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英宗導致土木堡事件之敗又殺了清官于謙,死後諡號卻是“英”?

青史流煙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明宣宗突然去世,其長子、太子朱祁鎮,毫無思想準備地成為大明新一代皇帝,倉促中即位。幼年皇帝得祖母及諸閣臣的輔佐,皇位在波瀾不驚中完成傳遞,並以下一年為正統元年(1436年),大明王朝新主人就這樣換成了一個八歲的幼兒,後世稱為明英宗。



英宗幼時,得內宦王振從旁侍奉。無論讀書,或其他生活瑣事,王振都十分殷勤地完成,對於小皇帝的要求,都儘可能的予以滿足,英宗對他依賴有加,不呼其名而稱為“王先生”,王振得以在英宗身邊,諸將掌握大權。

正統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張氏去世,內廷中無人再可制王振。外朝,楊榮於正統五年(1440年)病死,楊士奇因為兒子殺人而引咎辭職,楊溥一人獨木難支,且也老,不是王振對手。至此朝政被王振控制,開始肆無忌憚起來。

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在王振的權勢達到巔峰之際,大明與西蒙古瓦剌部(即衛拉特部、後世的漠西蒙古)因朝貢一事發生極大爭執,並由此導致兵戎相見!在王振蠱惑下,英宗懷著建立曾祖那樣的赫赫武功的夢想,詔令出征。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六,英宗立兩歲的長子朱見濬為太子,以皇弟郕王朱祈鈺監國,輔佐太子朱見濬,留守京師。親率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等文武百官五十餘人,及京師三大營為主的二十萬大軍,號稱五十萬,明軍鼓譟而出,北征瓦剌。

之後的事情,各種史料已經記載得清清楚楚:八月十四,在明軍與瓦剌交戰不利,準備退兵的當口,王振胡亂指揮,致使明軍進退失據,被圍土木堡。


之後更因輕信瓦剌議和之建議,導致明軍在出營取水時被瓦剌軍突襲,混亂中明軍無法組織抵抗,大部潰逃而散,一部分解甲投降。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大學士曹鼎、張益等五十餘名大臣戰死。英宗本人被俘,王振在亂軍之中,被無比憤恨的護衛將領樊能擊殺。土木堡一役,明軍大敗,皇帝被俘,大明社稷幾乎傾覆。

之後,明廷依靠于謙等大臣,在危急中組織軍民抵抗,並更立監國郕王朱祁鈺為帝,擊敗瓦剌入寇,打贏京師保衛戰,終於使得大明轉危為安。
,


此後,在明與瓦剌的交涉中,英宗奇蹟般地被放歸大明,被已經登基為帝的代宗皇帝朱祁鈺奉為太上皇,連同他自己原來的後宮嬪妃們一起,軟禁於南宮。此時的英宗,大約只要能夠在南宮中國得以善終,壽終正寢,似乎便心滿意足了。

但是風雲變化,因代宗太子夭折,自己身體又極度虛弱,眼看即將駕崩。在這關鍵時刻,以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為首的一批不甘於現狀、想要富貴險中求的野心家為首,發動“奪門之變”,衝入南宮接出英宗,趁夜直入皇宮,招集群臣,奉英宗復位,廢黜代宗,殺害於謙等社稷功臣。英宗在軟禁八年後,再度登上皇位,改元天順。而代宗,在一個月後暴薨,極有可能是被英宗授意害死的。


英宗重祚八年,因為之前經歷過的風雨艱辛,豐富了人生閱歷,所以英宗在重得帝位後,相對於正統時代,政治上成熟了許多,不再懵懂無知,開始勤於政事。天順八年之間,英宗任用了許多能臣,天順朝,如李賢、商輅、彭時等,實際確立了延續後世的大學士制度。又將參與奪門之變的一干小人人等加以懲治,石亨下獄並死於獄、流放徐有貞、以謀反罪將曹吉祥處死並滅其族。

