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无奈:父母800万的房子,到我这儿平白无故丢了一半儿

无奈:父母800万的房子,到我这儿平白无故丢了一半儿

【1】故事还原

故事发生在2015年。小杰一大早来到公证处,要办理公证继承手续。小杰的父亲在2009年过世,母亲2014年过世。房本上写的是母亲的名字,现在二老都不在了,小杰又是独生儿子,打算把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谁知到了公证处,公证人员帮他一看,告诉他办不了,而且房子中只有他一半儿的份额!小杰当时就傻眼了,爸妈就我一个孩子,为什么我爸妈的房子还不全是我的?

无奈:父母800万的房子,到我这儿平白无故丢了一半儿

小杰父母房子的地段比较好,又在大城市,2015年的时候市价已经达到800多万了。为什么小杰只有一半儿?这要从2009年父亲去世的时候说起。

2009年小杰的父亲因突发心梗,去世的比较突然,当时只有60岁。因为房本上写的是母亲的名字,所以都以为父亲走后,房子就全都是母亲的了,家里人压根就没想过继承的事儿。事情就这么放着,没人想也没人提。

到了2014年的时候,母亲意外过世。情绪安定下来之后,小杰寻思父母都不在了,就他一个儿子,把父母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吧。打听了一下,说是公证处可以办理。到公证处一问,于是就有了上面的结果……

【2】800万的房子,应该怎么分配?

父亲去世的时候比较突然,当时爷爷还在,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遗产份额是三个人分:小杰的母亲、小杰自己、小杰的爷爷,三个人平分父亲的遗产。虽然房本上只有母亲一个人的名字,但是是爸妈一起买的,所以父亲在房产中占1/2,所以小杰、母亲、爷爷各自分配的份额是1/6。算下来,最后房子被三个人分了,其中,母亲有2/3,小杰和爷爷各占1/6。

母亲2015年去世后,小杰的姥姥还在,当时已经90岁高龄了。母亲的遗产法定继承人有两个:小杰的姥姥和小杰,俩人平分,就是小杰分得整个房产的1/3,姥姥有1/3。最终,当小杰提出要全部过户到自己名下的时候,其实房产已经不全部是父母的了,房产份额已经分散到三个人:爷爷1/6,小杰的姥姥1/3,小杰自己1/2。

无奈:父母800万的房子,到我这儿平白无故丢了一半儿

问题就来了。为了不让老人家伤心,母亲过世的事儿小杰都一直瞒着姥姥没敢说,怕姥姥接受不了,姥姥那1/3怎么要过来还不知道怎么张嘴;爷爷的1/6估计是没法要了,因为爷爷在父亲去世之后没两年开始有些“糊涂”了,没法做出表示了。

听说爸妈房子不能过户、而且这么多人都可能分爸妈房子,小杰急了,原来压根就没想过能有这么麻烦。姥姥那边还好说,只有母亲一个孩子;爷爷那边问题就多了,小杰还有两个伯伯一个姑姑。爷爷年纪大了,万一哪天去世,大伯二伯小姑都有继承权,爸妈的房子的继承人就更多了,后果就更麻烦。趁着爷爷还在,想赶紧把这事儿了结,但是路又走不通……

【3】没完的继承之路

时至今日,房子的继承手续一直没有办下来,房子也没过户,小杰已经心力憔悴,决定放弃了,慢慢耗着吧。

无奈:父母800万的房子,到我这儿平白无故丢了一半儿

我跟小杰是在2018年通过一个朋友介绍认识的。小杰当时跟我提起这个事情,把他的想法跟我说了一遍。看来这些年为房子继承这事儿,他也没少做功课,学了不少东西:

姥姥那边儿,没有别的亲人了,现在就剩他一个外孙了。等着姥姥百年,她那部分是可以继承的,相当于把爸妈房子的1/3“拿回来”了。

爷爷年纪大、糊涂了,现在没戏了,等着爷爷过世再看看伯伯姑姑的态度吧。如果他们能放弃最好,实在有想法,大不了跟他们谈个条件,补偿给他们点儿钱就算了。

总之,靠时间拖着吧,无奈、没办法。其实我很理解小杰的心理,无非痛苦在两个点儿上:一个是“财”,本来就应该全是自己的800万的房子,到手变成400万了,另外一半儿给别人了,“亏大了”;一个是“情”,家产没守住,老爸老妈的财产,传到自己手里丢了,对不住爸妈。

【4】结语

小杰的故事最终还没有结论,后面产生什么变数不得而知。但是透过这个故事,多多少少能给我们一些提示:

1. 继承这事儿,谁家也逃不掉。很简单,人总归是要去世的,人多少都有点儿财产。去世后,这些财产归谁,就是继承。

2. 继承这事儿,不存在“自然而然”。就像当初父亲去世后,都以为房子肯定是母亲的,而且房本上原本就是母亲的名字。这个故事就是个很常见的例子,别天真,结果会是很傻的,压根儿就不存在所谓“自然继承”这种事儿。

3. 继承这事儿,别拖,越拖越麻烦。设想一下,如果当初父亲去世之后,趁着爷爷还在、没糊涂的时候,让爷爷放弃继承权,后面的事情就会简单好多,没那么多隐患了。不像这个故事讲到的,弄不好后面真有伯伯姑姑来争财产的情况。

4. 继承这事儿,提前安排很重要。造成这个故事结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法定继承。小杰遇到的这些继承麻烦事儿,其实完全都是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来的。年纪差不多了、有点家产了,如果早订份儿遗嘱,就能减少后面很多麻烦。可惜的是,很多人认识不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45岁以下的人里订立遗嘱的能占到55%以上,而我国七老八十的愿意订立遗嘱的都没几个,更何况年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