指標,如肝功能和甲胎蛋白等,不做影像學(如肝臟B超或CT)檢查,很容易延誤病情,錯過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機,從而降低生存質量。

至今為止,儘管可以採用最新肝移植手術,醫學界還不能治癒肝癌。目前臨床上,肝癌早期治療仍以手術為首選,腫瘤越小、發現越及時,其五年生存率越高。晚期的肝癌患者,多由於各種因素如身體狀況、癌腫的擴散等影響,已不能承受手術治療,對於此類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療。

文字:醫藥星期三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