天順年間,政治相對還算清明,尤其是英宗因自身曾經被囚過,感同身受,不顧左右反對,釋放被關押五十餘年的建文帝幼子朱文圭(建庶人),贏得朝野稱讚。

英宗不管是正統時期,還是天順時期,對與其相處的人,都十分親和,無論其人是否忠臣還是佞臣,對待三楊、王振、李賢,包括石亨、曹吉祥,都是很好。對於母親十分孝順,對於妻子十分愛戴、關心,即便是後來反目成仇的弟弟-代宗朱祁鈺,之前自己當皇帝、代宗為郕王的時候,兄弟也是親密無間,關係良好,出征瓦剌時,還授郕王監國,可見對於弟弟的信任。

對待朝廷大臣,英宗沒有居高臨下,咄咄逼人的帝王之氣,而是將他們當做自己的朋友,待之親切,極富個人魅力。即使是土木之變被俘後,在面對他的敵人-瓦剌諸將時,都能夠在交往中使他們心生敬意,並保持尊重。當朝廷來人接英宗返回時,居然連瓦剌貴族都十分不捨,對他行大禮,恭敬地送走。還在他回去後,致書明朝,要求代宗退位,歸還英宗皇位,人格品質,可見一斑。



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重,在即將去世前,他還做了一件被無數人稱讚的事:下詔廢黜延續千年的帝王后宮人殉制度!這也是英宗生前所做最後一件,也是最有人性的一件事。

英宗一生,寵幸宦官導致社稷幾乎傾倒,又為了奪回皇位殺害忠臣、謀害親弟,自身政治能力也是十分平庸,這樣一個有汙點、無政績,且犯下不可彌補大錯的君主,肯定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英宗待人親和、有孝心、有同情心、對於妻子忠誠愛戴、對於臣子平易寬和,人格品質不可抹殺,英宗為人,當然是一個好人。好人基本上當不了好皇帝,英宗幾乎就是一個典範。

然後,最最重要一點:英宗去世後,接過皇位的是自己的親兒子:憲宗朱見深。中華傳統儒家道德規範是:君臣父子!在儒家倫理觀念下,無論皇帝父親做過什麼負面封事情,為人子者,後繼兒皇帝是必然要為其父遮掩粉飾的,不然就是不孝,不孝在儒家思想倫理下是極大的罪惡,那麼不孝的皇帝也沒有了統治國家的合法性、正統性!所以,憲宗會同群臣,給去世的父親上廟號“英宗”,諡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給了他一個正面的評價。

相反的例子:同樣是明朝,看代宗、武宗、熹宗的身後評價,簡直是一塌糊塗、惡語連連,這就是非己子繼位後,導致先皇帝被黑、被諷刺挖苦,毫無尊嚴的鮮活例子。

在清人修的《明史》中,也是“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楊、胡濙、張輔,皆累朝勳舊,受遺輔政,綱紀未弛。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乃復辟而後,猶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至於上恭讓後諡,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這種充滿了讚譽的評價,表明英宗的人格品質,還是獲得了正面的定論。


伯虎42


先糾正一個錯誤,明英宗的諡號不是“英”,英宗是廟號,他的諡號是“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諡號從唐朝開始就變得特別長了,所以之後的皇帝其實一般說的都是廟號或年號,拿諡號稱呼的很少了。。。

至於為啥不是惡諡,原因也很簡單:

1.從唐開始就沒惡諡了。唐太宗開了個不好的頭,由皇帝介入編史,這之後史官就不怎麼敢罵皇帝了,隋煬帝就成了中國最後一個擁有惡諡的人了(當然,他也有一個好的諡號,隋明帝)

2.明英宗不是真正的昏君或暴君。相反他還是一個很勤政愛民的人,土木堡之變其實出發點沒錯,只是有些急功好利,而且由於補救得當,對明朝危害不大;至於殺于謙其實也不是他真想殺的,只是留于謙會肯定景泰帝繼位的正當性,危害自己及子孫的正統性,而且明史裡很明確的表明了,他不想殺,殺了不久就後悔了。。。晚年,更是重用名臣李賢,廢除殉葬等等,為明憲宗的治世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依與夢


