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論隋煬帝楊廣的功過

隋朝和秦朝一樣,傳承兩代就亡國了,比較有意思的是隋煬帝楊廣這個人,有人說他的暴君,有人說他是千古第二帝,千古第一帝為始皇帝,今年正好是隋朝滅國1400年,煬帝楊廣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個人認為煬帝楊廣是個功大於過的人,在歷代帝王中應該屬於那種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可惜的是一手王炸帶四個2的牌還是打輸了,他太想證明自己,他的父親隋文帝楊堅結束了混戰了三百多年南北朝對峙的局面,讓九州重歸漢人手中,這一點就能讓文帝楊堅在歷代皇帝排名中進入前十,作為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楊廣要做出超越自己父親的成績,他的文治武功就要更上一層樓,首先在對外用兵上,親征吐谷渾,奪取了今天的青海一帶,滅琉球,讓琉球重新對中原俯首稱臣,分裂突厥,使突厥分成東西突厥,這為後來唐朝滅突厥打下基礎,也為東羅馬帝國帶來滅頂之災 ,三徵高麗,雖然失敗,但是也打退了高麗對遼東的野心。但是三次征討高麗也讓帝國的運轉出現危機,這點以後詳說。論隋煬帝楊廣的功過

文治反面,首先就是設立科舉,這個舉措對後來王朝產生深遠影響,一直到公元1905年,清政府下令廢除,科舉打破了世家貴族對朝堂官員的把控,選拔人才由世家推薦變成考試錄取,無數寒門士子渴望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地位,另外一個就是修築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很多人以為楊廣修大運河是為了出遊,只為去江都看瓊花,這點我不敢苟同,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終點是杭州,我認為煬帝修京杭運河的目的在於溝通南北,畢竟從三國時代到五胡亂華,南北一直處於對峙狀態,到公元589年隋滅陳國統一南北,期間近四百年國家處於分裂狀態,大運河的修築,能使隋朝方便管理南方,但是,京杭大運河這個利在千秋的項目在煬帝楊廣趕超他父親的功業中急匆匆上馬,操之過急,徵調近百萬民夫進行修築,在沒有重型機械的古代,全靠鋤頭人力挖,大部分民夫不堪重負,累死,逃跑,要不就是造反,這又給隋帝國重重一擊,但不能否認,京杭大運河到21世紀的今天還在發揮作用,我們還是應該感謝煬帝楊廣。

隋煬帝的是非功過,大家怎麼看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