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話題|腕錶機芯規格新趨勢

HUBLOT機芯與表徑的新關係

近二十年來市場上的 機芯尺寸x錶殼尺寸 經歷幾個階段隨著主流表徑的趨小化,品牌之前生產的大型機芯套用到40mm以下的錶款時往往格格不入,此時就有必要另外研發一枚稍微小一點的機芯而HUBLOT的Unico 2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

2018 年有一個並沒有引起太多討論、但卻頗帶有結構性意義的現象就是自制機芯的小型化,包括HUBLOT 宇舶的Unico 2(正式型號HUB1280)、帝舵的MT5402 還有GS 的9S25 都是其中的例子。這些例子共通的背景是他們都已經具備了相對大型的自制基礎機芯來對應各自的主力產品,然而在這樣的前提下卻又另行研發了新規格的基礎機芯,而這些新機芯都比現行的型號小上一輪,或者是搭載的錶款小上一輪。9S25 在這裡可能不是一個很精準的例子,因為它基本上是針對女表使用的,所謂小型化的幅度跟另外兩者不太一樣,相對地HUBLOT和帝舵的新機芯仍然是為男表設計的,只是比較小、比較薄的男表。

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

帝舵MT5602機芯 振頻 28,800 bph、硅質無卡度遊絲、可調質量擺輪、70小時動力儲存、COSC認證,直徑31.8mm,高度6.5mm

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

帝舵MT5402機芯:機芯參數同MT5602 但機芯規格縮小至 直徑26mm 高度4.99mm

近二十年來市場上的“機芯尺寸x錶殼尺寸”經歷過幾個階段,首先是千禧年後大表越來越流行,然而當時大部分品牌使用的機芯仍舊是小表時代的通用機芯,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日期窗或是計時碼錶的計時盤擠在面盤中央(類似的問題現在還是很常見);隨著自制風潮的到來,接下來開始投入研發自制機芯的品牌都會先預設之後做出來的機芯是要使用在42mm或是更大的錶款上頭,所以這個時期新機芯的規格多半都是針對大表設計的,直徑通常超過30mm,前面日期窗和積算計的問題在這個階段也獲得了緩解。然而隨著主流表徑的下調——或者應該說是分歧,現在大、小表市場算是分庭抗禮,但總而言之這些品牌之前生產的大型機芯套用到40mm 以下的錶款時往往顯得格格不入,這時他們有必要另外研發一枚稍微小一點的機芯來應付這個情形。

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

宇舶在2010年開發出Unico 機芯, 機芯直徑為30.4mm、厚度8.05mm

HUBLOT 的Unico 是個有點特別的例子,因為當初Unico在設計的時候就很著重它跟ETA7750的互換性,儘管後來它多半搭載在45mm的大表上,但機芯30.40mmx8.05mm尺寸其實跟7750的30.0mmx7.9mm 相差無幾,針對大表所做的設計主要反應在將小秒盤和計時盤的位置往外移。也許是為了要維持能跟7750互換這個原始概念,新出的Unico 2 直徑跟前代相同,所謂的小型化全都表現在厚度,它從原本的8.05mm削減到6.75mm,讓最終錶款的厚度能壓到14.5mm,至於表徑的部分則是靠外裝設計的方式來從45mm 瘦身到42mm,透過這樣多管齊下的方式來達到最後產品的小型化。

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

宇舶Unico 2 自制機芯 HUB1280, 機芯直徑為30.00mm、厚度6.75mm

【Detail 1】

大幅改動的小型版,Unico 2的定位雖是Unico小型版,但機芯本並非直接由前代簡化而來,事實上它的零件數(354)和寶石數(43)反而比前代(330,38)增加,且機芯中的幾項核心機構在2代也都做出了修改,更改的幅度其實相當大。當然新版還是有很多規格承襲來自前代,比如說Unico最具標誌性的前置導柱輪、關乎到性能的硅擒縱、72小時動力儲存等等都跟前代相同,不過根據官方的說法,這次他們有將整體結構修改得更方便製表師組裝。

【Detail 2】

Unico有另一個重要特色是可拆換式擺輪組;同樣的設計在機芯問世的2010年前後滿流行的,同期包括亨利慕時和豪雅的機芯也都使用類似裝置。拆換式擺輪組本意是方便組裝和維修保養,但像這種特殊設計無論如何都增加了機芯複雜度,連帶也提升故障的風險,以結果來說到底有沒有方便到製表師其實頗令人好奇,或許也因此Unico 2乾脆直接採用一般的固定式,另外擺輪表橋也從橫跨改為單臂。

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

【Detail 3】

計時中介輪的特殊齒型,Unico的計時結構配置在面盤側,因此才能直接從正面看到導柱輪——事實上從錶款正面我們還看得到計時輪系離合的動作。Unico 2 和前代一樣採用水平離合,不過這次它在連結秒針輪和中央計時秒針輪的中介輪上使用一種新式齒型:這枚齒輪在外緣輪齒到中央的輪軸之間呈特殊的網狀結構,這種結構應能在計時啟動、中介輪接觸到計時秒針輪的瞬間發揮緩衝作用,減輕一般水平離合的計時輪系在離合時對中介輪的磨耗。

【Detail 4】

切換輪式自動上鍊,Unico 的雙向自動上鍊是介於比勒頓和Magic Lever 之間的設計,它在連結凸輪的部分較接近比勒頓(萬國IWC經典上鍊系統),但另一端勾送自動輪的V字爪則跟Magic Lever 相同,然而到了2代卻整個取消了這種機制,改採用勞力士、ETA慣用的切換輪形式。在1代推出的那一陣子業界流行的上鍊機制的確是Magic Lever,但近年的新機芯則有改採切換輪的趨勢,這點或許跟現在市場上有品質穩定的切換輪供應商也有關係。

【Detail 5】

如前所述,兩代Unico 的機芯直徑相同,包含小秒針和積算計距離中央的距離也都一樣,裝殼以後能將表徑從45 壓到42mm靠的是錶殼設計,如果觀察日期環跟外圈刻度間的空間能發現42mm款明顯較窄,此外42mm的刻度圈本身也做得更細,整體尺寸就是靠這樣一點一點爭取到的。相對地厚度就真的是Unico 2比較薄了,這點也直接反映在錶款厚度上,不過由於Big Bang 的複合式結構層次繁複,這裡反而不容易感覺出兩者的厚度差異。

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

宇舶Unico2 比較薄這點直接反映在錶款厚度上,不過Big Bang的複合式結構層次繁複,倒是不容易表現出厚度差異

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话题|腕表机芯规格新趋势

隨著腕錶復古風的延續與女性腕錶的崛起,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品牌廠商會下調基礎機芯的規格來適應市場流行趨勢,讓我們拭目以待。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