一、土木堡之變,可以找人背鍋

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時,他還是一個小嫩青,對大太監王振言聽計從,以致於將大明王朝的50萬精銳損失殆盡,他自己也從九五之尊變成了階下囚。對於這場變故,後人為了避君王諱,完全將他的責任歸咎到王振身上。如果不是該死的王振,明朝也不會差點滅亡。

二、于謙站錯了隊,咎由自取

明英宗經過奪門之變,重新成為了皇帝。對昔日的功臣于謙,他雖然有些於心不忍,但是,殺死於謙,完全是政治需要,因為將他拉下皇帝寶座的正是于謙。于謙雖然對大明有功,但是,對於明英宗來說,他扶立新君是犯了死罪。

三、做了兩件大好事,愛到加分好評

在他之前的明朝君主,在自己死後,都喜歡將自己生前的妃子陪葬。這一直受人詬病。明英宗大膽取消了這個慘無人道的陪葬儀式,受到了大明一直臣子和百姓的好評,認為他是一個仁君。另外,他將關押的建文帝的兒子釋放了出來,使他得到了人身自由,也為他加分不少。所謂一好摭百醜,他有這兩項功德,也是造福蒼生了。


枕史潤智


于謙經歷明英宗,明憲宗,國家危難中他的建議保住了京城,也維護了大明,然而明朝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昏君奸臣,而他一生功高蓋主。被明英宗殺死,照說明朝英宗昏庸無能,根本不以國家社稷為重。死後諡號卻是英呢?噢,查完歷史方瞭解一二,古代的史記,都是人為的,有後代的,方得善終,化龍點珠。


一帆風順jxh


明英宗就是朱祁鎮,這裡的“英”不是他的諡號,而是他的廟號,具體作用就是他的後世子孫每逢祭祖上香時對他的稱呼,以及用於大明文人日常口語交流的代稱,這和朱祁鎮的諡號“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有著本質的區別!

但無論是朱祁鎮的廟號“英”,還是他的諡號“睿”,很多人都普遍抱著一種態度,即朱祁鎮不配享有“英”、“睿”等褒義字眼的蓋棺定論,終其原因,其實有二:

一是明朝宦官專權是從他開始的,正因為他寵信王振,從而導致了土木堡之變;

二是在奪門之變中殺了有“再造大明”功績的“救時宰相”之稱的于謙,於忠肅公。

這兩起公案,使得朱祁鎮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是很光彩的一頁,也讓他在現代文明社會背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鎖和罵名,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警示和遺憾。

既如此,他的兒子成化帝朱見深,以及當時的朝中名儒們為什麼還會給他如此較高的評價呢?難道這些人不知道朱祁鎮做的這些“荒唐事”,難道這些人忘了于謙“再造大明”之功了嗎?

何況,朱見深還給於謙平了反。

“成化初,冕赦歸,上疏訟冤,得復官賜祭。誥曰:[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 天下傳誦焉。”---《明史.于謙傳》

正因為如此,有人認為這是皇權時代不把人命當回事,朱見深既然已經認識到于謙對大明的再造之功,那麼朱祁鎮聽信讒言,殺了于謙這位功高於天的定海神針,為什麼還要給他如此高的身後評價?

因為對朱祁鎮的廟號“英宗”產生不滿,這也導致很多人在情感上也對明朝生出了說不盡的厭惡。

但汪郎告訴你,朱祁鎮駕崩後,朱見深和朝中群儒給他上廟號“英”,並不是“英明神武”的意思,而是“英年早逝,大業未成”的意思,有沒有人相信?

有人看到這裡,肯定會認為汪郎是胡說的,那麼我們看看歷史上其他廟號為“英宗”的皇帝(只看正統王朝)。

1、宋英宗趙曙

趙曙於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登基,次年改元治平。

他在位四年,還是有一番雄心的,尤其是立志改變因為“冗官”給大宋朝廷帶來財政上的壓力問題,從而提高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值得稱讚,這是他登基後直接切到了宋朝脈搏最為薄弱的地方。

為此,他積極地向宰輔們提出了裁救積弊的要求,只可惜,他的身體不行。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公元1067年1月25日),趙曙在福寧殿駕崩,年僅三十六歲,而他一心想要改革大宋“冗兵、冗官、冗費”的社會問題,壓在了他的兒子宋神宗趙頊身上。

