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希波战争的终结和东西冲突的开篇!普拉蒂亚战役,决战波斯帝国

剑童:铸剑师,上次你说要讲讲普拉蒂亚战役的,开始吧~

铸剑师:上周一,我们讲了萨拉米斯战役。战役的结果是希腊联军取得大胜,波斯国王败退亚洲。然而,对于波斯国王薛西斯来说,假使承认对希腊战争的彻底失败,则一方面对于自身威望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以至于将摧毁整个波斯帝国的根基;另一方面波斯的陆军仍完好无损,一旦获得充足的补给,则仍可在任何地方重整攻势。镇定下来的薛西斯决定守住已征服的希腊地区。他派出了两员大将马多尼奥斯和阿尔塔巴左斯(以下简称波斯将军马和波斯将军阿,毕竟在阅读时分清外国人哪个是哪个,对于任何一个国人来说都是十分困难的),率领陆军的一部分留守色雷斯和马其顿地区。高明的波斯将军马认识到,尽管自己的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然而要想在多山的巴尔干半岛开展大规模的进攻,没有海军的后勤支援是不可能办到的;同样,由于波斯的舰队已经撤走,仅靠陆军是无法解决科林斯地岬的守军的——希腊海军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后方任何地点登陆,切断路上补给线。因此,他决定利用希腊城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用希腊城邦的主心骨——雅典那种被后世的卢梭评论为"那里的人民,相信可以不要政府官员,或者只给这些官员以一种不确定的权力,因而轻率地自行掌管民政和执行法律"的制度劣根性来坐收渔翁之利。


希波战争的终结和东西冲突的开篇!普拉蒂亚战役,决战波斯帝国

果不其然。在下一次的民主选举中,萨拉米斯战役的头号功臣——地米斯托克利落选了,这种对伟人近乎忘恩负义的民众行为,就是雅典民主的传统。当选的是地米斯托克利的传统政敌,亲波斯派的阿里提斯德斯和桑希普斯(以下简称雅典将军阿和雅典将军桑)。经过多次多次功亏一篑的政治阴谋后,波斯将军马终于丧失了耐心。他决定引蛇出洞,将仅剩无几的希腊陆军主力从易守难攻的科林斯地岬吸引到合适的地方展开决战。波斯将军马率军30万南下,同时派人与在萨拉米斯的雅典人谈判寻求将雅典从希腊联军中剥离出去。斯巴达人得知此消息大惊失色,雅典则对斯巴达人表示,若要继续维系盟友关系,斯巴达就必须派出有力部队支援雅典。斯巴达人颇不情愿地派出了5000名重步兵和3.5万名武装农奴,由斯巴达新国王保萨尼阿斯(以下简称斯巴达王保)离开科林斯地岬支援雅典。得知此消息的波斯将军马再占雅典,将雅典付之一炬后,率军北撤波提亚,引诱希腊联军陆军北上。

斯巴达王保和雅典将军阿汇合后,队伍扩大到了8000名重步兵已经相当数量的弓箭手。他们在斯巴达王保的率领下继续向波斯陆军进军,并利用了起伏破碎的地形击败了波斯骑兵主力的一次拙劣进攻。这次胜利对希腊人产生了重大鼓舞。斯巴达王保决定反守为攻,击溃波斯军队的右翼,切断波斯军队的后勤交通线。他利用山地的隐蔽,前进到了普拉蒂亚与阿索普斯何之间的平原上,随后展开了他的部队,其中斯巴达人在右,雅典人在左,其余盟军居中。据记载,希腊联军的兵力此时达到10万人,其中重步兵有两万人。公元前479年9月,普拉蒂亚战役终于拉开了序幕。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联军展开后并未第一时间进攻,从而丧失了击溃波斯军队右翼的最佳机会。不久后,波斯将军马发现了希腊人已经调换阵地,并且自己的右翼受到了巨大威胁,遂也将部队按照会战模式进行展开——在阿索普斯河的对岸,波斯人面向希腊联军排出了一个平行的序列:面对斯巴达人的是真波斯人,亚洲诸国的兵力位于中央,其他希腊附庸军位于右边。

慑于希腊密集步兵的威力,波斯人采取了守势,想等希腊人在渡河时进行突袭;而希腊人则因为已经丧失了进攻的突然性,再加上上次对波斯骑兵的大胜是在防守中获得的,同样也采取了守势。双方就这样隔河相望相守了八天之久。第八天,波斯将军马终于找到了希腊人的命门——位于希腊阵线后方,赛台龙山间的一条隘路。这是希腊军队最重要的后勤补给线。波斯将军马派出了一支骑兵奇袭了这条名为"橡头"的隘路,歼灭了一整支补给队伍,俘获了500匹驼兽。

斯巴达王保发现补给线被切断,遂打算全军退回"橡头"隘路已保证交通线不被切断。然而波斯人的斗志则因为这次小胜旺盛了起来。在希腊联军欲退未退的接下去两天里,双方发生了多次小规模交火,希腊军都因为弓弩手的数量劣势而失败。



