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證券圈飯局傳“不雅視頻”:無需對拍攝者口誅筆伐

“不雅飯局”視頻當事人:純朋友聚會清者自清。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證券圈飯局不雅視頻”事件日前成了網絡熱點,主角為某證券分析師馬某及其下屬廖某等人。視頻中,美女分析師廖某被指為馬某拉票,與評委劉某某疑有不雅動作。視頻曝光後,主角馬某被取消參評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資格,而涉事證券公司也宣佈對馬某、廖某進行調查。

這段“不雅視頻”剛流出時,網絡上的討論傾向於“貴圈真亂”的八卦。但很快就有人站出來說,“成年人的聚會,很正常”。部分人將曖昧舉動放在“私人酒宴”的場景下還原,認為這無可厚非。更有些大V稱,“比起喝醉酒的那一對男女,我更鄙視的是拿手機偷拍,然後傳到互聯網上的人。”

而視頻拍攝者張某某,也很快被人肉出來。有人拿偷拍者張某某與被偷拍者廖某對比:張某某出身優渥,當地重點中小學畢業,成績平平去香港讀大學;而廖某是下崗職工的孩子,普通高中,靠苦讀上了清華。這樣的對比更讓很多網友對於廖某產生同情,許多人對張某某口誅筆伐,痛斥其為小人、告密者。

對“證券圈飯局不雅視頻”的討論,逐漸演變為聲討拍攝者,這著實讓人大跌眼鏡。把視頻中的酒局說成“私人聚會”,實在有些牽強。

要知道,這是在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之前,候選人馬某和評委劉某某在一張酒桌上觥籌交錯,能把這定義為純粹的私人聚會?

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是頗有分量的評選,號稱是“券商界奧斯卡”。據介紹,只要進入新財富金牌分析師榜單,每個行業的前三甲分析師,都可以輕鬆躍入年薪百萬的龍門。評選背後的利益如此誘人,這場酒局真的那麼簡單嗎?

當“私人聚會”與行業性的重要評選相聯繫,就已脫離了“私領域”的範疇。如果參選者與評委在酒局上私下勾兌,對於其他參選者顯然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評選的公平和公正。

而視頻拍攝者對其曝光,不管她出於什麼動機,客觀結果確實有利於捅破行業潛規則,維護評選的公平、公正。所以,將拍攝者貶低為卑鄙的告密者,或許有欠公允。

任何“私人聚會”,一旦影響或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可能變成蠅營狗苟或不當的利益交換,也就是部分讓渡了自身隱私權利,將自身置於可能被揭露、被舉報的風險之中。

例如,負責招投標的官員,如果在招投標之前,與投標企業人員在酒桌上推杯換盞,這能說正常,他們的隱私應該被保護嗎?法官如果在開庭之前,和原告或被告方的律師在飯店包間裡觥籌交錯,這樣的隱私也需要保護?

對“證券圈飯局不雅視頻”的討論,演化為對視頻拍攝者的道德審判和口誅筆伐,無疑偏離了方向。此事暴露的真正問題在於,所謂“券商界奧斯卡”,作為一項重要的行業評選活動,為何出現如此這樣瓜田李下、疑似拉票的誇張情景?該怎樣去避免?有關機構的監管職責又是否落實到位了?

在該事件中,視頻拍攝者的行為定性是跟飯局性質緊密關聯的。只孤立地剖析“私人飯局”視頻外洩的正當性問題,卻迴避這場飯局的不正常,只會是有失偏頗。

□於平(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