2、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於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三月即位,次年改元至治。

他在位四年,雄心勃勃,力圖在大元實施新政,加強“以儒治國”的政策,試圖解決因蒙古保守貴族帶來的政治、社會危機,期間推行“津助賦役法”來減輕大元治下的百姓負擔。

至治三年二月(公元1323年),碩德八剌還頒佈了《大元通制》,為在大元境內實行政治法度提供了法治依據,以增強大元王朝在民間的正統形象。

元英宗的這一系列改革,史稱“至治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元朝國勢得到提升,使其在漢地的統治得以加強,得到了大量漢族精英的支持!

然而,因為元英宗的改革觸犯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

故而,至治三年八月初四(公元1323年9月4日),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在從上都返回大都的途中,於上都以南30裡的南坡店,被守舊派刺殺後身亡,年僅二十歲,史稱“南坡之變”。

可見,無論是宋英宗,還是元英宗,登基之初的雄心壯志是不輸任何帝王的,他們試圖通過改革,來解決王朝在統治中期所面臨的各項政治、社會、經濟危機。

而且他們年輕,富有精力,如果能夠改革成功,那麼對於他們各自身後的帝國而言,將是一個質的飛躍!

但問題就在於,無論是病逝(宋英宗),還是橫死(元英宗),兩位英宗都屬於英年早逝,而他們生前立志的改革也就成了他們未盡的事業,留下了太多的人生遺憾!

那麼,朱祁鎮呢?他有什麼未盡的事業,以至於他的兒子和大臣們都認為他抱憾離世?

朱祁鎮想解決但一直沒有解決的大明和蒙古之間的邊境爭端!

拋卻宦官王振的影響,實際上,土木堡之變就是朱祁鎮想一勞永逸地解決蒙古瓦剌部對大明邊境和屬國的蠶食。

當時的瓦剌絕對不是一個小部落,事實上,正統年間的瓦剌已經打敗了韃靼,再次統一了草原,並不斷入侵河套、大同等地,這對明朝來說已經形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

而朱祁鎮之所以要親征,關鍵在於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瓦剌分四路進攻明朝,其中,東路攻遼東,西路攻甘州(甘肅張掖),中路分兩支,一支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攻大同。

在瓦剌這樣不顧大明威嚴,肆無忌憚的軍事進攻下,從小就受父祖輩鼓舞,一心想要重振大明軍威,並打算徹底解決瓦剌入侵的年輕皇帝,自然壓抑不住內心的那股熱血。

無奈,只是他並不具備軍事天賦,又受到太監王振的哄騙,結果也就不言而喻的了。

但解決北疆問題一直是朱祁鎮牽掛的事情,即使是在土木堡被俘,還是奪門再次坐上皇位,這個念頭一直就沒有放棄過。

流民問題一直是天順年間的內患,也是對朱祁鎮治國能力的考驗!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三月,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西北部的荊襄山區,一位名叫劉通的流民,在房縣大木廠立黃旗聚眾起義,他自號“漢王”,立年號“德勝”,以和尚石龍為軍師,攻打襄陽、鄧州等地,屢敗官軍,史稱“荊襄流民起義”。

這場動亂雖然發生在朱見深時期,但根源早在朱祁鎮時就已經埋下了。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歷經明初幾代帝王的努力,明朝從元末的社會凋零中得以恢復,期間雖有天災,但還算正常。

然而,當大明進入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時,天災變多,據不完全統計,三朝總計30年間,自然災害,如澇災、旱災、地震、蝗蟲、海潮等高達千餘次,而由朱元璋建立並完善的,明初歷代帝王延續的國家社會救濟機構已經滿足不了當時的賑災需求,這也間接導致了大量的流民誕生。

但明朝有嚴格的路引制度,流民自然是沒有路引的,為了躲避官府追查,湖廣荊襄地區的大山成了他們最好的歸宿。

湖廣荊襄地區泛延湖廣、河南、四川三省結合地,大約西起終南山東端,東南到桐柏山、大別山,東北到伏牛山,南到荊山。

這裡山巒連綿,人煙稀少,同時氣候介於南北方之間,比較溫和,雨水適中,既可以種水田,也可以種旱地,流民到了此地,最是容易開荒墾地。

“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陸種,而南北流民僑寓於此者比他郡為多。”---《大學衍義補》

只是這裡卻是明朝的禁區!