希波战争的终结和东西冲突的开篇!普拉蒂亚战役,决战波斯帝国


多日的小胜刺激了波斯将军马,当然波斯大军自身的后勤补给同样较为紧张也是一个因素。他遂决定发起一次全面进攻。考虑到希腊重步兵的威力,他决定派骑兵使用弓矢发动袭击。万箭齐发使得雅典人步步后退,随即失去了对阿索普斯河的控制,造成了全军缺水。于是希腊联军召开了战争会议,决定全军后退到一个位于赛台龙山上,名叫"岛屿"的地方。这里有水源,同时可以掩护三条用作后勤补给的隘路。会议决定,由最右翼的斯巴达人去重新打通后勤补给线,而由左翼的雅典人和中间的其他城邦同盟军占领"岛屿"。会议还决定了两个事项,一是为了防止波斯军队尾随攻击,撤退必须在夜间进行。第二个事项则十分不合理:本来最简单的方式,是由左翼雅典人占领"岛屿"的左翼,而中部的同盟军占领"岛屿"的右翼,整条战线呈"一"字形后退,然而这不符合最强部队部署在战线右翼的军事礼节习惯;于是改由左翼雅典人占领右翼,中部同盟军占领左翼。这就意味着,撤退路线由"一"字形改为了"X"型,为了避免两支队伍交叉产生巨大的混乱,雅典军必须等待同盟军全部撤退,斯巴达军也已经出发后才能撤退。

在当晚二更的时候,撤退开始了。中部的同盟军首先撤退到了预定位置。可是当斯巴达人开始出发时,意外如约而至:一位顽固的斯巴达将领认为面对敌人而撤退是一种耻辱,居然拒绝行动。于是又是一场希腊人式的争吵,一直吵到天亮,斯巴达人才重新开始行动。然而雅典人却在原位置等了斯巴达人一夜。

斯巴达人出发后不久,即被波斯人发现,波斯骑兵随即尾随攻击。斯巴达人身处平坦的开阔地,被波斯人的弓矢骑兵拖住,波斯人的步兵大军紧随其后。波斯将军马用自己的右翼去攻击河对面来不及行动的雅典人,用中间和左翼的全部部队去支援已经将斯巴达人困住的波斯骑兵。斯巴达人向雅典人求援,然而雅典人却已自顾不暇。



希波战争的终结和东西冲突的开篇!普拉蒂亚战役,决战波斯帝国

漫天的箭矢尽管由于早期弓箭威力的不足而对重甲步兵难以造成致命伤害,却使斯巴达人出于彻底的下风,斯巴达人步步退却,胜利的天平逐渐向波斯人倾斜。

这个时候,波斯的步兵赶到。他们使用藤盾放置在弓箭手前方构成了一条防线,藤盾后面的波斯弓手继续向斯巴达人倾泻火力,斯巴达人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希波战争的终结和东西冲突的开篇!普拉蒂亚战役,决战波斯帝国

​然而此时,波斯将军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将所有步兵集结在弓箭手身后,从而堵死了弓箭手后退的通道,同时也将自己困在了众多步兵中间。这一错误被斯巴达王保发现了,他立即率队展开了殊死反击。重步兵犹如一道钢铁墙壁撞毁了波斯军的藤盾防线,直接撞击在了毫无防卫能力却无路可逃的弓箭手身上,引起了巨大的混乱。斯巴达人的长矛往返突刺,每一击都在收割着没有任何防护的波斯弓箭手的生命。后排的波斯步兵试图往前支援参展,前排的弓箭手则不断后退,波斯军人们相互践踏,引发了比萨拉米斯海峡中更为可怕的混乱。斯巴达的重步兵无坚不摧,如同裁纸机一般切削着波斯人的阵线。而此时波斯将军马则被困在了阵中,周围的亲兵尽管英勇奋战,然而本身却缺乏斯巴达人的重甲利矛和训练有素,很快也土崩瓦解。"裁纸机"毫无阻力地裁下了波斯将军马的脑袋,整支波斯军队彻底瓦解。直到此时仍未参战的中央部分希腊联军终于反应过来,开始趁胜追击。

最后的战果,据希罗多德记载,波斯军队全军覆没,30万大军只有不到3000人逃出升天,而希腊人的伤亡数字也许为1000人左右。斯巴达人用波斯鲜血献祭,一洗温泉关之耻。

普拉蒂亚战役一个月后,希腊人攻占了波斯将军马在希腊的陆上基地。同年,雅典海军前出到达达尼尔海峡,希腊联军也摧毁了波斯在希腊的全部基地,波斯将军阿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撤回了亚洲。希波战争以波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在普拉蒂亚战役中,波斯人曾经那么接近胜利,得到的却是失败的苦果。在希波战争中,波斯人赢得了多数战役和战斗的胜利,却仅在萨拉米斯海峡和普拉蒂亚战役所遭受的失败即令全盘皆输。希腊方面固有其低效的指挥体制、不甚团结的军队组成等弱点,然而职业化的军队和海陆力量所装备的厚重装甲大大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容错力。正是这种容错力,使斯巴达人在极大的逆境中也能反戈一击,而恰恰是缺乏了这种容错力,使得波斯军队丧失了重组阵型和重鼓士气的能力,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困境。可以说,普拉蒂亚战役和后世绝大多数以少胜多的战役一样,是以打击敌方士气并在追击溃兵过程中取得史诗胜利的。这种打击士气的过程,成为了从今以后所有军事家首选的主要手段,而避免这种士气遭受致命打击的企图,则构成了军队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此,由职业军人构成的重步兵成为了地面战场的主宰,这种主宰地位将一直延续到今天,直到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