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一個八線小縣城的普通女孩,入清華進斯坦福,靠的竟是讀閒書?

對於教育,我們常常被認知,家庭所處的社會階層和父母的學歷素養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寒門已是難出貴子。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各大城市的學區房價格衝破天際,各類培訓班輔導班收費昂貴。因此,我們又可以看到中產階級的孩子不僅文化課成績優秀,就連興趣愛好也甩普通家庭的孩子幾條街。其中,除了用金錢支撐出來的教育模式之外,處在更高階級生活層面的孩子,他們的見識、眼界乃至思維,其實就已經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差別甚大。我們可以把古人的一首名句修改一下,“更上一層樓,可窮千里目”正是目前教育的現狀。

一個八線小縣城的普通女孩,入清華進斯坦福,靠的竟是讀閒書?

但是,這次奶爸要和大家講的一個女孩,卻是打破這條約束規矩。她出生家庭普通,父母普通,智商普通,從小生活在四川都江堰市的一個八線小縣城,甚至到了初中才摸過電腦鍵盤,學會年英文26個字母。但是,就是在這樣和很多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學習環境中,她卻一路逆襲,從小縣城考入國內頂尖高校清華大學,之後一路絕塵出國到了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有人就問她:“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她的答案讓人詫異,她說:“讀閒書!”這位靠著讀閒書入清華進斯坦福的女孩名叫潘文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她是怎麼讀閒書的?

一個八線小縣城的普通女孩,入清華進斯坦福,靠的竟是讀閒書?

潘文穎從小是在川西的一個農業小縣城長大,整個縣城小的只有一個“十字架”結構的街道,縣城裡大多數家庭的青壯勞動力幾乎都選擇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給祖輩看管,潘文穎也是如此。學校課業任務不重,家裡爺爺奶奶寵愛毫無約束,於是,潘文穎大多數時間除了能夠肆無忌憚的玩耍之外,就是百無聊賴的閒著發呆。直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學校門口開了一家租書攤,卻給身處閉塞小縣城中的潘文穎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潘文穎在斯坦福大學時曾經回憶說:“斯坦福的同學們大多數出生於富裕家庭,他們優秀的根源在於見識、眼界和思維方式。但是,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比他們差。因為,雖然出生的家庭不能決定,但是獲取知識和拓寬眼界的方法卻可以通過努力得到,閱讀讓我對世界的認知更加成熟更加清晰,這就是我能夠從一個小縣城最終站在舊金山的海邊漫步。

一個八線小縣城的普通女孩,入清華進斯坦福,靠的竟是讀閒書?

租書攤有言情、武俠、漫畫,也有名篇佳作、人物傳記,潘文穎在這個時期喜歡了三毛的作品,通過三毛的書,她第一次意識到外面的世界真大。而第一位踏上世界三極的中國女性李樂詩和一生致力於環保事業的Jane Goodal對她的影響很大,“獨立女性”的想法深深植入了她的思想,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從未覺得有什麼事情是女性不能做的。小學時,和男孩子打乒乓球,中學時做物理競賽,即便現在工作了,她也是公司一群科學家中唯一的女性。

一個八線小縣城的普通女孩,入清華進斯坦福,靠的竟是讀閒書?

青春期的潘文穎也叛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念頭,並且思考過自己未來的人生應該怎麼過。這個時候,也是書給了她答案。史鐵生的小說讓她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沈從文的作品讓她認識到愛情,王小波的雜文讓她明白什麼是自由。這些從書中得到的答案,深深的影響到青春期人格塑造中的潘文穎,她突然意識到循規蹈矩的縣城生活不應該是自己的終點。我們都知道,學習這件事,外界的壓力可以迫使人前進,但是,真正想要學好,尤其是到了高中,面臨高考,只有從內而外的動力才會讓人飛得更高。自此,潘文穎知道,想要脫離小縣城單調而重複的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學習。

一個八線小縣城的普通女孩,入清華進斯坦福,靠的竟是讀閒書?

潘文穎的價值觀在中學時期已經形成,靠的也這是閱讀。對於金錢、對於物質的認識,書幫她建構了一個完整的價值觀,從《麥田的守望者》到《了不起的蓋茨比》,然後是《瓦爾登湖》等等,這一本本書籍讓她知道生活中除了物質富庶之外,精神的富足也值得追尋。從斯坦福大學畢業之後,潘文穎留在硅谷工作,每當有人問起她“你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她會說,慶幸當年看了很多閒書,開闊了眼界,認識了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