皇權時代為了統治的需要,荊襄地區的大山是不允許流民進入的,元朝至正年間,元廷就已經把這裡設置為禁區;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繼續採取元朝制度,對該地區實行封禁(主要還是為了打擊陳友諒的殘餘勢力),成為明初歷代皇帝的國策。

朱祁鎮兩次臨朝,流民的問題已經日益嚴重。

可惜的是,正統年間,朱祁鎮只解決了西南地區麓川宣慰司思家父子的叛亂問題,鞏固了西南邊疆後,就發生了土木堡之變。

到了天順年間,朱祁鎮卻沒有對流民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最終在其駕崩後的第二年,爆發了流民起義,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結語:

朱祁鎮生前,面臨的這兩項內外急迫的問題,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而他駕崩時才三十七歲,這個年齡正是一個人最為輝煌的時刻,尤其是還有些許抱負的帝王。

所以,站在當時的統治者角度,朱祁鎮的早逝確實是一種遺憾,這也就不難理解,朱見深為何要給他上廟號“英”了。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都知道于謙是著名的清官能臣,清具體表現在他的兩袖清風,不媚權貴。《石灰吟》就可以證他高尚的節操!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以石灰自詡,名傳千古!

他確實這樣堅守了一生,而能就是主持的北京保衛戰,擊退瓦剌大軍,存明朝完整河山!這麼一個有能且清,且力主迎回英宗的人,卻被英宗殺害,不得不說是一大悲劇!

加之英宗之前寵信王振,導致土木堡之敗,何以能諡號為英?何況從諡號來看

出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

這個並不是貶義。

個人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英宗自身的性格和操守

因為做人有溫度,在被瓦剌俘虜之後,得以順利回明;

因為做人有溫度,南宮八年,多能受到他人幫助;

因為做人有溫度,還鄉團奪門之後復位,能得到眾多大臣的擁戴;

同樣因為做人有溫度,復位之後多善待群臣,大臣們也多理解,在其死後諡號為“英”。

更因為做人有溫度,和錢皇后形成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帝后之愛。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再加上他在復位後的天順年間也多有功績,處死於謙只是表面!

英宗自身功績與才能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英宗在還鄉團的幫助下奪門成功,再次成為皇帝,改元天順,天順年間,他的執政手段顯然比正統年間成熟的多,殺于謙也只是奪門師出有名!而跟著奪門這幾位奸臣他也洞若觀火,沒多久統統革職,甚至抄家,後期重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更在臨死前做了一個功德無量的善舉,廢除了明初就開始執行的殉葬制度,即使仁孝如仁宣聖主,都沒有做的事情,他做了,無愧父祖!

所以英宗儘管前期寵信王振,導致土木堡之變,又殺于謙多遭詬病,但是後期勵精圖治,而且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對錢皇后更是一往情深,甚至死前了還廢除了不人道的殉葬制度,功過相抵,諡號“英”也理所應當。


歷史如明鏡


土木之變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土木堡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是長城防禦系統組成部分。

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把年僅兩歲的皇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令異母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飢渴難忍的軍士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進攻。 明軍倉促應戰,導致兵敗,明英宗被俘。

當時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于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人心漸定。瓦刺抓到了明英宗,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在手裡捂了一年後又將他放回去,這時要求守城者開門,于謙等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英宗回京。後來英宗還是回來了你想于謙肯定送死。

此時在位的景泰帝不得民心,於是一場簇擁明英宗復位的計劃展開了。這次的計劃前後持續了八年之久,明英宗再次成為了皇帝。他這一生,從太子到皇帝,再到階下囚,又登上皇位,真是一大傳奇。雖然他經歷了土木堡之變,但縱觀他的一生,當得起一位明君。所以後來他能得“英”諡號也是理所當然的。


