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二胎媽媽心聲:再苦再難,也一定要親自帶孩子

二胎媽媽心聲:再苦再難,也一定要親自帶孩子

我曾見過很多留守孩子的模樣,心裡很不是滋味。想起自己小時候,當時村裡絕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為了不讓孩子纏著,每次父母出門打工都會趁著孩子睡著時偷偷溜走,醒來就看見一個孩子追著馬路邊跑邊哭,哭累了再被爺爺奶奶追回來。父母打電話回家也早早地就跑開了,不願意接。

自體心理學研究發現,1歲內的嬰兒已經是一個完整的人,擁有完整的人格,而非一個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小動物。

二胎媽媽心聲:再苦再難,也一定要親自帶孩子

“爸爸媽媽”,本該是孩子心中最親近的人,世上最甜蜜的一種稱呼,但此刻卻只是一個不帶任何感情的代號,無論事業多成功,無論給孩子多少金錢的彌補,作為“父母”這個身份而言,都是不合格的。近十年,越來越多的父母迫於生活的壓力,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工作,而孩子只能留在老家,留守兒童的生活可想而知,沒有爸爸媽媽的呵護,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前幾天跟一個在湖南做生意的同學聊天,她說馬上就要生二胎了。我問她:孩子誰帶呢?她說送回老家給婆婆帶啊,帶到3歲然後自己帶過去讀幼兒園,老大就是這樣帶的,老二照舊。去年春節,我回孃家路過她家,剛好碰見老人帶著孩子,就聊了會兒。那個孩子當時快3歲了,見到我趕緊躲到了奶奶的背後,怯生生地望著我。奶奶說:“叫阿姨,快叫呀,是你媽媽的朋友。”我說不要強迫孩子,不想叫沒關係的。奶奶在一旁說:“這孩子,平時挺懂事的,就是不敢叫人,像個傻子一樣,還膽小。”孩子那怯生生地眼神,讓我一直忘不了。

二胎媽媽心聲:再苦再難,也一定要親自帶孩子

我媽媽跟我說起一個孩子的故事:“孩子才2歲,非常乖,一雙大大的眼睛,看上去就很聰明。不要人餵飯,一碗白米飯放一點湯就能自己吃半碗。尿褲子了怕打,就躲起來,但還是被抓住捱了打,捱打了也不哭,因為不敢哭,哭了打的更兇。”這個孩子因為父母在外打工,所以寄養在媽媽的一個姑姑家,老人家裡總共有三個孩子,這個“外來”的孩子要更加懂事才行。大家都說那孩子太乖,真的懂事,好帶。我卻覺得這個孩子是那麼的可憐。從小就被壓抑著,要討好養育自己的人,在這樣的原生環境中成長,今後心理肯定會出問題。

二胎媽媽心聲:再苦再難,也一定要親自帶孩子

孩子是投奔你而來的,而不是爺爺奶奶。做父母,是一件不輕鬆的事,沒有捷徑可走。作家龍應臺曾說過: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限”的。你與孩子能夠這麼親密無間的時間也就只有不到10年的時間而已,現在不在有效期內好好發揮父母的作用,難道還要等年老後悔孩子跟自己不親?

我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因為爸媽都在家務農,那時候出去打工的人比在家裡務農的人掙的多了去了,但是爸媽為了我和弟弟一直都在家陪伴著我們,雖然日子過得清苦點,但一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甚是溫馨。

二胎媽媽心聲:再苦再難,也一定要親自帶孩子

現如今我自己做了母親,我也是一直全職帶大寶,後來意外有了二寶,但是這兩三年的陪伴讓我已經融入了她的生命中,形影不離。懷孕帶娃很累,特別是孕晚期,有時候都想妥協把她交給奶奶,但是看著身邊香甜熟睡的小人兒,又於心不忍。

我是一位孕婦,但同時,我也是一位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