用戶12616328389868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要盡忠就不能進孝。

大家都熟知了,無論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如,還是許世友抗日三跪慈母,都是鮮明的寫照。

但是還有忠君與忠國不能兩全的事。忠國就不能忠君,忠君就不能忠國。

千古奇冤,秦國白起是一個,南宋岳飛是一個,大明於謙是一個。

明英宗土木堡被俘之前的故事

話說明宣宗朱瞻基駕崩之後,太子朱祁鎮順利繼位年僅九歲,他就是明英宗,正兒八經的娃娃皇帝。弟弟朱祁鈺被封為郕王,是年八歲。

明代有“天子守國門”的說法。明成祖朱棣奪了侄子皇位之後遷都北京。北京這個地方在大明國的最北端,也可以說的北方國門,天子在北部邊疆可不就是守國門嗎。

無論說的怎麼好聽,北京其實不適合做明朝的國都,因為太靠北了。

蒙古人雖然被趕走,但是天下並不太平。北方蒙古韃靼與瓦剌東西對峙。

經常騷擾明朝的邊疆地區,朱明不得不在北京附近駐防重兵把守。為了應對蒙古的高壓,又不得不翻修長城作為抵抗騎兵的屏障。

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濠,烽堠相接。永樂十一年及十三年,先後建成山西沿邊的烽火臺,和在關外各個隘口築起要塞,以及在開平衛建築的煙墩。宣宗時期修築了從山海關到居庸關的沿邊險隘及居庸關城。英宗繼位又增置赤城等堡煙墩二十二,土木堡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隻被動防禦根本不行,還要主動出擊。

永樂八年至二十二年間,先後五次出兵,深入漠北,取得軍事上的重大勝利,瓦剌和韃靼首領,分別接受了明王朝的冊封,稱臣納貢。之後的仁宣而朝忙於內政無暇顧忌北方,只是通過外交手段維繫宗主國藩屬國的關係,保證蒙古按時納貢而已。

宣宗繼位平定漢王之亂,但是他並沒有金兵蒙古的決心。此時蒙古醞釀著統一之勢,各部落忙著爭奪大汗的位子沒空南下擄掠。明與蒙古各懷心事,維護著脆弱的平衡。

明宣宗宣德九年,瓦剌首領脫歡襲殺韃靼首領阿魯臺。明英宗正統三年,脫歡又俘殺了韃靼阿臺汗,自此蒙古高原重新統一於瓦剌人手中。明英宗正統四年脫歡去世兒子也先繼位,是蒙古二十八代大汗。明朝的國都北京就處於蒙古的陰影之下。

也先不滿稱臣納貢的地位,想跟大明朝一較高下。趁大明幼主即位朝政不穩內顧不暇的時候,征服女真,侵擾朝鮮,撕毀盟約,利用朝貢貿易索要好處。

朝貢貿易說白了就是:薄來厚往,藩屬國象徵性的納貢,明朝給予大量賞賜。

也先每年冬遣人貢馬於明,起初使團只有20人,後貪朝廷厚賞,歲增至二千餘人。屢屢索要貴重難得之物。稍不遂,即製造事端,派兵南下騷擾國境,明廷所賜財物,不得不年年增加。

面對蒙古也先的欺辱,明英宗逐漸長大。正統十四年,明英宗已經23歲,正是氣血方剛逞勇鬥狠的時候。蒙古與大明的矛盾已經到達大戰的邊緣。

土木堡之變

此次大戰確實是由於蒙古人逼迫所致,明朝不過是被迫反擊,合情合理。

正統十四年也先進貢劣馬200匹,以次充好虛報數目,索要鉅額財富。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蒙古使團在京鬧事。也先因此為藉口,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進攻遼東,西路進攻甘肅,中路為兩支,一支由也先親自統帥進攻大同。

明英宗決定組織大軍還擊。群臣皆阻止,兵部侍郎于謙進諫“六師不宜出動”,朱祁鎮不聽。令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帶領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等文武百官御駕親征,旨在打擊蒙古的囂張氣焰。

但是一個少年皇帝,哪能承擔如此重任!

明軍被困土木堡,全軍覆沒。明英宗被也先生擒。自此之後明朝面對北患再也無力反抗。

這可是一條大魚,也先不忍殺害,他把明英宗擄回蒙古軟禁,作為與大明談判的籌碼。

大明皇帝被俘,一下子群龍無首。雖然有郕王監國,但終究不是長久計策。

圖:被生擒的朱祁鎮

這種情況下要麼滿足也先的苛刻條件換回皇帝朱祁鎮,要麼另立新君。

忠君便不能忠國,忠國便不能忠君。于謙選擇了忠國。

明英宗、明代宗與于謙這點事

滿足也先的貪慾絕非易事,大量物資拱手讓與蒙古豈不是白白浪費,助長蒙古氣焰,損耗大明國力。此時想要破局唯有另立新君。

于謙這個人是清官,他的詩寫得好“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自己忠奸留給後人評說。

皇帝被生擒說真的還不如死的好。土木堡之變傳到北京,朝野上下人人自危,郕王朱祁鈺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徐珵說遷都南京,朱祁鈺覺得很不錯,他可沒有守國門的覺悟。

但是于謙不同意。于謙據理力爭:皇室宗廟盡皆在北京,棄之不顧是何道理?南遷是亡國之論,郕王忘記了燕雲十六州之恥嗎?

圖:朱祁鈺

自此之後,明代還有一次南遷之議。李自成兵犯北京,大明朝臣子有召開了一次御前會議,崇禎拍板決定,“效法祖先,寧死不折”,只後崇禎卻斷送在煤山上,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接著說于謙。阻止南遷的理由說的再好聽也沒用,還得給出辦法。于謙的辦法就是另立新君,破局自立,讓也先失去這個籌碼。

當時順位繼承人皇太子朱見深只有兩歲,難以秉持國政,除此之外最有資格的當屬朱祁鈺。于謙等人推舉郕王登基,出於公心,完全是站在國家的角度,迫不得已而為之。

這也是朱祁鎮兄弟矛盾的由來。

朱祁鎮北面被俘朱祁鈺南面登基為帝。

圖:也先

朱祁鈺登基改元景泰,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並昭告邊關將士不得聽信瓦剌的藉口,使得瓦剌意圖用明英宗的名義騙取財物、騙開關門。

這下子也先憤怒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大魚結果成鹹魚了。也先揮師進攻北京,明軍在於謙的帶領下打響了京師保衛戰。

還有一個人也很憤怒,就是朱祁鎮。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時時刻刻有生命危險,可想而知朱祁鎮的心情,日思夜想的不是報仇雪恨而是早日回到北京。盼望的就是大明臣子用財物換回自己,即使捨棄巨資導致國庫空虛也在所不惜!于謙等人的舉動,把他置於危險境地,弟弟絲毫不顧及自己的生命安全,讓朱祁鎮很心寒。當蒙古人告訴朱祁鎮不是皇帝之後,朱祁鎮大罵這是赤裸裸的背叛,于謙枉我寵信於你,奸臣當道!

這下子連皇帝也不是了,朱祁鎮只好在蒙古人那裡苟延殘喘,提心吊膽。

北京久圍不下,蒙古人又生內亂,不戰自潰。朱祁鎮趁機結交好友,取得了蒙古人的信任。

次年也就是明景泰二年朱祁鎮歷經千難萬險回到北京。

這下子滿朝文武都尷尬了,有人歡喜有人憂,當然最不開心的是當朝皇帝朱祁鈺。

趙構作為南宋皇帝歡迎父親,哥哥回來嗎?

朱祁鈺作為明宣宗次子原本沒有繼位大統的機會。既然機緣巧合下他坐上了龍椅,那就沒有再下來的說法。一年多來的皇帝生活,讓朱祁鈺已經適應了前呼後擁,朝臣參拜的生活,自願下臺萬萬不可能。

兄弟反目,同室操刀。君臣離心,宦官當權。

朱祁鎮回到北京,但是他留不住。皇帝打發他到南京,實際上就是軟禁。為防備明英宗與舊臣聯繫,對他的一舉一動,都嚴加防範。朱祁鈺接受太監高平的建議,將南宮的樹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過高牆與明英宗聯繫。于謙因為擁立之功,聲望日隆。

只是他日受寵信一分,就多一分罪孽,朱祁鎮就多恨他一分。

皇帝心中自己的君位才是第一位,國家次之!


景泰八年,朱祁鈺重病不起,朱祁鎮順利的拿回自己的東西,再次登基稱帝。

他做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收拾于謙。朝中臣子已經不能信任了,只好任用宦官。

于謙雖然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考慮,但是他讓皇帝不高興,只有死路一條。

忠君與忠國,二選其一,于謙做出來自己的選擇,業因業果怨不得旁人。

明英宗的“英”是廟號不是諡號,其實朱祁鎮死後的諡號是“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簡稱睿。

可以作聖曰睿;深思遠慮曰睿;聖知通微曰睿;慮周事表曰睿。

朱祁鎮名副其實。


良人說史


我們現在所稱呼的明英宗,明憲宗等等,其實都是皇帝的諡號,至於中間那個字,則是根據皇帝生平的一些行為來進行決定的。基本上概括了皇帝的這一生。


那麼就很奇怪了,明英宗對得起這個英字麼?

行話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1,反諷

雖然一般而言好皇帝用的都是一些比較好的字,比如說仁字,不好的皇帝用的都是不太好的字,比如幽字,我們聽到的周幽王,隋煬帝等等。

但是一般來說都有一些例外,不好明說,但是他確實是殺了于謙這個續寫大明王朝的人,自己在土木堡被抓了也確實不露臉。

因此,給一個英字,但是後世的人都認為他配不上這個英字,效果就是反面的,就好比你誇郭德綱,你真高啊個頭,比說他低都難受。(沒有惡意,個人很喜歡郭德綱老師)

2,也沒那麼不堪

評價歷史人物不能夠一棍子打死,尤其是對於帝王來說,比如說朱祁鎮,他真的是做了很多的錯事。

但是除了土木堡和殺于謙,也沒有說其他什麼遺臭萬年的事情,如果真的要細究,殺于謙只是因為他辜負了自己,沒有堅持讓自己當皇帝,放當時人的想法,可能這就是不可饒恕的。

而且朱祁鎮當時的風評也沒有說太差,起碼他對部下還不錯,甚至忠臣死了他都得哭一陣,最後死的時候還特意要求不要嬪妃隨葬。

所以既然如此,用一個英字,在當時受過善待的大臣們比較好接受,至於其他,交由後人評說吧。





行話歷史


1398年6月24日,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功績可謂彪炳千秋。可他臨死卻立了一道極為殘忍的遺囑“責眾妃殉”,即他生前侍奉他的妃子,宮人陪他一起下葬。史載:“太祖以四十六妃,宮女十六人,陪葬孝陵。”

殉葬的時刻到了。所有殉葬的妃子被帶到一間屋子裡,由太監扶上椅子,樑上懸三尺白綾,妃子們把頭伸進白綾圈套中,太監飛起一腳踹走椅子,死狀極慘。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對這些活殉的后妃.宮女家屬進行表彰和封賞,將殉葬者的父.兄封為千戶.百戶等職位,世稱“朝天女戶”

朱元璋立下這一殘酷制度,令他的子孫紛紛效仿,甚至一些藩王死後都實行活殉。明成祖朱棣死後,史載:“帝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連執行死刑的方式,都和他老爹一樣。

這一殘酷旨令,延續了五位皇帝。就連有道明君宣宗朱瞻基,也忠實執行祖宗的制度。到了明英宗朱祁鎮這一代,朱祁鎮不願再看到這種慘狀出現。臨死前,下詔將已執行了70餘年的活人殉葬制度,廢除!

縱觀朱祁鎮這一生,沒有對大明朝做出過什麼貢獻。寵信宦官,親征蒙古,被瓦剌俘虜,差一點讓大明滅亡。其後,復辟成功,聽信讒言,冤殺于謙,黑歷史成堆。但是憑他廢除了殉葬制度這一成就,就足以擔當起明英宗這個稱號。史書評價:“罷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